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196094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6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1、细胞壁: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 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等。2、细胞膜: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主要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 物的排出;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参与形成具 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

2、面特化结构。3、细胞核:遗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控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因此,细胞核被强调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遗传和 代谢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核被膜:在核外面,双层,外膜与糙面内质网相连,核膜上有核孔,允许大分子的出入。染色质与染色体:DNA、蛋白质(组蛋白,非组蛋白)、RNA组成。染色较浅的细丝状部分为常染色质,染色深的较大的团块部分为异染色质。 核仁:细胞中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和RNA分子。核仁组织区:染色体上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的一定片段,rDNA所在区。4、内质网:单层膜形成的囊腔和管道系统粗面内质网rER:蛋白质合成

3、,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新生肽的折叠与组装光面内质网sER:脂类的合成,解毒作用,肝细胞葡萄糖的释放(糖原-G-6P-G),储存钙离子 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质蛋白;线粒体,叶绿体蛋白;过氧化物酶体蛋白,核蛋白 结合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蛋白.5、高尔基体:由扁平膜囊和大小不等的囊泡构成。参与细胞分泌活动;蛋白质的糖基化及修饰;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蛋白聚糖的糖基化和糖脂的糖基化;参与植物细胞壁 的形成、参与形成溶酶体和微体。6、溶酶体:圆球形,一层膜包围,含有各种水解酶类,酸性磷酸酶为特有的酶。在细胞内起消化作用,能降解生物大分子。进行异体吞噬、自体吞噬甚至发生自溶作用。溶酶

4、体是高 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小泡形成的(正常的细胞内消化,自嗜作用,自溶作用)。7、线粒体:内膜、外膜,内膜内折一嵴、基粒(ATP酶复合体)、液态基质含少量DNA、核糖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提供能量。8、质体:叶绿体:由膜、内膜、基粒、类囊体、基质、环状DNA组成。进行光合作用,半自主性复制。 有色体:含有类胡萝卜素的质体,故呈橘红一一黄之间的色彩。花瓣、果实等的颜色就是有色体的颜色。有色体多从叶绿体转化而来,积累脂类和淀粉。 白色体:是无色的质体,近球形,存在于甘薯(番薯)、马铃薯地下贮藏器官中,种子的胚及少数植物叶的表皮细胞中也有存在。包括合成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脂肪和油的 造油体,合成蛋

5、白质的糊粉体等等9、细胞骨架:细胞质中存在着骨架结构,称为细胞骨架。构成细胞骨架的三种结构是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形态构建、细胞形态改变、细胞迁移、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 微管:微管在胞质中形成网络结构,作为运输路轨并起支撑作用。微丝:由肌动蛋白丝构成的实心纤维,能解聚和聚合,无特异性。对细胞松弛素B和鬼笔环肽敏感。中间纤维(IF):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IF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主要起支撑作用。IF在细胞中围绕着细胞核分布,成束成网,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 连结。10、微体:膜为一层单位膜,含有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过氧化物酶体,与光呼吸有密切关系;另一种为乙醛酸循环体,与脂肪代谢有关,能将脂肪分解成糖。11、液泡:渗透调节;贮藏;消化作用。12、中心体: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它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