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71765013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20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湖北省荆荆州州市市 20232023 年中考地年中考地理理试试卷卷一一、单单选选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1515 小小题题,共,共 30.030.0 分)分)卡塔尔地处波斯湾西海岸的中部,面积狭小,属热带沙漠气候。卡塔尔承办了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如图为最近四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地点和时间。据此完成各小题。1最近四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当地冬季举行的共有()A1 届B2 届C3 届2为减少碳排放,卡塔尔世界杯中使用的清洁能源主要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4 届)D太阳能【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2、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 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1读图可知,在冬季举行的有 4 届,只有莫斯科是夏季举行的,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的 两届也是在南半球的冬季;故答案为:C。2卡塔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答案为:D。荆州园博园是集迎宾、博览、游赏、休闲为一体的园林盛景,是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地。园区 位于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湖畔,楚故都纪南城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区的东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 然生态风光旖旎。如图为荆州市园博园简图。据此完成各小题。3关于荆

3、州园博园的说法正确的是()水域面积广阔绿化面积小展园主题单一楚文化浓厚AB 4中国楚文化馆位于荆州区园的(A正东方B东北方)C C正西方D D西南方5.在园区内,有一片巨大的人工沙滩,让人感觉置身于海边,被称为“拾贝沙滩”,其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首要依据就是指向标,只有在图中没有指向标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进行判断,但读图时一定要注意看清箭头代表的是方向还是风向,河流的流向等。3.读图可知,该地有着广阔的朔玉面积,丰富的绿化,多种多样的楚文化展园;符合题意的是,故答案为:C。4.读图中指向标可以知道北方,那么楚文化馆位于荆州园区的东

4、北方;故答案为:B。5.人工沙滩肯定是位于水边,所以应该是甲地;故答案为:A。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 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发展农业生产。结合如图完成各小题。6图中森林的作用主要是()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7该地梯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A水稻B玉米C提供木材D净化空气)C小麦D甘蔗【解析】【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 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

5、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6.山地地区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问题,将森林种在山坡可以涵养水土;故答案为:A。7.该地位于云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粮食作物是水稻;故答案为:A。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如图为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区和下游长 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8与成渝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有()矿产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水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ABCD9.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

6、发挥了长江的(A灌溉价值B航运价值C旅游价值D养殖价值)【解析】【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 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8.成渝地区的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而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符合题意的是,故答案为:D。9.长江大部分地区流速稳定,航道宽阔,终年不冻,航运价值极高,被称为黄金水道;故答案为:

7、B。秦岭穿越陕西省南部,绵延 1600 多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图为陕西省及周边地区简图。据 此完成各小题。10关于秦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穿过的地区B.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C1 月 0等温线大致穿过的地区 D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11.与陕南地区相邻的省级行政区不包括()A川B甘C鄂D内蒙古【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1 月 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 800mm 和 400mm 等降水量线的分 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

8、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 分界线。10A.秦淮一线是 800mm 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A 错误;B.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B 错误;C.是我国 1 月 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C 正确;D.秦淮一线不是阶梯分界线,D 错误;故答案为:C。11读图可知与陕南地区相邻的地方没有内蒙古,内蒙古位于北部;故答案为:D。杜伊斯堡位于欧洲经济的心脏地带,是中欧班列沿线班次最多的支点城市,也是中国在德国的物流中心。如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12杜伊斯堡的地理位置大致是()A51.4N,6.8WB51.4N,6.8EC51.4S,6.8ED51.4S,6.8W13.结合纬度和海陆位置判

9、断,杜伊斯堡的气候特点是()A全年高温多雨B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C全年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解析】【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或向北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或 向南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 0经线和 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 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2)欧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欧洲地势低平,南北高,中间低,冰川地貌广布。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 候分布广。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和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

10、也是世界上干流流 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也是欧洲著名的河流。欧洲是工业革命的摇篮,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 地区。12.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位于 0经线的东部,所以经纬度是 51.4N,6.8E;故答案为:B。13.读图可知,该地位于 40-60的大陆西岸,所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故答案为:C。罗斯海新站于 2018 年选址奠基,历时 4 年全面建成,是我国第 5 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如图为南极大陆略 图。据此完成各小题。14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一般选择在(A2 月B5 月15.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8 月D11 月C大洋洲D南美洲【

11、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 55 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 17-18 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250 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 10 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 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 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 3 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6 至 8 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

12、建成 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14.南极科考的时间一般选在南半球的夏季,南极洲的暖季,大致在 2 月左右;故答案为:A。1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南美洲,两洲隔着德雷克海峡相望;故答案为:D。二二、综综合合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3 3 小小题题,共,共 20.020.0 分)分)16.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环抱,气候极端干旱,戈壁、沙漠广布。如图示意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现代城镇、铁路和古城遗址等要素分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022 年 6 月,世界上第一条闭环沙漠铁路环塔里木盆地铁路全线开通。某同学运用框图探究塔里木盆地的现代城镇、

13、铁路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请把框图中划线部分补充完 整。(2)与古城遗址相比,现代城镇在空间位置上更加靠近河流(选填“上游”或“下游”),由此推测,历史时期枯竭是塔里木盆地古城消亡的主要原因。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土地资源【解析】【分析】(1)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 形成了绿洲,该地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累积营养,所以人们在此发展农业,逐渐形成了城镇,建造了铁 路,所以铁路也是呈环状将周边的城镇都串联起来;(2)现代城镇更加靠近河流的上游,位于下游的古城镇因为河流逐渐干涸,水资源逐渐减少而逐渐消亡;故答案为:(1)高山

14、冰雪融水;大;环;(2)上游;B。【点评】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 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 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 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17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连片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 往。结合所学知

15、识,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人们的生 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下表内容补充完整。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服饰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较高,日温差大饮食糌粑高原上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适宜喜温凉的、豌豆等作物的生长建筑碉房青藏高原土层浅薄,稀少。建造房屋时就地取材,多以石块为主,木材使用少(2)近 60 年来,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暖最快的区域。从短期来看,冰川融化、降水增多,青藏高原上湖泊、湿地面积(选填“扩大”或“减小”);从长期来看,冰川萎缩,蒸发加剧,青藏高原上

16、 湖泊、湿地面积(选填“扩大”或“减小”)。【解析】【分析】(1)服饰: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早晚温差大,所以该地的特色服饰是藏袍,袖子可以 拆卸,根据温度灵活调整;饮食:青藏高原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比较好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所以特色的食物是糌粑;建筑:青藏高原土层薄温度低,树木较少,所以房屋多以石头为主;(2)从短期来看,冰川融化会导致青藏高原上湖泊湿地面积扩大,但是从长期来看,冰川萎缩,蒸发加 剧,会导致该地湖泊湿地面积缩小;故答案为:(1)藏袍;青稞;林木;(2)扩大;减小。【点评】(1)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 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 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2)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 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18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