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1785419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和答案A1型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A. 头痛B. 恶寒C. 项强D. 脉浮E. 身体痛答案:E2.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脉证提纲:A. 恶风B. 发热C. 汗出D. 脉缓E. 头痛答案:E3.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伤寒证必见之证:A. 发热B. 恶寒C. 体痛D. 呕逆E. 脉紧答案:A4. 太阳中风之“脉缓”是指:A. 怠慢迟缓B. 脉沉弱C. 松驰D. 柔缓而不紧急E. 脉细弱答案:D5. “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之“阴阳”指:A. 表证与里证B. 三阴证与三阳证C. 实证与虚证D. 新病与痼疾E. 寒证与热证答案:B6. 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A.

2、蒸蒸发热B. 翕翕发热C. 时发热D.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E. 往来寒热答案:B7. 桂枝汤服法中,“后服小促其间”适用于:A. 一服后汗不出者B. 更服后又不汗者C.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D. 病重者E. 一服汗出病差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桂枝汤的适应证:A.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B. 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者C.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D.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E. 外证未解,脉浮弱者答案:C9. 太阳病,发热汗出的主要病机是:A. 荣弱卫强B. 卫弱荣强C. 风性疏泄D. 热迫津泄E. 卫表不固答案:A10.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病机是:A. 表邪内陷B.

3、邪热内扰C. 正虚邪扰D. 正邪搏击E. 阳郁不解答案:D11.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的处理方法是:A. 当以扶正,以小建中汤B. 当以汗解,宜桂枝汤C. 当以温阳,宜附子汤D. 当表里双解,宜桂枝人参汤E. 当表里双解,宜麻黄附子甘草汤答案:B12.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A. 麻黄汤B. 桂枝汤C. 桂枝加桂汤D. 苓桂甘枣汤E. 柴胡加龙牡汤答案:B13. “伤寒发汗已,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处理原则是:A. 宜辛凉解表B. 可更发汗C. 宜清泻里热D. 宜解表清热E. 宜育阴清热答案:B14. “病常自汗出者”的处理原则是:A. 止汗B. 发汗C. 固表D.

4、 解表E. 收敛答案:B15. 桂枝加葛根汤的煎服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啜热粥B. 温覆取汗C. 如桂枝汤将息D. 如桂枝汤禁忌E. 先煮麻黄,去上沫答案:A16. 关于桂枝加附子汤证的病机,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表证未除B. 阳气虚弱C. 阴亦不足D. 寒凝筋脉E. 筋脉失养答案:D17. 桂枝加附子汤证之阴阳俱虚,仲景之法是:A. 阴阳双补B. 扶阳以固阴C. 健中调阴阳D. 温肾以固本E. 解表以护正答案:B18. 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A. 因阴液未伤B. 因无腹痛C. 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D. 更利于解表E. 无需调和营卫答案:C19. “若微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

5、之”之“微寒”指:A. 轻微恶寒B. 指头寒C. 脉微恶寒D. 胸微恶寒E. 脉微弱答案:C20. 以下哪项不是桂枝新加汤证的辨证要点:A. 身疼痛B. 脉沉迟C. 恶风寒D. 发热E. 无汗答案:E21. 麻黄汤证“无汗而喘”的机理是:A. 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肺气不宣B. 外寒内饮,壅塞于肺,肺失清肃C. 风寒束表,卫强营弱,肺气上逆D. 素有喘疾,外感风寒,引动宿疾E. 风寒束表,久郁化热,肺气上逆答案:A22. 对于麻黄汤来说,下列煎服法哪项是错误的:A. 温覆取微汗B. 歆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C.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D. 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E. 先

6、煮麻黄去上沫答案:B23. 下列病证除哪项外,均可用麻黄汤治疗?A.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B.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 在者C.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D.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E.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答案:D24. 太阳伤寒如出现衄血是因为:A. 感邪较重,病程日久B. 阳郁过甚,损伤阳络C. 热入营血,迫血妄行D. 气虚不能摄血E. 脾不统血答案:B25 .小青龙汤证中“服汤已渴者”的机理是:A. 水饮未化不能上润8.津液大伤难以上润C. 温解之余,上焦津液一时尚少D. 余邪化热,灼伤

7、津液E. 温解过度,津液受损答案:C26. 大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是:A. 风寒束表,阳郁化热,表寒里热B. 风寒犯表,内陷心胸,心神受扰C. 风寒犯表,营卫不和,卫闭营郁D. 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E. 素有郁热,复感风寒,外寒内热 答案:A27. 葛根汤的正确处方是A.葛根、麻黄、杏仁、桂枝、甘草B.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C.葛根、麻黄、半夏、桂枝、杏仁、甘草D.葛根、麻黄、黄苓、黄连、甘草E.以上均不是答案:B28. 大青龙汤主治的烦躁是A. 短气躁烦B. 胸满烦惊C. 口燥渴,心烦D. 昼日烦躁不得眠E. 不汗出而烦躁答案:E29. 小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是:A.

8、风寒束表,阳郁化热,表寒里热B.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表寒里饮C. 风寒犯表,营卫不和,卫闭营郁D. 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E. 素有郁热,复感风寒,外寒内热答案:B30. 小青龙汤正确组成是A. 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B. 麻黄、桂枝、炙甘草、干姜、杏仁、半夏、生姜、五味子C. 麻黄、桂枝、芍药、杏仁、半夏、五味子、炙甘草、厚朴D. 麻黄、细辛、半夏、五味子、桂枝、紫菀、冬花、炙甘草E. 麻黄、厚朴、半夏、桂枝、细辛、五味子、炙甘草、干姜 答案:A31. “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A. 失血过多,气血两虚B. 热盛伤阴,阴伤火炽C. 阴精亏损,营血不足D.

9、湿热下注,久则伤阴E. 阳气虚损,营阴不化答案:D32. 小青龙汤的作用是:A. 化气行水解表B. 健脾利水解表C. 扶阳发汗解表D. 外解风寒,内清郁热E. 外解风寒,内散水饮答案:E33. 葛根汤证的治法是:A. 辛温解表,调和营卫B. 辛温解表,升津止渴C. 辛温解表,清热止利D. 辛温解表,升津舒经E. 辛温解表,温阳柔经答案:D34. 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机理是:A. 寒邪束于外,阳热郁于内而无从宣泄B. 无形邪热内扰心神C. 太阳中风,热邪内扰D. 浊邪上干,犯扰心神E. 少阴阳虚,心神浮越答案:A35. 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A. 麻黄汤B. 葛根汤C. 小青龙汤D. 大青龙汤

10、E. 麻杏甘石汤答案:D36. 以下除哪证外均可见喘证A. 麻黄汤证B. 桂枝汤证C.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D.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E. 小青龙汤证答案:B37. 以下哪项应取微似汗A. 麻黄汤B. 桂枝汤C. 葛根汤D. 大青龙汤E. 皆须取微似汗答案:E38. 太阳病变证的治疗原则为A. 先解其表,后攻其里B. 表里双解C. 先温里,后解表D.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E.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答案:D39. 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应选何方A. 桂枝麻黄各半汤B. 桂枝二麻黄一汤C. 桂枝二越婢一汤D. 小柴胡汤E. 大青龙汤答案:B40.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的病机是A.

11、里虚B. 表阳虚C. 内外俱虚D. 脾阳虚E. 肾阳虚答案:C41.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刍田的治则A. 扶阳益阴B.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C. 先补阳,后养阴D. 先养阴,后补阳E. 温补肾阳答案:A42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畿汗,治不舄逆。是何 病的治则A. 表里同病时,里证不急不重,当循先表后里的原则B. 表里同病的治则C. 表里同病时,解表碍于里,治里碍于表的治则D. 表里同病时,里证为重的治则E. 表里同病时,表证为重的治则答案:A43.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舄逆是何病的治 则A. 表里同病时,里证为急为重,先救其里,先里后表的治疗原则B.

12、表里同病的治则C. 表里同病时,解表碍于里,治里碍于表的治则D. 表里同病时,里证为重的治则E. 表里同病时,表证为重的治则答案:A44.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用何方治疗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麻仁滋脾丸E. 以上都不是答案:C45.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A. 理中汤B. 四逆汤C. 五苓散D. 桂枝汤E. 以上都不是答案:B46.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治宜A. 栀子豉汤B. 栀子甘草豉汤C. 栀子生姜豉汤D. 黄连啊胶汤E. 以上都不是答案:A47. 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治宜A. 栀子豉汤B. 栀子甘草豉汤C. 栀子生

13、姜豉汤D. 黄连啊胶汤E. 以上都不是答案:A48.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治宜A. 栀子豉汤B. 栀子甘草豉汤C. 栀子生姜豉汤D. 糖子厚朴潺主之E. 以上都不是答案:D49. 栀子干姜汤证的病机是A. 胸膈有热,中焦有寒B. 上焦有热,下焦有寒C. 肺热脾寒。.心下有热,下焦有寒E.以上都不是答案:A5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病机是A. 阳明热盛B. 邪热壅肺,宣降失司C. 肺与大肠俱热D. 邪热壅肺,热盛肉腐成脓E. 以上都不是答案:B51.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的确切病机是A. 表邪化热入阳明B. 服桂枝汤后,热盛津伤,转属阳明,津气两伤C. 阳明气分

14、热盛D. 发汗太过,阴液不足E. 以上都不是答案:B52. 葛根黄苓黄连汤的病机是A. 热盛于里,邪热下迫大肠B. 重在表证未解,外邪内迫肠道而下利C. 太阳少阳合病D. 大肠滑脱不禁E. 以上都不是答案:A53. 自汗出,反不恶寒畿熟,上脉敷的病机是A. 表邪已解而里气未和B. 胃中虚冷C. 里热盛D. 脾胃气虚E. 以上都不是答案:A54.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的病机是A. 胃实热B. 胃阴虚C. 胃虚热D. 发汗不当,致膈间阳气虚弱,胃阳衰微,中焦失于和降E. 以上都不是答案:D55. 雨耳MM的病机是A. 少阳中风B. 湿邪蒙蔽清窍C. 汗后气液大伤,心阳虚损,甚则伤及肾气D. 肝阳上亢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