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一、选择题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B.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 “一超多强”之间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D. 雅尔塔会议通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2.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①、②、③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应是( )A.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B. 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C. 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 D. 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3.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是( ) A. 俄国十月革命 B. 法国巴黎公社 C. 新中国的成立 D. 宪章运动4.1917年,列宁宣布组成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府是( ) A. 人民委员会 B. 中央政治局 C. 军事革命总部 D. 党中央5.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 A. 巴黎公社的成立 B. 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苏联的成立6.(xx·广东深圳)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一个重大 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随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一事件是( ) A. 巴黎公社 B. 宪章运动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8.1900年,列宁创办的全俄马克思主义秘密报纸是( ) A. 《火星报》 B. 《时代周刊》 C. 《真理报》 D. 《新生活报》9.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是( ) A. 新经济政策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10.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存的政权是( )①沙皇政府 ②人民委员会 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1.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上述说法反映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战后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C. 苏联“一五计划”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2.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有(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成立苏联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13.俄国二月革命后国内存在两个政权,它们是( )①沙皇专制统治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③工兵代表苏维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4.促成俄国十月革命条件成熟的客观因素是( ) A. 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世界大战 B. 列宁《四月提纲》的指导作用C. 布尔什维克取得苏维埃中的多数 D. 人民群众掀起新的革命浪潮15. 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独特道路”的最佳理解是( ) A.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 列宁的现代化道路 C. 斯大林的现代化道路 D. 暴力革命道路二、材料分析题 16.(xx·济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新的政策”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暂时的退却”? (3)对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这样说:“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而郑易平、龚成的《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则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你同意上面哪一观点?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17.1917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材料一:如图1,2,3,4所示材料二:(1917年4月)列宁返回俄国并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三: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因为11月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就如同3月时的尼古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东西──和平与土地──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四:如图5,6所示(1)请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将上述图片进行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的政治主张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8.时势造英雄,而杰出的历史人物总能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材料二:“我最大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多场胜仗,滑铁卢的失败抹去了这一切,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它将永垂不朽,它就是我的_________——拿破仑材料三: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世界上下五千年》材料四:“首先请允许我表明我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领导了哪一场战争?他被美国后人尊敬和崇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空白处应该填什么这样东西为何让拿破仑如此留恋? (3)材料三中的“他”在革命胜利伊始为了帮助国家度过当前的难关,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中的“总统”为战胜“恐惧”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雄人物和历史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观点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据此可知,一超多强"之间既是朋友又是对手,是观点,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哪些史实和观点的知识2.【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二战以后,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各国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由理论变为现实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由此可知,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知识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宁的主要革命活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列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故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列宁的主要革命活动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