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196875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无处不在的运动-大象版无处不在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p 无处不在的运动这一课选自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动力的来之后才学习的。本节课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描绘物体的运动,不必要求学生掌握科学专业术语。老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一个丰富多彩的运动世界,而不能仅仅只局限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 学情分析p 四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往往还不太全面,只能观察到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他们观察运动的物体时也只局限于生活中很常见、很明显的物体,对于一些常见的、不明显的运动他们容易无视,因此,本节课我设计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环节

2、,用来给学生探究的都是他们常见的学惯用品和生活用品,如:橡皮檫、笔筒、文具盒、乒乓球等。四年级的同学他们即使观察到物体运动的现象,要他们描绘也还存在困难,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描绘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的 1、 能设计比拟可行的探究活动,能简单描绘自己活动的大体思路。 2、 认识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知道描绘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擅长总结,体验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描绘物体的运动 难点对运动形式的描绘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启发法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活动材料 各种玩具车、橡皮檫、乒乓球、文具盒、笔筒等 教学策略与设计 引

3、入新课播放学生打乒乓球的视频。 提问:视频中运动的物体有哪些?观察视频,找出视频中运动的物体,并跟同学们说一说。引用同学们课间经常做的一项运动打乒乓球,并用视频的方式展示,既能联络学生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玩具车大比拼 1、 引导学生进展游戏。 启发:请各小组描绘一下自己小组玩具运动的特点。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对本小组玩具的运动进展描绘,描绘不到位的其他成员进展补充。在学生玩玩具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考虑,并描绘玩具的运动。学生既能玩的开心,又能学到知识。学生学会大概描绘物体的运动,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运动的描绘 1、 引导学生归纳描绘物体运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

4、和运动轨迹。 3、 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展归纳。 4、 在老师的引导下考虑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哪些?运动轨迹有哪些? 5、 学生自己的描绘难免会有描绘不全面的地方,老师引导大家总结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描绘物体的运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为学生接下来进展小组合作探究记录做准备。 6、 小组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展处理,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提示各小组根据组员的特长做好分工。学生分组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运动进展探究,并完成表格。表格主要包含以下三点内容:物体名称、物体的运动方式、物体的运动轨迹。学生分小组学习,既能开展学生的动手理论才能、表达交流才能、协作分工才能

5、,又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给学生讲解古人搬运重物的故事,逐步介绍汽车的创造。 听故事考虑汽车创造的历程。假设时间充分就由学生来讲故事。 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汽车的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课后作业 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物体,向家人介绍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板书设计 无处不在的运动 位置运动方向运动快慢运动方式运动轨迹 教学反思本节课还存在以下缺乏之处: 1、 教学设计不够全面,各环节的活动没有做详细的说明;2、 板书设计存在缺乏,课题板书不及时、板书的内容不全面、板书不够工整美观;3、 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方式单一;4、课堂完毕时没有给学生留课外活动任务,学生没有课外作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追求外表上的“动”和“活”,一定得有深层次的、本质性的内容。要想使课堂教学真正地“实”起来,收到“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科学知识”的效果,作为老师就必须吃透新理念,在教学中用好新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