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71764466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山东东省省济济南南市市 20232023 年中考地年中考地理理试试卷卷一一、选选择择题题:本本题题共共 2525 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2 2 分分,共共 5050 分分。每每小小题题只只有有一一个个选项选项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要求求。2021 年 9 月 7 日凌晨三点半,摄影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抓拍到了“银河落九曲”的精彩画面:西落的银河繁星闪烁,与远处九曲十八弯的河流“水天相接”。图为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1拍摄照片时的天气状况为()A晴B台风C阴2.夜晚,摄影师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由此推断巴音布鲁克()A正处于冬季B昼短夜长C昼夜温差大D暴雨D位于高纬

2、度3.摄影师手记中写道:“经过模拟计算得知,需要等到凌晨三点半以后,银河才移动至河流的延伸处。”手记中描述的这种地理现象能够说明()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大小D地球的形状【解析】【点评】(1)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 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 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

3、昼夜更替,而昼半球 和夜半球交替的线被称为晨昏线,从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被称为晨线,从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被 称为昏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 生了时间的差异。1想要抓拍到一些天气现象,晴天是最合适的天气,所以此时一定是晴天;故答案为:A。2.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故答案为:C。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的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等到三点半之后,体现出了地球的自转现象;故答案为:A。北京时间2023 年4 月14 日17 时55 分,印度尼西亚的某岛屿附近发生7.1 级地震。震中位于6.3S,111.20

4、E。图 1 为该岛屿所在区域,图 2 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震中最接近()A苏门答腊岛B爪哇岛5.该地地震频发,是因为()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加里曼丹岛D苏拉威西岛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 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 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 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

5、震带。4.读图可知,震中地区最接近的是爪哇岛;故答案为:B。5.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经常出现地震和火山现象;故答案为:C。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判读国家和地区的名称()A甲东南亚B乙一印度C丙一俄罗斯D丁一巴西7四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特征,正确的是()A甲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广布B乙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丙国西部平原面积广大D丁国亚马孙河注入太平洋8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文特征,正确的是()A甲是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B乙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业C丙的服务外包产业发达D丁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解析】【点评】(1)非洲大陆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

6、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部个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相邻,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简单,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普遍炎热,被 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其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 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及东非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归 线附近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埃塞尔比亚高 原和东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区。(2)澳大利亚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北隔海与亚洲相望,西南隔海与南极洲相望。澳大利亚东部 为大分水岭,东坡降水丰富,气候适宜,西坡降水稀少,中部为广阔的盆地,西部是低矮

7、的高原,广泛分 布着沙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牧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矿产种类丰 富,很多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常年孤立于其他大陆,自 然环境稳定,生物演化很慢,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6读图可知,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乙是澳大利亚,丙是美国;丁是巴西;故答案为:D。7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有着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A 正确;B.澳大利亚地势东西高,中部低,B 错误;C.美国中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C 错误;D.巴西的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D 错误;故答案为:A。8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A 错误;B.澳大利亚是发

8、达国家,支柱产业是服务业,B 正确;C.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C 错误;D.有着东西方兼容文化的是日本,D 错误;故答案为: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图 1 为日 本主要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18 年),图 2 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地区比重(2020 年)。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9.日本()A主要燃料全部从国外进口B工业产品主要输往大洋洲C国内原料供给十分充足D对国际市场依赖十分严重10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科技发达资金充足AB11推测日本在东南亚()CDA.生产基地多分布在河流沿

9、岸和河口三角洲B.利用东南亚发达的科学技术发展本国产业 C开发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D通过南南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 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 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

10、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 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 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9A.日本绝大部分燃料都是进口,A 错误;B.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运往亚洲,B 错误;C.国内原料极度匮乏,C 错误;D.日本国内资源匮乏,所以对外依赖十分严重,D 正确;故答案为:D。10日本的经济发达,科技水平先进,资金充足,但是土

11、地和自然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符合题意的是,故答案为:C。11A.东南亚的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做生产基地,A 正确;B.东南亚大多是发展中国家,B 错误;C.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经济不是非常发达,C 错误;D.日本是发达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之间是南北对话,D 错误;故答案为:A。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穹 A(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有利于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此处 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有地球上最优异的天文研究的珍稀资源。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 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昆仑站海拔为 4087 米,4087 米表示的是()A高出南极点的垂直距离B

12、高出南极半岛的垂直距离C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D高出陆地最低点的垂直距离13昆仑站成为夏季科考站(只能在南半球夏季进行科考)的根本原因()纬度高气候干燥海拔高风大ABCD 14相对于其他科考站,昆仑站独特的科学考察价值体现在()钻取冰芯获得南极过去的地理信息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测量南极大陆岩石上的冰层厚度ABCD【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 55 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 17-18 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250 毫米左

13、右,年平均风速 10 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 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 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 3 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6 至 8 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 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12.海拔表示的是该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指的是两地之间相差的垂直高度;故答案为:C。13.昆仑站位于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非常低,只有在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南极地 区的暖季时气温

14、才会高一点,适合科考;符合题意的是,故答案为:B。14.读题干可知,昆仑站的位置在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有利于测量全球陆地最低温,还有着全 球最优异的天文研究资源,可以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符合题意的是,故答案为:C。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图 1 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图 2 为 1964 年和 2020 年全国 6 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 1 信息显示,我国()A人口数量大,近十年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人口数量先增多后减少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 1964 年达到高峰D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15、 16图 2 信息显示,我国()A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C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都在提高 D人口素质整体提升【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 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 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 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15A.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大,但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放缓,A 正确;B.我国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B 错误;C.我国人口增长率在 64 年时还在上

16、升,C 错误;D.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一直在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放缓,D 错误;故答案为:A。16图 2 显示的是我国受教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体现出了我国的人口素质整体有提升;故答案为:D。济南市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制作了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名片”正面是省级行政区的轮廓 和行政中心,背面是省级行政区的关键词。同学们使用“名片”进行地理竞赛活动。图为其中四个省级行政 区的“名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轮廓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是()A甲一吉林省B乙一青海省C丙一山东省D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名片”背面有明显错误的是()A甲:东北平原、海上米仓、漠河、冰灯 B乙:河西走廊、兰州拉面、敦煌莫高窟 C丙:黄河入海、旱作农业、泰山、趵突泉 D丁:世界屋脊、牦牛、青稞、布达拉宫19竞赛中,同学们对其他“名片”进行详细解说,完全正确的是()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创新中心B.上海市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C陕西南部有我国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秦岭 D内蒙古自治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