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175606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一、引言1二、文献综述2(一)国外研究现状2(二)国内研究现状4三、碳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分析6(一)利益相关者理论6(二)可持续发展理论7(三)委托代理理论8四、中美碳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比较9(一)美国碳信息披露制度9(二)我国碳信息披露制度.10(三)碳排放交易的规定.10五、结论和建议10(一)结论10(二)建议11参考文献12中美碳信息披露比较研究【摘要】:中国与美国在碳信息披露上的主要差异在于碳信息披露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同以及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比较中美碳信息披露的差异,借鉴美国碳信息披露的优点来提高我国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本文还比较

2、了中美在碳信息披露方面法律法规层面上的差异,以及两国对于碳交易权方面的规定,分析其对披露的质量影响。【关键词】:中美;碳信息;信息披露A Comparative Study of Carbon Disclos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Abstrac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in carb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different p

3、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trading righ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mparing the quality of carb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b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his a

4、rticle also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egal aspects of carb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well as the provisions of the two countries on carbon trading rights, and analyzes their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disclosure.Keywords: US and China,Carbon information,in

5、formation disclosure一、 引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气候问题产生了关注。而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三种方式:清洁发展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和共同履行机碳交易。碳交易顾名思义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作为一种可交易商品进行的买卖交易。而公司考虑交易所带来的风险与收益的一个关注点就是碳排放市场披露的排放信息。碳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都离不开碳信息规范准确的披露。每个国家在进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制定减排计划时都需要各企业提供的精确的碳排放数据,所以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给每个国家

6、及其企业都来了风险和机遇。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碳信息披露系统,因此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也是步履维艰,难以完美实现。而美国对于碳排放所制定的制度与形成的体系则更为规范、完善,这些制度将大大的改善碳信息的披露质量,这些制度差异也导致了中美企业在碳信息披露质量上的差异。我国传统的信息披露体系着重于企业资本及经营成果方面的披露,对于碳排放的量化数据及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很少有所披露。所以其财务报告也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其企业在碳信息管理方面的成果,碳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并不高。而不同地区的对于碳排放的政策及会计准则不同,企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对碳排放的披露产生差异。本文从比较中美对于碳信息披露研究的现状开始,围

7、绕三个理论基础,以及中美在法律法规上的异同,比较中美在碳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借鉴美国在碳信息披露上的优势,完善发展我国的碳信息披露制度。我国企业的碳信息披露体系与温室气体减排管理体系相辅相成,完善前者也是对后者的丰富。而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碳排放披露出的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都需经过审查,研究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是审计人员对于该项目审计风险的一个评判指标,也是投资者作出决策需要考虑的一个指标。中美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差异,利益相关者也会对此加以考虑再作出决策。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评价自身的碳管理绩效,调整确定企业发展的方向。政府也可以根据企业所提供的精确的碳排放数据而作出相应的

8、政策方案,来从各方面完善与规范我国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制度。二、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1.理论基础及法律法规较为完善2010年1月2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上市企业气候风险披露指南,被认定为是经济系统内关于气候变化信息和风险披露的首部规定(陈燕燕,彭香兰,2010),其规定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上需披露出其对于气候变化风险的成本及负债,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充分认识了解气候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所能带给企业的机遇及风险,也能帮助投资者更为理性准确的作出决断。以Xcel公司为例,Xcel公司是美国500强企业,也是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公司,作为能源行业焦点,Xcel能源公司遵循

9、证券法、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等法律法规,对碳信息披露的十分完善。其根据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来核算披露数据,通过电力厂连续的排放监控和具体计算等手段,计算出2010年其所有子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16万吨,相比2004年减少120万吨,碳浓度也降低了,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48万吨,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80万吨。其中,遵从环境保护法规耗费的成本预计为32000万美元(曾绍颖,2015)。Xcel公司着重致力于培养会计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深入碳排放技术的分析调查与研究,同时向外委托专业的咨询公司对其碳排放数据进行相应的记录与整理,为其制定计划提供专业的意见

10、,积极地构建数据库系统。2.碳信息披露内容丰富随着碳市场的日益发展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美国企业对于碳信息的披露范围也日益广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关于环境负债责任状况报告,其中规定了企业在造成环境影响后对环境的补偿及费用的确认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披露制度,Xcel公司按照重要性标准筛选碳排放信息内容并对外披露,包含了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活动的描述、风险因素、管理层讨论、财务报表及补充资料等部分,实现了对碳排放的有效管理。2010年,碳信息披露项目(CDP)邀请了全球前500强的企业以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企业参加其项目,公开展示这些优秀企业在致力全球环境变化时所作的应对措施。下图为500强回应企业

11、所披露的范畴1、2的排放量的行业划分图(图1)41.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披露总排放量的84%)7.9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披露总排放量的16%)图1:500强企业碳排放量行业细分图3.美国公司披露积极性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环境管理署(EPA)负责对美国上市公司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其中SEC负责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进行监督以及对未披露环境负债信息的公司进行处罚,而EPA负责向SEC提供有关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公司的信息,以此引起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提高其披露的积极性。Xcel公司也意识到了节能减排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即实施创新用可再生能源引导消费,2016

12、年,Xcel公司投资20亿美元提高风力发电能力,计划增加8至10个风力发电厂,预计到2030年,美国中西部地区三分之二的电力都将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核能及煤炭的消耗将大幅下降,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将大幅减少。(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碳会计发展起步于近几年,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1. 理论指导及法律法规缺乏我国对于碳排放至今仍未有成文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仍处于研究发展阶段。由于目前碳会计的计量仍缺少一个统一确认,大部分上市公司尽管披露了碳资产、碳负债及碳成本及收益等信息,但却缺乏与实际相关的理论指导,无法有效地去考量分析这些数据、无法评价公司的碳排放绩效以及其对公司的影响(武玉琴,张建龙

13、,2011)。以中国石油公司为例,其缺乏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及管理,没有建立相关的碳排放数据库,因此披露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令人质疑。除此以外,我国也仍未制定量化碳排放信息的标准,信息使用者、决策者只能通过自己收集、分析企业披露的信息来进行决断、采取策略,增加了其负担。2.披露的内容不全面目前,我国对于碳排放信息披露所应遵循的原则,所该披露的内容及确认计量的方式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及成文的法律文献,企业对于碳信息的披露也不重视(高佳楠,郭雪萌,王博涵,2013)。以中国石油为例,该公司除了对碳绩效指标用图表给出了定量信息外,其他的信息披露大多数都用了文字性的简单笼统说明,只有定性的描述,缺少定

14、量的数据分析,缺乏对碳排放信息重要性水平的筛选,不能满足要求(具体见表1),因此,其披露的信息质量不高,无法反应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同时也难以保证其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表1:中国石油公司2010-2013年度碳绩效指标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原油探明储量(百万桶)11221112631127811248天然气探明储量(亿万立方英尺)6118906324406550311128油气当量产量(百万桶)118211961228666530原油产量(百万桶)8718448581286可销售天然气产量(亿立方英尺)186422112222212886成

15、品油管道延展长度(千米)5656886892579334原油管道延展长度(千米)11028311641478214782天然气管道延展长度(千米)24037285953280136116原油加工量(百万桶)850829904985乙烯产量(万吨)268299361347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万吨)779701698642节能量(万吨标准煤)176171173122节水量(万吨)5336318828652353废水中COD排放量(吨)19751169491874117731废水中SO2排放量(吨)123500105044114200111321节地(公顷)7178989631080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4104825105873.我国企业披露积极性低我国缺少对于碳排放披露的优惠政策及经济补贴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