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174374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一)(二)(三)(一)(二)得分一、积累运用(22分)姓名 班级 考号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我数次xi hu 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人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 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 挺拔的荷昂扬如常的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2、按要求完成默写(7分)(1)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 , 。”(2分)(2)望岳一诗中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 。”(2分)(3)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 “ , ”

2、表现了诗人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2分)(4) ,浅草才能没马蹄。(1分)3、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写完整。(2分) 例句:老师的教导就像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仿句:老师的教导_,_。4、下面语段中划线处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或指出病因。(3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处重复啰嗦,修改方法是: 处成分残缺,修改方法是: 处语序不当,修改方法是: 5、名著阅读。(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3、。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品的主人公是 (2分)(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分) 6、溢水中学在12月1日举行了“大家唱”展演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4分)(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分) (2)你认为开展“大家唱”活动的意义如何?(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12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

4、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技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予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楼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7、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

5、么?(2分) 8、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2分) 9、文段中“这是不足取的”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2分) 10、“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2分) 11、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不隔”指的是 ,“界”指的是 ,“未界”指的是_。(2分)12、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 ;第二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 。(2分)(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316题(10分)人生价值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吏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

6、。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历史老人最为公平,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的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

7、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么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

8、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13、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2分) 14、第段主要运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15、第段中为什么说:“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3分) 16、对于人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不少于30字)(3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722题(10分)笨男孩

9、与纽扣他是个笨男孩。对1/2与1/3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给他父母暗示,读书不会在他身上发生奇迹。高考那年,全班落榜3人,其中就有他。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因为10个学员中,他钉的纽扣最结实。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他在裙腰的内侧加小口袋,让穿裙子的人有地方放BP机和零钱。他把T恤衫的领子去掉,他把童装的口袋移到胸前。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滞销服装给改造卖光了。师傅说他是天才。两年后,真有一个“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它在广场的一角。那个笨男孩跟师傅一样,既剪又卖。

10、顾客起初是亲戚和邻居,由于他的纽扣钉得总是很结实,后来又发展到亲戚的邻居和邻居的亲戚。一天,几个退休老人在广场上扭秧歌,扣子掉了,笨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后来老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秧歌队,他成了秧歌队的义务工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老人为了感谢他,每次晨练,都挂一面“天才服装秧歌队”的旗子。老人秧歌队成为广场上的一道风景,先是被围观,后是被电视台采访,再后来是作为市里的形象使者到省里到首都参加文化节。随着秧歌队的扬名,天才服装也声名远播。笨男孩开始雇人,开始成立公司。现在天才服装公司已是一个资产超过3000万元的私营企业,它的商标是一枚纽扣。17、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2分) 18、本文写了“笨男孩”成长路上的几件事?(2分) 19、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文主要采用了: (1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20、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恰当的一项是:( )(1分)A、平实 B. 生动 C. 简洁 D. 幽默21、“笨男孩”人生的转折点是什么?(2分) 22、“笨男孩”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一个人生真谛,请简要回答。(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