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鼠常见疾病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196975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小鼠常见疾病(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小鼠常见疾病一、病毒性疾病(一)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 MHV)属冠状病毒科。自然宿主为小鼠,也容易感染裸鼠与免疫缺陷小鼠。可引起多种型式的病症,发病时无症状或昏睡 皮毛粗刚,厌食,或有神经症状。传染途径依不同型分为飞沫传染或经口传染。造成研究干扰有导致免疫抑制或免 疫刺激,抑制淋巴球增殖反应,抑制小肠淋巴组织Peyers Patch中B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控制方法:1. 清除受感染的族群 2.利用剖腹产防止污染 3.杀死所有新出生的小鼠,停止繁殖,成鼠至少隔离6-8 个星期,如此聚居地里的病毒才可以完全消除。(二)仙台病毒(Sendai virus)属

2、RNA病毒中的副黏液病毒科第一型。可构成小鼠最常见的呼吸器官疾病,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多呈 潜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感染途径:由呼吸道进入体内,在上呼吸道复制后进入气管及小支气管中。在仔鼠或某些品系小鼠,如DBA/2往往 受仙台病毒感染发生肺炎。临床症状:皮毛粗刚,呼吸困难和发生气管啰音。预防及控制:避免让感染进入动物房内,定期对供货商作健康状况监视,隔离。(三)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 (PVM)天然宿主:小鼠、大鼠和仓鼠。属于副黏液病毒属(paramyxoviridae )的肺病毒(pneumovirus)。通常无临床

3、症状。病变:引起慢性鼻炎,间质性肺炎。控制:使用剖腹产及良好的环境障壁。(四)鼠痘Mouse pox (缺肢畸形ectromelia病毒)属Poxviridae之正黏液病毒属。宿主为小鼠。鼠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具高度传染性及死亡率。传染途径:直接接触和媒介物:例如小鼠组织,小鼠血清,转移性小鼠肿瘤。有抵抗力的品系(不明显的感染):C57BL/6 和C57BL/10;易感染的品系(显现临床症状):BALB/c、DBA/2、CBA和C3H。临床症状:可呈现急性、亚急性、慢性或隐性等型。包括面部水肿,皮下丘疹,脚,脸,耳和尾巴皮肤靡烂,或者 是四肢和尾巴坏死腐脱。急性会死亡。控制:1.对引进的小鼠和

4、小鼠组织作隔离及检测。2.消除感染的小鼠和组织,以及消除房舍内的污染。3.停止繁 殖,怀孕期间子宫内的感染,导致剖腹产可能无法完全避免污染。(五) 淋巴球性脑膜脉胳膜炎病病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六) 其它小鼠也容易受到其它病毒感染,有K病毒,李奥病毒,小鼠肺炎病毒,泰氏脑脊髓炎病毒,小鼠腺病毒等。这些病 毒都在健康小鼠体内呈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但是这些病毒仍会对研究造成影响。一般是依血清学上的检验(ELISA) 或猪病理学检查来做病源确认。二、霉浆菌性和细菌性疾病(一) 霉浆菌症(Murine 町coplasmosis)又称慢性

5、鼠类肺炎(Chronic Murine Penumonia)。为格兰氏阴性菌具多形性,在啮齿目常见菌种有Mycoplasma pulmonis。感染品种有大鼠、小鼠。在野鼠(Rattus norvegicus)、兔、仓鼠与天竺鼠有时可分离到。在传统饲养 区动物易常见,在SPF隔离区动物则可能有不显性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单纯感染本病为中高罹病率、 中低死亡率。感染途径:飞沫传染,子宫内垂直感染临床症状称病鼠症候群(sick mouse syndrome),包含拱背、皮毛粗糙、体重下降、活动力下降等。严重发病时呼吸 急促、鼻音明显(snuffling)、歪头、大鼠眼

6、窝外与鼻部周围有红色分泌物使毛色呈微红。唾液腺泪腺病毒、仙台 病毒、呼吸道杆菌或巴斯德杆菌等对呼吸道有亲合性之病原,会加重霉浆菌感染的症状。空气中氨与SO 2浓度过高 也可能促使动物发病。室温太高、动物过度拥挤、通风不佳也可能增加发病的机率。避免霉浆菌的传播:针对环境因子作控制,增加笼舍清洁的频率。2.降低笼舍饲养密度来减低笼舍内氨气浓度。(二) 葡萄球菌感染 (Staphylococcal infection)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通常存在于鼻咽喉、下消化道,毛发和皮肤上,在普通的动物和有良好屏 障饲养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及人类都有。致病性依照宿主状况

7、、卫生情况、皮肤和黏膜有否创伤等不同因素而异。可以引起1. 小鼠皮肤炎及化脓,尤其是裸 鼠的皮肤脓疮。2.在免疫充足的品系C57BL/6引起脸部脓疮。3.对裸鼠造成眼眶和脸部皮肤脓疮。4.引起C3H/HeN 品系包皮腺(preputial gland)脓疮。5.对年轻有攻击性的公鼠造成自体阴茎切断(毁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可能会造成宿主免疫反应的改变控制:1. 改善卫生状况。2.消除可能造成皮肤伤害的设备。3.降低每个笼舍的动物数量。4. 降低每只公鼠负责 交配的母鼠数。5. 治疗多半无效,因此定期检查并淘汰感染小鼠。(三) 链球菌症 链球菌(streptococcus dermatit

8、is)可以引起局部坏死性溃疡性皮肤炎与全身系统性的感染。可以在颈部两耳间, 耳下与耳翼处见到溃疡。全身感染则是败血症及心内膜炎。改进动物环境卫生或使用系统性抗生素疗法,可以避免感染的机会。四)泰瑞氏疾病(Tyzzers disease)梭状杆菌(Clostridium piliforme)引起。常发生在恶劣环境或免疫抑制的小鼠。传染途径为经口传染(芽胞,粪便等)。临床症状为水样下痢,脱水及食欲不振或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预防:1. 有良好的卫生,避免过度拥挤饲养。2. 食物和垫料用高温高压灭菌锅消毒。3. 用0.3 %的次氯酸钠清毒 房舍以灭少芽胞数量。(五) 与纤毛相关的呼吸道杆菌 天然的宿主

9、为大鼠、家兔和小鼠。属于格兰氏阴性,棒状杆菌。通常在感染霉浆菌的动物身上被发现。微生物依附 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临床症状:无症状或轻度呼吸道症状。如果有轻度啰音,易见于肥胖小鼠。(六) 沙门氏菌症 (Salmonellosis)有2种血清型常见于小鼠和大鼠(S. typhimurium和S. enteritidis)。也属于人畜共同传染病原。感染途径:粪便污染的垫料、食物及饮水,由口摄入感染。临床症状:哺乳期的小鼠或食物和饮水被剥夺时容易导致感染而发病。预防与控制:1. 清除受感染的动物,隔离受感染的饲养者,剖腹产。2. 定期对啮齿类族群做健康监控,维持良好 的隔离屏障。三、寄生虫(一) 蛲虫

10、(Pinworms)可感染大小鼠的蛲虫有三种,大鼠蛲虫(Syphacia Muris),鼠蛲虫(Aspiculuris tetrater)及小鼠蛲虫(Syphacia obvelata)。后两者为小鼠常见。蛲虫寄生在盲肠与结肠。轻微感染时无症状,严重时会生长迟缓,下痢,肠套迭和 脱肛等现象。控制:1. 定期的健康监测。2. 严格的环境消毒,饲料与垫料的灭菌。3. 定期的投药。4.增加换笼的频度。5. 感 染严重时,可将比较珍贵的感染动物进行帝王切开术,再隔离饲养。6. 使用有滤网的笼盖可防止笼间感染。(二) 绦虫(Tapeworms)微小包膜绦虫Hymenolepis nana。感染小鼠严重会

11、下痢及生长迟缓。预防鼠绦虫要以严格卫生管理及消除中间宿主为主。(三) 毛虱 (Myobia musculi)是一种对实验小鼠有病原性的小疥虫(mites)。常见于毛发浓度的区域,例如头顶和背;裸鼠和无毛小鼠比较不具感 染力。C57BL品系很容易导致严重的皮肤病;可能因为这品系对疥虫过敏。可从皮肤刮取下的毛发中找到。药物治疗 可以减低数量但无法根除,从环境改变避免感染以及剔除感染老鼠为根本的办法。(四) 跳蚤(Fleas)盲蚤Leptopsylla segnis为寄生于小鼠及大鼠的一种跳蚤。会引起皮肤刺激,过敏性皮肤炎,贫血和食欲不佳。 跳蚤控制,动物房内不能饲养野生啮齿动物,并且要防止其进入动

12、物房内。四、饲养管理性疾病(一) 环尾症 (Ring Tail)一般实验动物房相对湿度在50-70 %,温度在20-25C之间。当湿度降在40%以下而温度升高时,就容易发生环尾症。环尾症出现于大小鼠,但小鼠较常发生。尾巴出现圆形环状纹,初期呈现水肿,出血,皮肤坏死及脱皮。严重者尾 根及尾巴成干性坏疽病变,留下永久性环形纹。(二) 其它外伤:常发生于同笼的公鼠互相攻击。脱毛:可在全身各处发生,原因很多。理毛行为,打架,外伤,环境紧迫,内分泌异常等都可以引起脱毛。小鼠的一些常见疾病可引起小鼠发病甚至死亡,使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有些病源呈 隐性感染,可使实验结果受到极大干扰,以

13、致导致错误的结论。有些疾病为人畜共患病,则更加具有危险性。小鼠 的一些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鼠痘(Mouse Pox)由鼠痘病毒(poxvirus of mice,MPV)引起,多呈爆发性流行,致死率较高,常造成小鼠全群淘汰,危害极大。 临床表现以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为特征,故又称脱脚病病毒(ectromelis virus)。1. 分布及病原鼠痘在我国鼠群中呈散发性流行。MPV属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正痘病毒属,本病的自然宿主为小鼠,不同品系小鼠的易感性差异很大,A、 DBA、C3H等品系易感,C57BL对MPV的抵抗力强,呈隐性感染,因而成为主要的潜在疫源。本病常

14、常感染野生小鼠, 使野生小鼠成为另一种危险的传染源。2. 流行病学MPV病毒经皮肤伤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妊娠母鼠可将病毒垂直感染给胎儿。另外在动物实验中如病毒 传代、肿瘤移植,可将病毒直接接种给小鼠,而导致小鼠感染。3. 临床症状首次感染的小鼠多呈急性型发病,病鼠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于412小时内死亡。亚急性型(皮肤型)病鼠 口、脸、鼻、眼睑肿胀甚至破溃,四肢及尾部肿胀破溃有浆液性分泌物,随后结痂进而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坏疽,1 2 天坏疽部位脱落。还可引起孕鼠流产。慢性型病鼠由上两种病型鼠迁延转化而来,见于本病流行后期,生长发育缓慢, 产仔数明显减少。4. 病理病理解剖可见全身脏器几乎均被

15、累及,其中以脾、肝、淋巴结与皮肤的病变最重。脾肝表面可见淡黄或白色坏 死灶,严重者可全部坏死。5. 诊断 本病的诊断可根据鼠痘的典型特征如头部,眼睑,四肢及尾肿胀溃烂或脱落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分离病毒或利用 ELISA 诊断试剂盒检测抗体而确诊。6. 预防 为了预防本病,应严格管理,禁止非工作人员出入饲养区,防止野生动物接触小鼠。从外单位引种时必须确保无本病,方可混群。发病动物立即全群淘汰处死,尸体焚烧,饲养室薰蒸消毒,封闭三个月。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LCM)LCM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

16、omeningitis Virus , LCMV)引起的人和许多种 动物的人畜共患病。小鼠感染后呈三种病型即内脏型、大脑型和迟发型;人类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 炎。1. 分布啮齿类鼠科和仓鼠科动物是LCMV的自然宿主。目前我国鼠群中仍有LCM散发性流行。人类感染LCMV也非 常广泛,我国及世界各地有关报道很多。因此,应致力于建立无LCMV的鼠群。2. 病原LCMV属砂粒病毒科砂粒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LCMV耐酸碱能力极差,极不耐热, 偏酸或偏碱、紫外线、加热均可将其灭活。对化学消毒剂敏感,乙醚、0、1 %甲醛、去污剂都能杀死LCMV,但石 炭酸对其影响较小。3. 流行病学LCM为人畜共患病,小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