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模化学试卷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1785417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一模化学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年一模化学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一模化学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一模化学试卷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一模化学试卷分析一、 试卷结构:试卷在四个基本题型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两个选择题,共23个小题。但和以往相比考查的知识点、知识面更多更广。二、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学生得分情况:最高分49.0;最低分1.0。2、学生答题的薄弱点即答错最多的题是第5、11、1618、1920、2122题,21、22做的最差。做得最好的是第1、2、6、7题。三、 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今年一模试题感觉不难,更没有偏题、怪题。评卷之前,几个教师都说不难,并且在推断题方面要加大难度,但实际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抽样及评卷中的有关情况发现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

2、本概念理解不清。例如:选择题第8题,物质构成的奥秘,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物质性质差别的原因等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而错答;第10题、第11题、等12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图像的知识,主要是由于多数同学对酸、碱、盐、氧化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彼此独立的概念上,而缺乏比较、分析、归纳出符合题目条件选项的能力;选择题第5题,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多数学生在2个可能都正确的选项面前无所适从;第13题中,有不少错误是不清楚明矾净水的原理。这说明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真正理解,再加上知识的迁移能力差,不能将新的情景抽象归纳到所学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2、审题

3、不认真,读图、识图能力较差。第10、12、18、21题以图示表现出较大信息量,考查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审题不清,读图、识图能力不足,没有很好的注意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而只在图片是否规范上打转;还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注意到A选项中是稀盐酸而误选其它选项。第21题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理解题意,没有注意到设置c点的意图是什么?无从下笔不知道填什么。但如果读懂题意,学生答得还是很好的,例如有以下几种答法:(1)用一个内无空气的烧杯罩着的白磷;(2)被包裹住的白磷;(3)隔绝氧气的白磷;(4)在c处水滴里放少量白磷;(5)被密封的白磷,内部无氧气等,不管是否严密这些学生知道往哪里想,第10题不

4、少学生选择了B、C,充分说明看不懂图,第12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掌握不到位;第17题第(1)部分学生对有机和无机材料分不清导致错答;第18题错误是看懂图了但把化学方程式写错或把化学式写错;第19题第二、三问,部分学生错答铁锈的颜色、铁粉还能与氧气反应不知道;3、化学用语不过关,书写不规范,答题不符合要求。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本的内容,必须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且表达意思要完整。如第15题第一空,不少学生不会比葫芦画瓢,写不出化学方程式或错写,15题第二空,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错误,某校259人写对110人,比率已经不小了。部分同学对字母的大小写不注意或书写不规范。如18题Cu写成CU

5、或Ca , 第23题CO2写成Co2 , 还有Na2CO3写成NaCO3,NH4Cl写成NH3Cl等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有问题,如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条件未写,表示生成物状态的箭头没有标明等等。其中没写反应条件的最多。可见平时教学对化学用语使用的规范性和书写的规范性是重视不够的。计算题质量分数不用百分数表示也较多的存在。4、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准确、不完整。如第21题,很多学生只写出a处的白磷燃烧,而不写b处的红磷不燃烧,说明不知其原因,或者是表达不正确。5、综合分析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部分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对学生的能力

6、要求。但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欠缺。如第10、11、12、15、16、18、21、22题及23题第(4)小题,这些题相对来讲综合性要强一些,部分学生对此类试题找不出解题思路,加之缺乏相应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此类题得分率较低,尤其第21、22题,得分率极低。21题学生不能把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在新情景下综合起来考虑,导致答错题;22题仍然是对酸、碱、盐的性质及实验操作的考查,该题是叙述性实验推断题,也是近几年中考化学常见题,希望引起老师们的注意。6、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卷涉及到的计算题只有第23题的第(5)问共3分。这些题在平时教学中也是常见常练题

7、型,但学生要么是不理解题意要么是化学方程式写错,总之在试卷中暴露出学生的计算能力低下,确实值得关注。如某校参加考试259人,做对了56人,正确率为21.6%,这还是比较好的。四、 复习备考建议1、认真研读省教研室编发的说明与检测,切实把握中考范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书中的练习题和综合题,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减少陌生感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建议学生进行做题后反思,反思题目考查了什么,怎么考的,做错的原因是什么等等。2、上好专题复习课和讲评课。后续阶段要结合学生的薄弱点合理设定教学专题,可以分知识专题,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也可以分题型专题,针对中考题型,分专题指导和训练。如实验专题,从

8、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典型实验、实验评价、探究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梳理,教给学生思路和方法。上好讲评课,重在找准讲评重点,分析学生失误原因,暴露教师思维过程,指导学生解题方法,跟进练习反馈矫正,建议学生进行考后反思。3、精选、精编试题,进行模拟训练。河南省中考题和说明与检测中的题目是学生必须练习的题目,但中考中不会出现原题。教师要结合河南省中考试题特点,结合每个题型可能考查的知识,对试题进行重新编排,做到主干知识覆盖全面,能力考查到位,联系实际考应用。切忌拿来主义和题海战术。4、指导学生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学生通过练习和考试会暴露出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重新回归课本,梳理知识,重建知识结构,方能在考试中迅速调用。5、从严要求,指导学生规范作答。教师要狠下心来,对学生不规范作答现象零容忍。在平时的作业批改和考试评卷中都要严格要求,切不可因教师的隐忍,使学生因不规范作答造成无谓的失分。6、指导学生翻看错题记录或做过试卷。复习的最后阶段,不要让学生大量做题,应把精力放在回归和反思上,让学生翻阅错题记录或以往试卷中答错的题目,分析出错原因,从典型错例中矫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