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1963705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五年级下全套表格式教案备课教学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主要教学 目标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应用所学知识于简单的审美和创造劳动。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练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技法、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指在简单的美术实践中,能初步独立地运用所学地基本技能。思想情感目标分寸妾受、初步具有二级。“接受”指对教学中所涉及地兴趣、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地教育有认问的心理倾向,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初步具有”(兴趣、感受)指通过教学

2、和实践活动,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 美有所感受,逐步形 成稳定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及观念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教材分析该教材改变过去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 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九册是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的。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 活实际,注意民族

3、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主要教学措施1、 备课方面:(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 超前一周备课。2、 上课方面:(1 )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2 )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0)课后及时写卜 “课后随记”。(4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学生情况教学进度:周次教材内容课时数备注1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2立方体的包装盒3圆柱体的生活用品4各种各样的房屋5想象中的机器人6变体美术字7手拉手的动物8生动的纸面具9瓷塑小动物10五

4、一节11牵牛花12梅花13小鸡14调皮的小猴子15戏剧人物16现代中国画欣赏(一)(二)17美丽的自然物18http:/www.freezl. net1920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电子教案课题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从观察中发现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2、能将观察到的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用简单的笔码画出透视结构图,培养与提高艺术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认识立方方体和圆柱体的的透视变化规律;难教学难点点是观察中发现透视现象及透视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师:立方体和圆柱体及它们的结

5、构图;生:可看成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复习引入:1、 回忆四年级所学的透视知识:近大远小的现象叫透视现象;2、 学生举例自己了解的透视现象:如火车、路等的透视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介绍:1、 出示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石膏体2、立方体的构成:12条棱(什么是棱),6个面;圆柱体:由立方体旋转得到,由两个底面 (两个同圆)和一个长方形构成。3、学生说说教室当中哪些是立方体,哪些是圆柱体。(二)立方体的透视现象:2、 当只看到一个面时,那个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你看到的立方体的棱有什么变化?4、教师出示几个立方体的透视图,请学生

6、辨另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要进行 怎 样的改正。5、学生讨论交流,改正错误的立方体的透视。(三)圆柱体的透视现象1、透视一:当圆柱体竖放时,不用与圆柱体底面垂直的目光去看它,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它的底面是椭圆的)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电子教案课题立方体的包装盒第2课时教学内容立方体的包装盒课题圆柱体的生活用品第3课时教学目标1、 用透视法较真实地描绘立方体包装盒,通过写生将知识与能力自然地结合与贯通。2、 通过写生立方体包装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理解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提高 学生描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立方体包装盒的写生物掌握立方体的透视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指导学

7、生科学地观 察,学找基本立方体的构成规律。教学准备收集供写生用的立方体的包装盒,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一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指导学生摆放写生包装盒:1、 一个面正对学生;2、 一条棱线正对学生;注意立方体包装盒摆放好后,在写生时不能在任意挪动位 置。三、指导学生观察。3、 看清眼前的包装盒有几个面。4、 看清眼前的包装盒每个面的基本形状,分辨出是正方 形、长方形、平 行四边形、梯形,还是不规则的四边 形。5、 指导学生用尺测。先用右手握尺,使尺保持垂直状态,仔细地测出各 条垂直棱线的长度,分辨出哪条棱最长?哪条棱取短?长棱在前还是段棱在前?结论一一近高远低然后,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

8、条横向棱线的长短。结论一一近长远短修改意见教后反思描绘出生活中浙版小学美术教 材第十册电子教 案浙版小学美术教 材第十册电子教 案课题i.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的房屋掌握圆柱体的透视规律,1 .常运的圆柱体的圆活用的透提知识,物析的本绘。房屋解特点,合理地教学目标2,通过对立方 体和圆柱体的观察与写组合表现复握各自屋透本特征与透合透视规教学目标运用律的房屋写学联系、(了解、对照 等观察方法,正确地区分立方体与圆住体通过对各种各样房屋确地描绘它们养学生运用,立方体高艺术表透视知识的练习)教学重点重点是培养提高描绘景掌握透视规律,(正确描绘物品;难点是圆柱体顶面教学重点重底面)解和运弧形 视透律

9、,理出符合透视的房屋建筑画;难点是对学生教学准备观察能力学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联9、课后,禾U用休息时间与学生聊聊中国五大民居的故事,增加有益的知识,并记录学生写生时的感想、体会与意见Y的房屋T地实际出发,选择有地方特色的房屋作为对象作为特色,这样重教点有描绘该的代表各图各样的房文,重点培学合乎观察规律和表 教2从班级实置指平他要进住高医爱f意曲Si8i生。的削学写生是直接对照实物画画,边观察胡幕上对学生来说并把他例的作间提透给等他素学教仿学结学察分析的学较要判情、形体特 过 地帮助,鼓励他们认真观察征,描绘好房屋写生画。过5.描绘房屋,题材范围广泛,应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有代表

10、性的房 屋作描绘对象,根据学生的水平,把握好难度,以提高学生绘画 的积极性。程 6.带学生外出写生,组织工作要做好。7 .如不具备写生条件,将教材改作记忆画时,也应事先做好选景和 程观察等课前教学。8 .描绘各种各样的房屋可结合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教育,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要求对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神通广大的机器人的形象,抒发自己热爱科学、爱创造的思想情感。(了解、练习)2、通过描绘想象中的机器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际能力,从小养成敢想、敢为的奋斗精神。(练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科学观,敢想、敢为,启发想象,

11、将之描绘出来。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与 分析的能力,抓住特征,结合想象,描绘物体。教学准备收集各种机器人的玩具。(发动学生一起收集)教学过程1提示课题。发动学生讲机器人的故事,激发学习绘画的兴 趣。2、出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玩具,发动学生概括常见机器人的造型特征:人体结构+机械结构的躯体明显的块面组合。3、启迪学生的想象,设计心目中新的机器人形象。4、巡视指导。发现有创新的作品,及时进行展示,以启迪更多的学生开启想象 的窗户,描绘出新的机器人形象。5、从更多教学中引入到智力的开发,抽查几位画得好的学生,请他谈谈他所画 的机器人有什么本领。教后反思课题变体美术字第6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写变体美术字想象中的

12、机器人第5课时案浙版小学美术教 材第十册电子教 案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电子教教学目标1、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变体,书写出美观形象的变体美术字。(了解)2、从设计变体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练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创造出更美观形象的字体。对学生分析能力、应 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多种变体美术字的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回忆黑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请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变”说说黑体字等其他 美术字的特点。二、学生观察“花”字的书写特征及规律。书中重点抓住“点”的变化:1、有几

13、何体: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水滴形、扇形、曲面形2、形象化处理:把点变作为花朵形、星光形、水珠形3、学生设计书上没有的花字。三、教师讲解变体字的规律:1、破框。(其中一笔破框、二笔破框)2、改变框形:变成圆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变成扇面形;3、相连:(字与字)平连;斜连;上下连;4、立体化:平行透视处理;成角透视处理;倾斜透视处理;5、形象化:修改意见从字义出发,将本义作形象化处理,如: 建筑:立体化再作透视处理,变体后一看就如一幢高楼。木:变体后绘成四截木料叠成。冰天雪地:变形后绘上冰纹,画上积雪。曲。变体后曲线状;四、学生试着小结。1、变体字的外形。根据不同需要把字的外形变化成长、学扁

14、、圆、波形、梯形、斜方形等;2、变化字的笔画。不同类型的变体字,通常运用不同类型的笔画,有粗、细、尖、圆、方及曲线 等变化。3、变化字的结构。如减笔、加笔、连笔、夸张等。4、装饰字的本体与背景。注意:在变化中求统一。过五、学生做作业。内容:成长的足迹要求:1、排版2、变体3、美化版面教后反思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电子教案课题手拉手的动物第7课时教学内容制作手拉手的动物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让学生掌握制作手拉手的动物的设计和制作技能,设计出新颖可爱的立体造型作品。(了解)2、通过设计与制作手拉手的动物,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练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设计、描绘、剪裁、插接等制作方法,制作手拉手动物玩具。动物形象设计和插口设 计。教学准备手拉手动物玩具,小I可插接方法的组合作品。教学过程一、教师出示一些手拉手的动物玩具,缓缓地旋转让大家知道形象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