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192992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为例摘 要本研究为了解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的208份有效问卷,并通过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样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一系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自我概念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概念对就业压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就业压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概念与就业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

2、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cept, self-efficacy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this study collected 208 valid questionnaires from Zhuhai college student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nducted a series of analysis on the questi

3、onnaire data through spss, such as sampl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self-concept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elf-efficacy; Self-concept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employment pressure. Self-efficacy ha

4、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employment pressure. Self-efficacy plays a part in mediating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employment pressure.Keywords: self-concept; self-efficacy; employment pressure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11.2 研究目的21.3 研究方法21.4 研究思路3第二章 文献综述42.1 大学生自我概念研究综述42.1.1自我概

5、念的概念42.1.2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42.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42.2.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42.2.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42.3 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综述52.3.1就业压力的概念52.3.2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52.4 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52.4.1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52.4.2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52.4.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6第三章 研究设计73.1 研究假设73.2 样本描述73.3 研究工具83.3.1 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83.3.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83.3.3 大学生就业压力

6、量表83.4 统计分析方式8第四章 研究结果94.1 相关性分析94.2 回归分析94.2.1 自我概念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104.2.2 自我概念对就业压力的回归分析104.2.3 自我效能感对就业压力的回归分析104.2.4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10第五章 研究讨论与建议125.1 研究讨论125.1.1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讨论125.1.2自我概念与就业压力的关系讨论125.1.3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的关系讨论125.1.4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关系讨论125.2 研究建议13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146.1 研究结论146.2 不足与展望14参考文献15致 谢17附 录1

7、8I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如今,我们的生活由于科技与经济的日新月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竞争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上的压力。而大学生作为正在努力储备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即将面临就业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国实施扩招政策之后,大学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而就业岗位的供应并没有随着增加,这就引起了很大的就业竞争,许多学生面临着待业的窘境。另外,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的就业制度也从之前的“国家包办”变成现在的“自主择业”,大学生不再享有考上大学就包办工作的政策,毕业后需通过自己努力寻找合适的工作,这虽然能给学生和用人单位更多的双向选择

8、自由,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当然,就业是每个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就业压力的产生往往也和学生的自我概念有关。如果一个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不够自信,对自己的个性、能力以及价值观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也会给其自身带来就业困惑,从而产生就业压力。所以,自我概念对就业压力的影响也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樊永兵、陈宏(2011)在研究中指出,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有影响,诱发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大原因是不成熟的自我概念1。丁伟(2017)在他的论文研究中得出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就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并且自我概念对就业压力具有影响性作用2。另外,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指个体

9、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期望与判断,也就是大学生对自己是否能顺利就业的心理预估。根据相关文献搜索可以发现一些与自我效能感有关的文献资料。冷淑敏(2011)在论文研究中得出,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小3。刘晓辉(2018)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感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正向关系4。高峰(2019)在研究中得出,就业给大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得到有效缓解5。总的来说,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的搜集与查找我们发现目前关于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三者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并且在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与就业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等两两关系之

10、间的研究上也并不是很深入与丰富,而本文对其两两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并期望对三者之间关系有进一步的认知。1.1.2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和就业压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期望能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研究缺失,使得研究理论更加丰富。一方面,这为家庭、学校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利于其指导方式的推陈出新,更加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减少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三个方面的测量,能够更加了解大学生自身以及就业压力状况,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这让家庭、学校能更加明确且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是,明确三者

11、之间的关系能让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自我认知情况以及自信心对就业压力的影响,从而能对调整自我有更明确的方向,就业压力也就会随着缓解许多。1.2 研究目的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和就业压力等方面的情况,再进一步地对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求为家庭、学校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提供理论基础及建议,同时也能帮助大学生自身缓解就业压力。1.3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维普等途径大量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精读、泛读等形式了解相关理论知识。问卷调查法。制作与本文研究问题相关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线上调查的方式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进行调

12、查以求获取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等的情况,并将收集到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进行处理。1.4 研究思路图1.1 研究思路确定研究主题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采取线上方式收集问卷运用SPSS 对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中变量间关系进行讨论得出研究结论,总结不足与展望收集文献,形成文献综述第二章 文献综述2.1大学生自我概念研究综述2.1.1自我概念的概念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很长时间以来都广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不同研究者有着不一样的结论。詹姆斯提出“主我”和“客我”共同构成

13、自我,自我概念既在这两者的互动间产生、变化同时也由两者的互动关系体现,而“客我”由既有联系却又各自区别开来的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组成。罗杰斯则将自我分成“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结合研究者们的理论,自我概念可以概括为个体对自身各方面的一种自我认知。2.1.2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殷澜格(2013)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基本的人口变量以及其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是否有参加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6。苏军帅(2017)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是由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业效能、自我评价、专业自我五个维度组成的一种心理特征7。张智昱、张华东、蔡续(2009

14、)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变量中的一般自我、情绪自我、生理自我和人际自我对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8。2.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2.2.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开始是从班杜拉而来,他认为即使同样掌握某项技能的不同个人其行为表现不同,关键在于个体对其能力的判断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他的行为表现。另外,有一些研究者也在班杜拉的理论基础上对其进行新的解释,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信程度,它能充分提高个体完成目标的行动力。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归纳得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在对自己面对问题时能否解决或达到目的的一种信心。2.2.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林艳艳、赵洁、唐鑫(201

15、5)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往往人际方面的困扰问题就会越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他们的宿舍交往困扰、宿友支持困扰、待人接物困扰等有反方向的相关关系9。卢杰(2018)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相关研究中表明,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从很大程度上比男同学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有很大差异10。黄艳钦、李志敏(2019)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中的内生动机有正向的相关关系,而与外生动机不存在关系11。2.3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综述2.3.1就业压力的概念就业压力是跟随着社会局势的改变而出现的,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带来的就业体制改革,使得原本的毕业工作“国家包办”变成“自主择业”,加上高校扩招持续不停,这给毕业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冷淑敏(2011)认为,就业压力是指个体在面临各种环境、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时产生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