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1783942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21光现象知识精析和挖空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1 光现象丨知识精析丨挖空练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 ,1光年。4.小孔成像是光的 的例证。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 、上下 的 。这就是小孔成像。5.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缩小)。【真题跟踪一】(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2、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答案】B。【解析】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B符合题意;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了“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B。【真题跟踪二】(2019湘潭)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 B露珠下的“叶脉” C水中的“倒影” D “折断”的铅笔【答案】A。【解析】A、手影的形成

3、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符合题意;B、露珠相当于放大镜,通过露珠观察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真题跟踪三】(2019潍坊)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苹果的影子B海市蜃楼C平面镜中的像D水中筷子“变弯”【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

4、形成的。A、苹果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知识点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 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

5、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这说明,光路是 。4.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 ;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 。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同,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 ;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的反射

6、光仍然是平行,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向各个方向都有。【真题跟踪一】(2019海南)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B。【解析】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观察”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真题跟踪二】(2019岳阳)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雕像的影子-光的折射B桥的倒影-光的反射C露珠-汽化D雾凇-凝固【答案】B。【解答想】A、雕像的影子是由光

7、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C、露珠是空气中红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真题跟踪三】(2018滨州)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 ;(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4)像与物左右位置 ;(

8、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像、虚像)。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虚像。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 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 ;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3.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 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 一部分的叫球面镜。4.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 ;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5.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 ;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真题跟踪一】(2019温州)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

9、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 B.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答案】A。【解析】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和玻璃之间相对静止的,壁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壁虎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选A。【真题跟踪二】(2019泸州)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中器材M应选择_来完成实验。(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2)小明竖直放好点燃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3

10、)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则蜡烛B应_(选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答案】(1)玻璃板;(2)不能;(3)靠近。【解析】(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平面镜成虚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3)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玻璃板M,蜡烛A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M,为了使蜡烛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应靠近器材M。故答案为:(1)玻璃板;(2)不能;(3)靠近。【真题跟踪三】(2019菏泽)小明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一个等大的_像(选填“实

11、”或“虚”),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m。(玻璃厚度忽略不计)【答案】虚;3。【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m,所以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3m。故答案为:虚;3。知识点四:光的折射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叫 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但光线在每种介质内是直线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 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改变、不改变)。3.入射光线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交点(O),叫入射点;入射光线

12、AO与法线NN夹角()叫 ;折射光线OC与法线NN的夹角()叫 。4.光的折射定律: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时,折射角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5.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折射现象很多,如:看清澈的池水,池水水底变浅;在岸上看到的鱼接近于水面;透过玻璃砖看物体发生了错位;水杯中的筷子好像弯折了;“海市蜃楼”现象等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真题跟踪一】(2019遂宁)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

13、,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雪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C.筷子在水面“折断”;D.白天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答案】C。【解析】A、雪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B、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C、筷子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水面下的筷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是由于花朵反射的不同色光进入了人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C。【真题跟踪二】(2019福建)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荷

14、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答案】D。【解析】考查光现象判断,属于简单题。放大镜是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光线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所以选D。【真题跟踪三】(2019贵港)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即可画出光线BO的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即可大致画出光线BO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知识点五: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 ,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 ,偏折由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如雨后的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在阳光下肥皂泡变成彩色等等都是光的色散实例,其原因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形成的。4.太阳光由 七种颜色组成,它是复色光。5.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色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的形成)。 也叫光的三原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