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1756579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技指导: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我国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占全球17.6%,总产量约 1650万吨,占全球37%,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一位。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花生种植面积预计将出 现较大幅度的增加。目前,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播种 和收获两个环节处在较低水平。据测算,2018年,花生机械化播种、 收获水平分别不到50%和4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 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该技术可一次完成碎秸清秸、苗床整理、洁区(无秸秆的土壤) 施肥播种、播后均匀覆土覆秸,解决现有秸秆还田播种作业顺畅性差

2、、 架种、晾种等技术难题,加快秸秆腐化速度,实现了秸秆覆盖保温保 墒,进一步推动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2. 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该技术可一次完成多垄多行花生精量播种和施肥等作业,具有功 能多、效率高、播种精度高、播深一致、便于田间转移等特点,解决 了目前市场上花生播种机效率低、漏播率高、破损率大、出苗率低问 题。3.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挖掘、夹持输送、清土、果秧分离、清选、 集果等所有收获作业环节,具有功耗少、破损率低、损失小等特点, 收获后花生秧蔓完整无损,可用作饲料。4. 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技术该技术分为两段,第一段采用花生挖掘收获机完成机械化挖掘、 抖土

3、和铺放等环节,经过37d田间晾晒后,第二段采用花生捡拾收 获机完成机械化捡拾、摘果和清选等环节。通过该技术收获的花生含 水率在15%左右,基本可直接入仓收储,解决了花生烘干、晾晒问题。(二)示范推广情况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已在我国黄淮海花生 主产区获得较大范围推广应用,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已在我国 黄淮海、东北、西北花生主产区获得小范围示范应用,半喂入花生联 合收获技术已在我国各花生主产区获得广泛应用,全喂入花生捡拾收 获技术已在我国黄淮海、东北等花生主产区获得较大范围推广应用。(三)提质增效情况1. 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该技术省工省时,无需人工移出清理小麦

4、秸秆,生产率可达5 8亩/小时,且播种后的花生适合机械化收获作业,产量较人工播种 无显著差异,综合效益明显高于人工或传统半机械化作业方式。2. 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该技术生产效率可达8亩/小时,每亩平均可减少用工费43.6元、 节省燃油2.1升、用种量减少3.4%、因精密播种产量提高5.6%,特 别适合大面积规模化种植。3.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该技术生产效率高,可达23亩/小时,是人工收获的30倍以 上,节约生产成本60%以上;尤其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有利于抢收。4. 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技术该技术将花生整株铺放在花生田进行自然晾晒,可有效减少花生 霉变损失,提高花生品质,可节约花生烘干

5、成本300500元/亩;该 技术生产效率高,可达1015亩/小时,是人工捡拾收获的100倍以 上,特别适用于花生大面积规模化种植。(四)获得奖励情况以“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旱 田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已获“神农中华农业科 技奖”一等奖;以“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为核心技术的“花 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及装备”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以“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为核心技术的“花生收获机械化关键 技术与装备”已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二、技术要点(一)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1. 田块要求。土质以沙壤土或沙土为宜;前茬小麦

6、种植时,尽量 将地整平,灌溉用所起垄的垄距尽量为麦茬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机宽 度的整数倍;小麦收获时,留茬高度无特殊要求,秸秆均匀或条铺田 间均可,无需粉碎。2. 种子准备。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特点,选择适宜当地环境 的生育期短、产量稳定、结果范围集中、株型直立的优良品种。播种 前精选种子,清除枇、碎、病粒和杂质;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 选用高巧、施乐适、普尊等种衣剂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种子包 衣时应选用伤种率较低的包衣机进行加工处理。3. 肥料准备。应根据花生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的效应, 将氮、磷、钾合理配比后施用;一般夏花生播种时,每亩施用N 5 6kg、P2O5 68kg

7、、K2O 23kg;肥料应采用流动性较好的颗粒肥料, 以防止排肥管堵塞和肥料在肥箱内架空。4. 播期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含水率适期播种,一般要求在 6月15日之前完成播种作业;墒情不足时,播后及时灌溉补墒;小 麦生育后期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在收获前710d适量浇水,一方面 确保花生适墒播种,另一方面保证播种机具可顺畅作业。5. 播后管理。播种后应及时喷施除草剂,每亩用72%都尔100ml 或50%乙草胺75ml等,均可高效防除杂草。(二)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1. 田块要求。以大田快为宜,土质以沙壤土或沙土为宜;田间无 根茬、或根茬已被翻埋;播种前需采用旋耕整地机将田块整平,做到 土壤上松

8、下实;整地时可同时施用有机肥。2. 种子准备。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特点,选择产量稳定、结 果范围集中、株型直立的优良品种。播种前精选种子,清除枇、碎、 病粒和杂质;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用高巧、施乐适、普尊 等种衣剂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种子包衣时应选用伤种率较低的 包衣机进行加工处理。3. 肥料准备。应根据花生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的效应, 将氮、磷、钾合理配比后施用;肥料应采用流动性较好的颗粒肥料, 以防止排肥管堵塞和肥料在肥箱内架空。4. 播期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含水率适期播种,春花生一般 5月15日前完成播种;墒情不足时,应及时造墒播种。5. 播后管理。如果采用覆膜

9、播种,需及时查看幼苗破膜出苗情况, 防止烧苗现象;遇旱及时浇水,防止花生植株株高过低,遇涝及时排 水,防止花生植株株高过高;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相应 药剂;适时化控,防止徒长和早衰。(三)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1. 种植要求。适用于沙土和沙壤土条件下的花生收获,且采用宽 窄行种植模式,要求窄行距W30cm、宽行距N50cm、株高30cm以上 为宜。2. 收获时机。收获时机的把握对于降低花生收获损失、提高收获 作业质量至关重要,应注意在土壤较为松散时且花生未完全成熟前适 当提前收获。3. 机具调整。作业前需先调整挖掘铲深度及花生秧夹持位置,确 保高摘净率和较低含杂率。4. 使用花生联合

10、收获机作业时,应根据花生长势、土壤条件等, 以0.61.0米/秒的速度作业为宜;遇到植株倒伏时,最好逆倒伏方 向收获。(四)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技术1. 种植要求。适用于沙土和沙壤土条件下的花生收获,且采用宽 窄行种植模式,要求窄行距W30cm、宽行距N50cm、株高30cm以上 为宜。2. 适期收获。按照当地花生生产条件确定适宜收获期,当植株呈 现衰老状态,顶端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 大多数荚果成熟时,表明花生已到收获期。收获时尽量避开雨季。3. 收获条件。土壤含水率在10%18%,手搓土壤较松散时,适 合花生收获机械作业。土壤含水率过高,无法进行机械化收获;含水 率过低

11、且土壤板结时,可适度灌溉补墒,调节土壤含水率后机械化收 获。4. 挖掘铺放。采用花生挖掘机挖掘、抖土和铺放,作业质量要求: 总损失率W3%,埋果率W2%,带土率W20% ;无漏油污染,作业后地 表较平整、无漏收、无机组对作物碾压、无荚果撒漏。5. 捡拾收获。经过37d晾晒后,采用花生捡拾摘果机完成捡拾、 摘果、清选等,捡拾摘果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总损失率与,含杂 率W8%,破碎率W5%。三、适宜区域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 种技术、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技术均适用 于黄淮海流域花生主产区,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全喂入花生 捡拾收获技术也适

12、用于东北、新疆等花生产区。四、注意事项(一)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配套动力要足,一般选用88.2KW以上的四驱轮式拖拉机进行播 种;严禁秸秆清理装置入土作业。(二)多垄多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大田快、春花生播种作业;机具工作前应进行 试播,调整好工作状态,工作时定期检查排种和播种深度。(三)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该技术对花生种植要求较高,推广对象应以规范化种植的直立型 花生为主,而不适用于蔓生型花生;联合收获后的花生荚果含水率高, 易发生霉变,应及时晾晒、干燥。(四)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技术应选用配套的花生挖掘铺放机具进行有序铺放作业;晾晒过程中 如遇阴雨天气可适当延长晾晒时间;收获前应提前进行残膜处理,防 止残膜缠绕影响捡拾收获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