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196371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三 班 数学 第一 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三、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

2、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四、重点难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五、教学建议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

3、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六、课时划分认识东西南北方向2课时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3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三 班 数学 第二 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4、。学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口算和笔算除法。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重点难点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使学生会口算商是

5、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五、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2、拓展主题图的情境视野,根据实际情况将出发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等联系起来,是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索性。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六、课时划分1、口算除法 3课时2、笔算除法 9课时3、整理和复习 1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三 班 数学

6、 第三 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统计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介绍了简单的数据分析,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3、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4、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5、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三、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7、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四、重点难点:根据统计表正确制作出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五、教学建议1、平均数是一个虚拟值,它不能代表个体,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在教学统计图中横轴、纵轴这两个数学名词需结合具体的图例,让学生搞清楚。学生在做把统计图补充完整这类题目时,一定要严格要求:画标准、使用尺子,良好的作业习惯需从小养成。六、课时划分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 2、平均数 2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三 班 数学 第四 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

8、年、月、日二、教材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四、重点难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计算一天

9、以内经过的时间。五、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六、课时划分5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三 班 数学 第五 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

10、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四、重点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五、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加强

11、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4、重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六、课时划分8课时。1、口算乘法。 3课时2、笔算乘法。 4课时3、整理和复习。 1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三 班 数学 第六 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面积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三、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

12、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四、重点难点1、教学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2、教学中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3、教学中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五、教学建议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凶手: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2、加强直观

13、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六、课时划分面积和面积单位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三 班 数学 第七 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

14、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四、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2、认识小数的学习过程。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难点: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充分利用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