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175343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新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1两小儿辩日是语文第12册教材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但因其富于童真童趣,所以我把它作为第一篇文言文来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为了中学时大量学习文言文作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以激趣、学法为根本目的,紧扣教材,设计了“读释演”这个脉络清晰的教学环节。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读通:通过生试读,师范读、个人练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特别是:能正确断句。、读懂:生对照注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学习中能将每一句话读懂,理解全文。、读

2、好: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自由练读。找同伴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展示两小儿争辩时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模仿古人吟咏的样子来有滋有味地读。通过这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有以下遗憾:、时间分配得不够好,学法指导处利用了、分钟的时间,因此也冲淡了重点;如果能在此节省分钟时间,“诵读”的训练能更突出一些,同时后面的设计的“谈启示”及“课本剧”表演也能得到展示。(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剧情: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恰遇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现代少年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解答了两小儿的问题并表达了对两小儿和孔子的敬佩之情。)、教

3、学目标设计过多,贪多,贪全:因为这是第一篇古文教学,因此,我总想在课堂上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其实仔细想来,不如把了解古文以及激发兴趣放在第一课时,这样便更能突出“读懂意思”“读出韵味”的重点。、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简练,有时语言随意,有时不够严密或有重复学生说话的现象。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2很高兴能坐在这儿与大家一起交流这次教学实践的一些回顾与反思。我上的是一堂文言文课两小儿辩日,课文内容主要是通过两个小孩辩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告诉我们深刻的哲理。经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和多位老师的指导,我个人感觉受益非浅。当初设计这堂课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的:1、根据二期课改

4、精神,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予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注意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学能水平设计教学。3、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达成即时效果。经过试讲,觉得有一些地方处理得不是最理想,所以又做了一些修订。一、在教材的处理上最初我把课文内涵的透析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试讲后发现,对于七年级的孩子,要深刻细致地体会列子中作品的内涵并把自己的分析说出来,是很难的,因此内涵是_的难点,而作为文言文,读、译才是重点,因为对于处于形象感知阶段的七年级学生,读、译处理好了,课文的内涵就会水到渠成地呈现出来。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最初为活跃课堂气氛

5、,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部分:以演小品、讲故事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包括课文的诵读,课文的翻译等,省去了课堂中的读译。试讲后,发现这种方式有点偏离了学科特点,使得语文课更像是表演课,而且有点超出了七年级学生的学能水平,导致课后做练习时有些题做不出或做不准。经过成雅明老师、田云静老师的指正,我和张佳佳老师商量,把这一环节删掉,确定了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并且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标一遍遍的诵读,把读落到了实处。三、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最初我设计用powerpoint辅助教学,因为它能够代替板书,还能够以它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试讲后发现:powerpoint有

6、时会使老师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当我叫一位学生来回答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与我在课件里预设的答案的顺序不一样,这样我就不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于是我与孙保平老师进行了多次的、长时间的探讨,我们发现word虽然不象powerpoint那么形象、直观,但它却很方便、很灵活。比如,我要让学生翻译一个句子中的重点字词,传统的黑板教学就是在字词下面加点,而word可以把这些字词进行描红,更加醒目;黑板上写字,有时坐在后排的学生可能看不清,而word的全屏显示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word还允许操作者随机地挪动字词的位置,随机地增加或删减字词,随机地添加表格等,这样就可以让老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说什么

7、老师反馈什么,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避免了使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阴谋者,使教学步骤成为接踵而至的陷阱。并且word现场操作起来要比powerpoint快得多。这才能称之为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四、在即时效果的达成上最初我以为经过多次的阅读和详细的分析之后,学生就可以马上把课文背下来。但试讲后发现,没有一定的背诵指导和背诵时间是不可能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的。于是在胥龙娣老师和杜垂云老师的指导下,我安排了一个指导背诵的环节,就是以一个表格呈现两小儿辩的结论、依据、判断角度,之后就以这个表格作为背诵课文的题纲,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当堂背诵的可能性和准确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背诵检查,发现大概有百分

8、之八十或者更多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背诵课文,一部分能力较强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这次教学实践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以往都说好_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现在我发现其实好课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钻研教材,把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保留和继续下去,教学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如精确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准确的、恰当的评价等,我会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高。最后,请允许我向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领导和老师由衷地说一句:谢谢,谢谢你们!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3两小儿辩日的教学反思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寓言故事。学习了之后,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下两小儿辩日带给我

9、们的启示,不足的地方,欢迎补充指正。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值得我们学习。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三、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四、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4两小儿辩日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以往学生也接触过文言文,比如杨氏之子,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不再一字一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尽量让他们自主学习,取得不错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