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 课程介绍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175627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 课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献检索 课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献检索 课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 课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 课程介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检索课程介绍1984年2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发了“教高(84) 004号”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 用”课的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不仅有助于当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 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发 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件下发后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成为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随着 信息社会的发展,课程在不断的深化,内容在不断的拓展,已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与能力的基 础性课程。从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高考恢复后,我校就已经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当时翻译了国外的课 程教材化学文献的使用,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化工文献检索

2、”课程。近三十年来,我校文 献检索课的教学经历了二次重大改革,形成三个发展阶段。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均 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我校的文献检索课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开设。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实践,经历了两次重 大改革,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依据原国家教委对课程“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发挥创造才能” 的要求,设计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主要特色是加强实践性教学。1986年我们在学校课程建 设资金的资助下,建立了二个检索实验室作为专门的实践场所,供学生实际操作。成为当时教学 条件最好的高校,并确立课程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多次被选为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的理事长单 位。第二阶

3、段,90年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是课程教学的转折点,我们及时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 手段的重大改革,以大学生信息利用能力为突破口,建立了“以信息教学为主的文献检索新体系”。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形成了标志性的成果。教学改革成果于1998年获 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环境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联合国提出了国民信息素质的概念,国民信息素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我们对教学 内容与教学方法作了全面的研究探索。在提高学生信息意识、知识获取能力与创新能力上作新的 教学改革。提出为课程建立良好的信息环境,引入案例教学、启发式教

4、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取得 显著成绩。教学改革成果“创建信息环境新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于2001年获得“上 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课程编号:18100120课程性质:平台/必修/选修课程名称:文献检索学时/学分:32/2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trieval考核方式:卷考或机考选用教材:现代信息检索教程大纲执笔人:葛巧珍先修课程:无大纲审核人:孙济庆适用专业:全校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是通过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 学和研究能力、发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门基础性课程。按照这一课程定位本课程目标 是:通过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的培养

5、,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 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的总体要求:1. 课程的教学内容贯彻一条主线即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三个层次包括信息素质、信息获取能 力、信息利用能力;五个知识模块:信息意识、知识产权与创新、文献检索能力、网络信息技能、 信息分析及应用。2. 信息获取能力的教学以文献检索的理论和实践为主,结合当前文献检索系统的最新发展, 介绍相关数据库的检索技能及利用方法。3. 课程的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系统演示、实例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使学生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检索系统,了解文献信息的综合利用方法,运用掌握的文献信息 检索

6、的基本技术对信息的鉴别和分析。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模块,基本要求如下:第一层次:信息素质第一模块信息意识学时分配:2 -4学时信息与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信息与社会应用第二模块知识产权与创新学时分配:4-6学时(含实践)知识产权及专利知识管理知识产权与创新第二层次:信息获取能力学时分配:8-12学时(含实践)第三模块文献检索能力文献检索基础文摘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参考型数据库第四模块网络信息检索技能 学时分配:4-8学时(含实践)搜索引擎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网络数据库第三层次:信息利用能力第五模块信息分析及应用学时分配:6-8学时(含实践)信息的鉴别信息的分析信息检索综合利用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各专业的不同侧重面,定制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及学时数,总学时数应控 制在32学时,每一模块均布置一定量的课外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