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174069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验篇1、凸透镜【实验名称】:凸透镜呈像【实验用品】:米尺、纸屏、凸透镜、蜡烛、火柴等【实验步骤】:1先将米尺固定在桌子上2将蜡烛、凸透镜、纸屏按顺序摆放在米尺旁边,要求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同时,蜡烛的火苗、凸透镜的焦点、纸屏的中心也在同一水平直线上。3定其中两者的位置(纸屏和蜡烛之间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然后调整第三者的位置,观察蜡烛在纸屏上所呈得像,测量蜡烛到凸透镜、纸屏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实验现象】:1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2物体在大于两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物体在

2、大于一倍而小于两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4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实验篇4、杯子变热了【实验名称】:1热在固体中的传播2不同物体传热的能力【实验原理】: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不同。【实验用品】:铁架台、酒精灯、凡士林(马牌油)火柴、玻璃片、铁盘、蜡、烧杯、木棒、玻璃棒、塑料棒、金属棒等。【实验步骤】:(一)热在固体中的传播实验一:加热涂蜡的铁盘1取一个普通铁盘,在铁盘上涂上一层均匀的蜡(或凡士林),然后将铁盘固定在铁架台上。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加

3、热铁盘中心。实验二:加热涂蜡的玻璃片1取一个边长大约十厘米左右的玻璃片,将玻璃片的一面均匀的涂上一层蜡。2用木夹夹住玻璃片的一角,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玻璃片的一角,观察蜡融化的过程。实验三:加热铁棒1在铁架台上固定一根铁棒,铁棒在铁架台上的高度应该正好是被酒精灯外焰加热的高度。2用凡士林(或马牌油)在铁棍靠近铁架台的一面下方将三根火柴棒粘住,三根火柴棒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厘米。3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铁棍的外端。(二)不同物体传热的能力1分别取木棒、塑料棒、金属棒、玻璃棒等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入到烧杯中去。2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等一段时间后用手来触摸同一高

4、度上不同材质小棒的温度。【实验现象】:1当被涂蜡的铁盘被加热后,加热的地方的蜡会首先融化,然后向四周扩散慢慢融化掉。而被涂蜡的玻璃片被加热的一边会首先融化,然后渐渐向外扩散,说明热在固体中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2铁棍一端被加热后,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靠凡士林(马牌油)粘在铁棒上的火柴棒因为凡士林(马牌油)在吸收热的情况下渐渐融化,而依次掉下来。说明热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3不同材质的小棒,传热能力的是不同的。其中金属棒的传热能力较好,而木棒、塑料棒传热能力较弱。【分析与思考】:1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先要检查酒精灯内酒精含量的多少,同时还要察看酒精

5、灯是否有裂痕方能使用;其次,在点燃酒精灯时应该使用火柴,而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其他酒精灯;在使用结束后应该用酒精灯的灯帽直接扣在酒精灯上,然后再打开灯帽再盖一次的方法来熄灭酒精灯。2在加热过程中,要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同时必须用木夹夹住玻璃板加热,以免烫伤。3在没有凡士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马牌油或者其他具有遇热易溶解的物品将火柴棒粘在铁棍上,同时应该注意粘火柴棒时凡士林应该涂抹均匀避免因为不均匀而导致凡士林少火柴棒提前掉下来的现象。4在测试不同物体传热的能力时,应该让学生将自己找到各种不同材质的小棒都可以拿来测试,不必拘泥于几种。同时,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应该选用的小棒的粗细、长

6、短尽量一致。而且为避免手上的温度带来的影响,应该将小棒放入烧杯后,再到入热水,测试时应该在小棒同一高度测试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5在给铁盘、玻璃片涂蜡时,要注意将蜡涂均匀。5、小米粒水中游【实验名称】:小米粒水中游【实验原理】:水的对流【实验用品】: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水、小米粒、卫生香等。【实验步骤】:1先将烧杯中到入半杯温水;2将适量的小米放入水中;3将酒精灯放置在三脚架的下面,并点燃酒精灯;4在三脚架上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放上烧杯,让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水中小米粒的游动。【分析与思考】:1实验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温水或温度较高的水进行操作以减少实验的长度。2在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7、时,要在三脚架上放置石棉网,这样可以使火焰在杯底均匀加热。3加热后的水,因为杯底的水温度升高会上升,而周围较冷的水就会过来补充,就形成水的对流,而小米粒会随着水流的方向不断由中间向四周游动,在从下面向中间游动。6、温度计的秘密【实验名称】:制作温度计【实验原理】:温度计的热胀冷缩原理。【实验用品】:水槽、锥形瓶、带有玻璃导管的木塞、热水、冷水、橡皮筋、酒精、酱油、桔子水、双面胶、白纸、铅笔等。【实验步骤】:1先根据锥形瓶的瓶口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带有玻璃管的木塞。2分别在锥形瓶中加入水、酒精、酱油、桔子水等不同液体。液体要尽量灌满,当玻璃管中液柱上升后用橡皮筋在玻璃管上做好记号。3将水槽中倒入热

8、水,然后将盛有液体的锥形瓶放入水槽中,待锥形瓶中的液柱静止后,再用橡皮筋在玻璃导管做好标记,应当以液柱凹面的下缘为准。4再将锥形瓶放到成由冷水的水槽中,观察记录液柱的变化。比较不同液体遇热、受冷后的变化。给自制的温度计标上刻度:先将自制的温度计一侧用双面胶将白纸贴在玻璃管壁上,然后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再将一个标准的温度计放入同一盆水中,根据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在自己的温度计上用铅笔记录下刻度,通过反复测量比较就可以给自制的温度计标出刻度。【分析与思考】:温度计的使用正确方法:使用温度计时,应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测量读数时,手不能拿在液泡处,应该拿在上端,同时读数时不应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

9、读数,否则会因为水蒸发带走热量而使读数不准确,所以应该将液泡放在水中时,视线遇刻度尽量达到平视时读数。1在自制温度计时,应该注意不能让玻璃导管插到瓶底。应该留有一定距离,这样才可以让液体受热时上升有一定空间。2自制温度计过程中,为了让试验更具有准确性。尽量让四种液体在同一温度水中进行测量。3水、酒精、酱油、桔子水因为其密度不同,所以酒精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而酱油、桔子水最差。7、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实验名称】:1气体的热胀冷缩2加热铜球试验【实验原理】: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实验用品】:水槽、冷水、热水、气球、带弯玻璃管的橡皮塞、锥形瓶、圆底烧瓶、酒精灯、铜球套环仪器等。【实验步骤】:试

10、验一:气体的热胀冷缩将一个气球口套在带弯玻璃管橡皮塞的锥形瓶口、或直接套在圆底烧瓶口,然后将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等气球慢慢鼓起后在将瓶子放入到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实验二:加热铜球试验先将铁环从钢球下方套过铜球,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铜球,等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同一个铁环从下方去套铜球,观察试验现象。然后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后,在用同一铁环去套铜球,观察试验现象。【实验现象】:1放入热水中气球慢慢鼓起,等放入冷水中气球会慢慢变扁。2加热后的铜球不能被铁环套过,等用冷水浸过后铁环又可以套过铜球。【分析与思考】:1气体的热胀冷缩试验给学生提供许多不同的仪器,也就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所以应当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2当铜球被加热后,体积膨胀所以不能被原先的铁环套过;用冷水浸过后铜球的体积又会缩小,就可以被铁环套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