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2028472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诗词语言答案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鉴赏古代诗词的语言学习目标: 1熟悉考试说明对古诗词语言鉴赏的考查要求。 2紧扣高考热点,掌握古诗词语言鉴赏的方法。 3归纳古诗词语言鉴赏的解题方法。 考纲说明:(明确高考考什么) 考纲对古诗词的鉴赏有两个要求:其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二,“评价文学作品的内容”。古诗语言鉴赏的高考热点(明确考点重要性,知道高考怎么考)主要考查关键字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炼字赏析,语言风格等。 一、炼字题(一) 炼哪些字?讨论归纳动词语言的妙处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

2、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

3、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例3

4、 2008年全国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腿蜷缩的样子。 【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讨论归纳: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1体会动词的准确传神。 如:2005年上海卷望庐山

5、瀑布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徐 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问】: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再比如前一句中的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第四句中的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而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场景虽也不小,但还

6、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又如杜甫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月)中“吐”字使画面富有动态,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 【随堂练习】杜甫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哪一个字生动传神?请赏析(2006福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端居A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B。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A端居:闲居。B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7、。”(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而以“横斜”“浮动”尤绝,你认为好在哪里?2重视推敲动词,因为一个好的动词能拔活整个诗句。 如:2005年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引”字,景物被赋予生命,它带走了作者忧伤苦闷的心,这是拟人手法妙处。 (2007年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 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

8、,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案:(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讨论归纳形容词、副词的妙处: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叠词),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1:“雨

9、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例2: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4:闺中少妇不

10、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例5: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作用? “空”,空自,台阶空自伫立,无人来访,

11、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讨论归纳特殊词的妙处:A叠词:叠词用得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音乐美,使意境更加明朗。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萧萧”、“滚滚”,绘出落木雄伟气势,江水气势磅礴。体现雄浑阔大意境。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随堂练习】2009年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 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

12、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问】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2007年天津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问】“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

13、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此外,更要注意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

14、年?”前两句就是写了一幅春意盎然的他乡春景图,乐景衬托了下面两句的思乡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也运用了这个方法。 D.词性活用的词 词性活用,能够使诗语言生动活泼,意境顿生,富有音韵美。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形容词使动用法,描绘出春天美好春光。 又如: 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讨论归纳数量词的妙处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

15、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例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一夜”与后面的“千树万树”形成照应,写出了冬夜雪景的奇丽景色。 讨论归纳意象组合的名词的妙处 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