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178615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时分多路复用与复接技术 1 时分多路复用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个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而互相不干扰,称多路复用。目前采用较 多的是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用于模拟通信,例如载波通信,时分多 路复用用于数字通信,例如PCM通信。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是各路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占有不同时间间隙进行通信。由前述的抽样理 论可知,抽样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将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其在信道上 占用时间的有限性,为多路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提供了条件。具体说,就是把时间分成一些 均匀的时间间隙,将各路信号的传输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隙,以达到互相分开,互不干扰的目的。图31为时分

2、多路复用示意图,各路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将频带限制在3400Hz以下,然后加到快速电子旋转开关(称分配器)开关不断重复地作匀速旋转,每旋转 一周的时间等于一个抽样周期T,这样就做到对每一路信号每隔周期T时间抽样一次。由此可 见,发端分配器不仅起到抽样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复用合路的作用。合路后的抽样信号送到 PCM编码器进行量化和编码,然后将数字信码送往信道。在收端将这些从发送端送来的各路 信码依次解码,还原后的PAM信号,由收端分配器旋转开关K2依次接通每一路信号,再经 低通平滑,重建成话音信号。由此可见收端的分配器起到时分复用的分路作用,所以收端分 配器又叫分路门。 当采用单片集成PCM编解码器时

3、,其时分复用方式是先将各路信号分别抽样、编码、再经时 分复用分配器合路后送入信道,接收端先分路,然后各路分别解码和重建信号。 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正常通信,收、发端旋转开关必须同频同相。同频是指的旋转速度要完全相同,同相指的是发端旋转开关连接第一路信号时,收端旋转 开关K2也必须连接第一路,否则收端将收不到本路信号,为此要求收、发双方必须保持严 格的同步。时分复用后的数码流示意图示于图32 1.1 时分复用中的同步技术 时分复用通信中的同步技术包括位同步(时钟同步)和帧同步,这是数字通信的又一个重要特 点。位同步是最基本的同步,是实现帧同步的前提。位同步的基本含义是收、发两端机的时 钟频率必须同

4、频、同相,这样接收端才能正确接收和判决发送端送来的每一个码元。为了 达到收、发端频率同频、同相,在设计传输码型时,一般要考虑传输的码型中应含有发送端 的时钟频率成分。这样,接收端从接收到PCM码中提取出发端时钟频率来控制收端时钟,就 可做到位同步。 帧同步是为了保证收、发各对应的话路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接收端就能正确接收发送端 送来的每一个话路信号,当然这必须是在位同步的前提下实现。 为了建立收、发系统的帧同步,需要在每一帧(或几帧)中的固定位置插入具有特定码型的帧 同步码。这样,只要收端能正确识别出这些帧同步码,就能正确辨别出每一帧的首尾,从而 能正确区分出发端送来的各路信号。1.2 时分

5、复用的帧结构 现以PCM30/32路电话系统为例,来说明时分复用的帧结构,这样形成的PCM信号称为PCM一次 群信号。 在讨论时分多路复用原理时曾指出,时分多路复用的方式是用时隙来分割的,每一路信号分 配 一个时隙叫路时隙,帧同步码和信令码也各分配一个路时隙。PCM30/32系统的意思是整个系 统共分为32个路时隙,其中30个路时隙分别 用来传送30路话音信号,一个路时隙用来传送帧同步码,另一个路时隙用来传送信令码。 图33是CCITT建议G.732规定的帧结构。 从图中可看出,PCM30/32路系统中一个复帧包含16帧,编号为帧、帧帧,一复帧的时间为2毫秒。每一帧(每帧的时间为125微秒)又

6、包含有32个路时隙,其编号 为,每个路时隙的时间为3.9微秒。每一路时隙包含 有8个位时隙,其编号为,每个位时隙的时间为0.488微秒。 路时隙分别传送第1路第15路的信码,路时隙分 别传送第16路第30路的信码。偶帧时隙传送帧同步码,其码型为0011011。奇帧TS0时隙码型为1A1SSSSS,其中A1是对端告警码,A1=0时表示帧同步,A1=1时表示帧失步;S为备用比特,可用来传送业务码;为国际备用比特或传送循环冗余校 验码(CRC码),它可用于监视误码。帧时隙前4位码为复帧同步码,其码型为 0000;A2为复帧失步对告码。帧的时隙用来传送30个话路的信 令码。帧时隙前4位码用来传送第1路

7、信号的信令码,后4位码用来传送第16 路信号的信令码。直到帧时隙前后各4位码分别传送第15路、第30 路信号的信令码,这样一个复帧中各个话路分别轮流传送信令码一次。按图33所示的帧 结构,并根据抽样理论,每帧频率应为8000帧/秒,帧周期为125微秒,所以PCM30/32路系统 的总数码率是 =80000(帧/秒)32(路时隙/帧)8(bit/路时隙)=2048kbit/s=2.048Mbit/s PCM30/32路端机方框图如图34所示。用户的话音信号(发与收)采用二线制传输,但端机的发送与接收支路是分开的,即发与收是 采用四线制传输。因此,用户的话音信号需经2/4线变换,也就是通过差动变量

8、器(差动变量 器12端发送与41端接收的传输衰减越小越好,而42端的衰减要越大越好,以防止通路 振鸣)12端送入PCM端机的发送端,经放大(调节话音电平)、低通滤波(限制话音频带、防止 折叠噪声)、抽样、合路和编码,编码后的PCM码、帧同步码、信令码、数据信号码在汇总电 路里按PCM30/32系统帧结构排列,最后经码型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码型送往信道。接收 端首先将接收到信号进行整形、再生,然后经过码型反变换,恢复成原来的码型,再由分离 电路将PCM码、信令码、帧同步码、数据信号码分离,分离出的话路信码经解码、分路门恢 复出每一路的PCM信号,然后经低通平滑,恢复成每一路的话音模拟信号,最后

9、经放大、差 动变量器41端送至用户。再生电路所提取时钟,除了用于抽样判决,识别每一个码元外, 还由它来控制收端定时系统产生收端所需的各种脉冲信号。2 数字复接技术在频分制载波系统中,高次群系统是由若干个低次群信号通过频谱搬移并叠加而成。例如, 60路载波是由5个12路载波经过频谱搬移叠加而成;1800路载波是由30个60路载波经过频谱 搬移叠加而成。 在时分制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常常需要将若干个低速数字 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数字信号流,以便在高速宽带信道中传输。数字复接技术就是解决PCM 信号由低次群到高次群的合成的技术。 2.1 PCM复用与数字复接扩大数字通信容量

10、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PCM30/32系统(又称基群或一次群)复用的方 法。例如需要传送120路电话时,可将120路话音信号分别用8kHz抽样频率抽样,然后对每个 抽样值编8位码,其数码率为80008120=7680kbit/s。由于每帧时间为125微秒,每个路 时隙的时间只有1微秒左右,这样每个抽样值编8位码的时间只有1微秒时间,其编码速度非 常高 ,对编码电路及元器件的速度和精度要求很高,实现起来非常困难。但这种方法从原理上讲 是可行的,这种对120路话音信号直接编码复用的方法称PCM复用。另一种方法是将几个(例 如4个)经PCM复用后的数字信号(例如4个PCM30/32系统)再进行时

11、分复用,形成更多路的数字 通信系统。显然,经过数字复用后的信号的数码率提高了,但是对每一个基群编码速度没 有提高,实现起来容易,目前广泛采用这种方法提高通信容量。由于数字复用是采用数字 复接的方法来实现的,又称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复接系统由数字复接器和数字分接器组成,如图35所示。数字复接器是把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支路(低次群),按时分复用方式合并成一个单一的高次群数字信号设备,它由定时、 码速调整和复接单元等组成。数字分接器的功能是把已合路的高次群数字信号,分解成原来 的低次群数字信号,它由帧同步、定时、数字分接和码速恢复等单元组成。 定时单元给设备提供一个统一的基准时钟。码速调整单元是把速率

12、不同的各支路信号,调整 成与复接设备定时完全同步的数字信号,以便由复接单元把各个支路信号复接成一个数字流 。另外在复接时还需要插入帧同步信号,以便接收端正确接收各支路信号。分接设备的定时 单元是由接收信号中提取时钟,并分送给各支路进行分接用。 CCITT已推荐了两类数字速率系列和复接等级,两类数字速率系列和数字复接等级分别如表3 1和图36所示。表31 两类数字速率系列群号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数码率(Mbit/s)1.5446.31232.06497.728话路数2424*4=9695*5=480480*3=1440数码率(Mbit/s)2.0488.44834.368139.264话路数

13、3030*40=120120*4=480480*4=19202.2数字信号的复接数字复接的方法主要有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三种。按位复接又叫比特复接,即复 接时每支路依次复接一个比特。图37(a)所示是4个PCM30/32系统时隙(CH1话路) 的码字情况。图37(b)是按位复接后的二次群中各支路数字码排列情况。按位复接方法简 单易行,设备也简单,存储器容量小,目前被广泛采用,其缺点是对信号交换不利。图37 (c)是按字复接,对PCM30/32系统来说,一个码字有8位码,它是将8位码先储存起来,在规 定时间四个支路轮流复接,这种方法有利于数字电话交换,但要求有较大的存储容量。按帧 复接是

14、每次复接一个支路的一个帧(一帧含有256个比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复接时不破坏 原来的帧结构,有利于交换,但要求更大的存储容量。 2.3 数字复接中的码速变换 几个低次群数字信号复接成一个高次群数字信号时,如果各个低次群(例如PCM30 /32系统)的时钟是各自产生的,即使它们的标称数码率相同,都是2048kbit/s,但它们的瞬 时数码率也可能是不同的。因为各个支路的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不可能完全相同(CCIT规 定PCM 30/32系统的瞬时数码率在2048kbit/s100bit/s),几个低次群复接后的数码就会产生重 叠或错位,如图38所示。 这样复接合成后的数字信号流,在接收端是无法

15、分接恢复成原来的低次群信号的。因此, 数码率不同的低次群信号是不能直接复接的。为此,在复接前要使各低次群的数码率同步 ,同时使复接后的数码率符合高次群帧结构的要求。由此可见,将几个低次群复接成高次 群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调整各低次群系统的数码率使其同步,这种同步是系统与系 统之间的同步,称系统同步。 系统同步的方法有两种,即同步复接和异步复接。同步复接是用一个高稳定的主 时钟来控制被复接的几个低次群,使这几个低次群的码速统一在主时钟的频率上,这样就 达 到系统同步的目的。这种同步方法的缺点是主时钟一旦出现故障,相关的通信系统将全部中 断。它只限于在局部区域内使用。异步复接是各低次群使用各自的时钟。这样,各低次群的 时钟速率就不一定相等,因而在复接时先要进行码速调整,使各低次群同步后再复接。 不论同步复接或异步复接,都需要码速变换。虽然同步复接时各低次群的数码率完全一致 ,但复接后的码序列中还要加入帧同步码、对端告警码等码元,这样数码率就要增加,因此 需要码速变换。 CCITT规定以2048kbit/s为一次群的PCM二次群的数码率为8448kb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