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175673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三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A、B、C相对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图象,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平均速度最大 B、C的平均速度最大 C、B的平均速度最小 D、三者平均速度一样大 2、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下一会,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xt图线应是( )3、如图给出的是物体的运动图线,纵坐标v表示速度,横坐标t表示时间,其中哪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 4、(2015 深圳三中期末考)如图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 A速度方向相同B速度方

2、向相反C加速度方向相同D加速度方向相反5、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A、来回的往复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C、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6、(2015 北京八中期末考)图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根据图线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7、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A、甲在乙之前2 mB、乙在

3、甲之前2 m C、乙在甲之前4 mD、甲在乙之前4 m8、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 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0、(2016

4、 山西大学附中模拟)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8 s内沿一条直线运动,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 A第1 s末速度方向改变 B第8 s末速度为4 ms C2 s内物体的位移为2.5 m D第8 s末回到原出发点二、解答题:1、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xt图象,试判定:(1)A、B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2)前3s内A、B的位移各是多少?(3)第3s内A、B的位移各是多少?(4)A、B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为多少?2、(2016 湛江市徐闻一中模拟)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

5、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A、B、C在时间t0内的运动,虽然路程不一样,但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是相同的, 因而三者平均速度一样大。2、C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静止物体的xt图象平行于t轴, 返回时是向着参考点运动,相对参考点的位移越来越小,而时间不能倒退,所以选项C正确。3、D解析: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是不可能后退的,所以D是不可能存在的。4、 AD解析:A、根据知,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故A正确B、根据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越来越

6、大故C错误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D正确5、BC解析:从v-t图象可以看出,虽然物体运动的速度在变化,但始终是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没有来回的往复运动,A、D错,B、C对。6、BD解析:根据图像的定义,倾斜程度代表加速度,所谓面积代表位移。物体的速度先负后正说明速度方向改变了,从面积的大小可以看出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而在4s时又回到出发点。所以正确答案为BD。7、D解析:甲、乙两质点在3 s末在途中相遇时,各自的位移为2 m和6 m,因此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4 m.8、AC解析:由图象可知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A正确;5 s15 s

7、内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为0.8 m/s2,B错误;15 s20 s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16/5) m/s23.2 m/s2,C正确;质点在20 s末离出发点最远,质点一直做的是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D错误9、B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物体的斜率逐渐减小,即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减小,A错误;在0t1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物体的速度,所以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正确;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到t2时刻,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大于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两物体平均速度不可能相同,C、D错误10、BC解析:物体在第1

8、 s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第2 s内沿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则1 s末速度方向不变,故A错误;根据“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可知,8 s末物体的速度v=4(2111)=4 ms,故B正确;第1 s内的位移,1 s末的速度v1=at=2 ms,则第2 s内的位移,则2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1.5=2.5 m,故C正确;2 s末的速度v2=v1+a2t2=211=1 ms,则08 s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一直增大,8 s末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故选BC。二、解答题:1、答案见解析解析:(1)根据x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以看出A物体做的是从距坐标原点3m处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的

9、是从距坐标原点-2m处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2)前3s内A的位移是-3m,B的位移是5m。(3)第3s内A的位移是-1m,B的位移是m。(4)xt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的运动速度,因此A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m/s,B物体的运动速度为m/s。2、解析:(1)设t=10 s、40 s、60 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由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1=210 ms=20 ms, 由图知1040 s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v2=20 ms, 由图知4060 s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3=20+(1)20 ms=0, 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 (2)由vt图线可知,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