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181268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数学国培学习总结第一篇我参加了这次的国培初中数学学习,面对专家,面对同行,我敞开胸怀,张开思维的触角,择其善者而取之、从之、创新之,同时积极参与,也把自己的观点播散出去, 在大家的反馈中不断去完善自我。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抽时间,打开电脑上网学习按照学习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交作业,参与讨论,写心得体会。总结此次学习活动,我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此次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 课程团队给我们

2、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 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 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 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二、交流才能常进步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 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 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3、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在学习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 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 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 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 然后再回复下去, 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 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

4、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 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三、课程标准是统帅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 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 对课标的重视不够,首先体现在驻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身上, 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 ( 甚至从来没有 ) 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 ; 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 ; 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 其次,正如老师文中所言,课改刚开始的时候,

5、很多专家对“课标”做过许多的解读,但是进入到操作 ( 教学实践 ) 层面或环节时, 可能很快就脱钩了。课标的实施出现了专家解读热后的断层器和真空期。 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 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四、吃透教材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

6、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 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对数学生活不熟悉的话,参加这样的研修就会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 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7、。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减少,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 更加人性化。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采取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第二篇通过参加

8、国培培训,聆听专家的演讲,观摩名家的教学,与教师同行切磋,感受颇多,受益匪浅,这是我们教师“充电”的好机会,激励着我们全体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带着收获,带着感悟,以积极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以学生为本,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努力。现将我本此培训后的体会总结如下:一、把握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必须认真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对要求滥熟于心,然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

9、基本技能、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体发展。培训中专家讲的很透彻到位,如何全面地把握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我始终感到自己在这些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 只有“老黄牛”的精神是不 的。 在的教 要 自己充 , 把新 程 准下的新思想、 新理念和数学 堂教学的新思路、新 想 合起来, 思想, 极探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 情况 每一堂 ,真正 学生自 地、 着主人翁的 度 极参与到学 的全 程中, 增 学生学 数学的愿望,提高学生数学学 的能力。二、 情境,激 学生学 数学的 趣。教学中 、固定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10、堂气氛沉 ,就 学生心理上 倦,教学 量 以提高,想要扭 种局面, 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是一个好方法。小学生是以好 , 玩 天性,因此,我 在 快 教学情境 ,要掌握 些特点,只有明确学生在学 上的心理需求,才能使教学 化消极因素 极因素, 学生 得知 的同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 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激 使学生体 求知的 趣。从而使数学教学寓教于 ,寓学于趣,减 担,提高效率。我 得在一 中,只要把情境 好了,学生一堂 下来都是 趣高昂,精神 ,老 上下来也 松。在教学中, 我 合教学的具体内容, 合理的教学情境,来激 学生 趣。如: 故事情境、 情境、 活 情境、 争情境使学生将

11、数学学 做 一种 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和渴望三、改变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实效。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评价, 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熟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因此我们除了灵活运用 “”、“X”,可以自己创造出一些批改符号, 让批改符号既体现对学生做题是否正确的判断,同时也能向学生提

12、供一些帮助信息,纠正提示,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心灵上的默契, 以利于学生纠错效率的提高和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在具体行为上的关爱。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 这样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也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通过认真学习,对新课标、新教材又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业务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不能满足于现状,边教书边学习,像这次国培就是很好的机会,专家精彩的点评、讲座,同行们热烈的、一针见血的评议都那么的有意义。而且我觉得,光靠死板的学习是不行的,还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才能有进步,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 一如既往 , 再接再厉, 把工作搞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