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1960612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北省湖泊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严平川 黄荣华 彭小思 王 俊摘 要 湖北省素称“千湖之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湖泊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通过对全省主要湖泊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及污染现状分析,提出湖泊污染控制对策和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治理、开发湖泊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 环境现状 污染控制 生态保护 湖泊湖北省素称“千湖之省”。目前,全省有29个主要湖泊,水面面积约1585.9km2。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湖泊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加强湖泊资源的统一管理,对实现湖泊水资源与湖泊湿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

2、水资源安全战略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湖泊环境现状 1湖泊萎缩情况 由于多年泥沙淤积,人工围湖垦殖、填埋等因素,湖泊数量和面积逐渐缩小,有的湖泊已经不复存在。以江汉平原上的洪湖为例,水面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687km2,到80年代初则减小为420km2,近期有关部门测量为402km2。四湖地区原有的“四湖”(即洪湖、长湖、三湖和白露湖)现在仅存长湖和洪湖,原水面面积共为222.3km2的三湖和白露湖现在全部围垦成粮田。全省湖泊变迁情况详见表1。表1湖北省湖泊变迁情况简表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80年代现在6.67hm2以上湖泊个数1332843574相应中水位水面面积(

3、km2)8528298427272水环境质量状况(1)水质现状评价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In8382002)采用单一指标对全省29个主要湖泊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三个时段进行水体质量评价,结果如下:全省29个湖泊总评价面积为1574.36km2,其中全年期水体质量评价为I类的湖泊共3个,水面面积为82.88km2,占总评价面积的5.3;评价为类水体的湖泊10个,水面面积为549.01km2,占总面积的34.9;水体质量评价为类的湖泊6个,水面面积为736.9km2,占总面积的46.9;V类湖泊5个,水面面积为153.74km2,占总评价面积的9.8;劣于V类湖泊5个,水面面积为24.23k

4、m2。汛期和非汛期的水质评价情况详见表2。(2)富营养化评价采用评分法对全省湖泊分三个水期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全省湖泊营养状态以中、富营养型为主。其中全年期评价为中营养型的湖泊16个,水面面积为1228.13km2,占总评价面积(1574.36km2)的 78.9,富营养型的湖泊12个,水面面积为331.83km2,占总评价面积的21.1。汛期和非汛期的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见表2。表2湖北省湖泊水质类别及富营养化现状评价表评价时段总评价面积(km2)湖泊水质分类面积(km2)富营养化现状类类类类V类劣V类总评价面积(km2)营养状态分类面积(km2)全年1574.36082.88549.01736.

5、9153.7438.631574.3601242.53331.83汛期1574.36093.12649.07244.1549.4438.631574.3601228.13346.23非汛期1574.360399.38442.61402.1306.0424.231574.360973.33601.033纳污情况分析 (1)一般湖泊根据本次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一般湖泊(非城市内湖)的纳污来源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工业污染;二类是流域(集水)面积内的农业面源污染,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废污水构成了平原湖泊的一大污染源;三类是湖内养殖污染。以洪湖为例,上述三类污染均存在,沿洪湖的排污口年

6、输入的污染物为:耗氧有机物12726t、NH3-N2358t、TP217t,洪湖湖内网箱养殖面积达70,剩余水面则布满“迷魂阵”(一种类似网箱的捕鱼网具),加之人工投饵,导致汛期水质极差。(2)城市内湖城市内湖污染严重是全省湖泊污染的一大特点。以武汉市为例,南湖、沙湖、墨水湖、南太子湖等,其水体质量均评价为劣V类,东湖评价为V类;黄石市的磁湖也评价为V类。这些湖泊的共同特点是:均为城市的纳污水体,大量生活污水及城市雨污水排人湖内,而且水量交换较小,使得污染物在湖内蓄积严重,出现内源性污染。二、污染控制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污染控制对策(1)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整治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控制入

7、湖废污水量有关部门应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整治,严格控制人湖废污水量-城市内湖纳人生活污水量较大,应做好生活污水的集中式处理,力争达标排放;同时应做好城市雨污管道的分流,雨水直接人湖,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2)调整种植结构,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通过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和耕作方式,加强农业管理,达到降低农业面污染源的目的。(3)进行旅游开发的湖泊应建立旅游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例如东湖、大冶湖等具有娱乐景观的功能,目前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这就需要完善旅游垃圾的收集处理系统。特别是湖心建筑物的构建更应考虑这一点,否则会得不偿失。(4)加强湖泊养殖业的管理,大幅度削减湖内网箱养殖面积,逐步恢复湖泊水体自净

8、功能发展湖泊养殖时,向湖内投人大量的人畜粪便、肥料,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况,养殖产生的副产物如剩余饵料发生腐败、鱼虾粪便及死鱼虾均会导致水体污染。同时,密布的网箱阻碍水体自然流动,严重影响水体正常的稀释自净功能。如洪湖、长湖每年的丰水期(79月)的水质反而变差,其原因就在于此。有关部门应加强湖泊养殖管理,使之形成合理化养殖。(5)污染严重的城市内湖应做好沉积污染物处理 由于人湖污染物的大量蓄积,多数城市内湖呈现内源性污染。做好沉积污染物的清除工作是治理湖泊的关键。视淤泥量及周边环境情况可采用疏浚或化学(转化)固化技术来处理底泥。采取疏挖方式,工程量较大,且存在底泥的后续处理问题。若采用化学处理

9、方法,则需做好可行性研究试验。 (6)建立和完善湖泊水质监测系统,加强湖泊水资源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全省湖泊水质监测管理系统,严格按照湖北省水功能区划既定的水质目标,加强湖泊水资源综合管理,充分发挥湖泊在调蓄洪水、农灌溉、旅游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 2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进行水量平衡研究,适时引清济湖在截断入湖污染源(外源)的同时,减少了入湖水量,特别是城市内湖在截污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水量平衡分析,适时引灌清洁水源进行水量补偿,保证湖泊具有一定水位和水面面积,以满足其湿地生态和旅游等功能的用水需求。这项工程投资费用较大,也是改善湖泊水质,恢复其自然功能最有效的途径。(2)利用近岸水域,建水

10、生植物“氧化塘”湖泊近岸水域水深一般在020.8m,不宜做其他用途。但可以在浅水区种植一些具有除污功能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如水葱、芦苇、荷、莲等,种植区可以根据纳污水量和湖泊面积确定,从岸边向湖心延伸至100200m,形成带状植被“缓冲区”。当人湖污水缓慢流经此区时,污染物质则被水生植物吸收,达到生物处理净化污水的目的。带状植被区不但是水生禽鸟类良好的栖息地,有益于生态平衡,而且还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挺水植物能够起到防浪护堤的作用。(3)设置禁渔期,保护湖泊湿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湖泊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生存有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全省目前已将3个湖泊近500km2的水面划为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沿湖渔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盲目捕捞,使得湿地生物资源大量减少,少数物种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政府部门应在科学调研、妥善安置沿湖渔民就业的基础上,确立禁渔(猎)期及相应的管理办法,保护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退田还湖,逐步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功能,促进生态平衡发展针对全省湖泊萎缩比较严重的现状,提出退田还湖措施,扩大现有湖泊水面面积,不但能够增大其调蓄洪水、涵养水源的能力,而且还能起到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