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174024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0KV黄桥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工作任务1、110KV 黄桥线线路全长36.4 公里,现共有杆塔87 基,采用 LGJ-95型导线,于1981 年 3 月投运。该线路运行时间长, 线路老化及地形变化较大,部分线路对地安全距离或导线强度不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本次改造,线路走向不变。2、本期改造工程规模及工作任务原祖师顶段 25# 至 29# 杆增加 1 基 110KVJ4-13.5 型耐张塔及 2 基 110KVX5 型直线自立塔。原分路碑段54# 至 57# 杆将原 LGJ-95 型导线更换为LGJ-120/30型导线。将封山段原 78# 拉线塔改为110KV T1-22型直线自

2、立塔。在马桥周湾段87# 至 88# 塔间加 1 基 110KVX5-15型直线拉线塔。在金斗段 59# 至 60# 间加 1 基 110KVX5-11型直线拉线塔。在古泉沟 69# 至 70# 间加 1 基 110KVT1-22型直线自立塔。本工程改建架空线路1800M ,更换杆塔8 基,其中转角杆塔1 基。3、地质地形情况:本工程地形为重丘地带,地质以粘性土和碎石为主。4、电气部分:4.1 本工程使用导线为LGJ 120/30 。14.2 本工程绝缘子使用XP 7,直线和跳线用单串7 片,耐张采用单串8片。二、组织措施为了保证 110KV 黄桥线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人身设备安

3、全,特成立 110KV 黄桥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现场领导:张祥坤现场施工总负责人:戴海波、王信国现场安监负责人:黄德全现场技术负责人:王东伟现场调度负责人:周永平施工班负责人:曾敬文现场兼职安全员:周永华后勤及物资材料负责人:刘兴凯(后勤) 、周世勇(物资材料供应)施工班成员:曾敬文、周永华、谢军、王书力、申俊、朱道保、刘兴凯;三、工序安排及工作计划工序总体安排:1)施工准备工作 2)祖师顶段基础施工 3)分路碑段换线 4)祖师顶段杆塔组立 5)祖师顶段线路架设 6)其它地段基础施工 7)其它地段杆塔组立及架线 8)其它扫尾工作工序安排说明:本工程工序安排根据工作计划按2006 年年内完成分路

4、碑段及祖师顶段施工, 2007 年完成其它地段施工。为防止雪天影响施工,故先对分路碑2段进行作业。工作计划本工作计划只对2006 年内改造施工进行计划,2007 年内改造施工另行安排。1、( 2006 年 11 月 20 日 2006 年 11 月 25 日),祖师顶段基础施工。2、(2006 年 12 月 12 日 7 时 00 分2006 年 12 月 20 日 19 时 30 分),分路碑段换线,3、(2006 年 12 月 21 日 7 时 00 分2006 年 12 月 23 日 19 时 30 分),祖师顶段杆塔组立及拉线塔到位, (2006 年 12 月 24 日 7 时 00

5、分 2006 年 12 月 27 日 19 时 30 分),祖师顶段线路架设及拉线塔起立, 需对 110KV黄桥线进行停电(计划停电时间根据施工需要安排到周生产计划)。附件 1:施工计划横道图;四、安全措施1、安全目标:1、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2、不发生重大设备损坏事故;3、不发生继电保护“三误”事故;4、不发生误操作事故;2、安全措施:2.1 材料物资运输(1)该工程运输不论是汽车或人力搬运, 都要统一指挥, 首先检查使用的工具和交待清楚运输方法, 不准使用不安全的工具, 施工人员并向民工交3待安全注意事项和责任划分。(2)在运输杆塔导线重物时,应有防止滚动移动伤人措施。汽车及其它车辆运输杆

6、塔导线时,车上严禁坐人。(3)雷管、炸药的运输一定要分装、分包,不得同一辆车运输。雷管、炸药应由专人统一分散保管和发放使用。2.2 基础开挖(1)挖坑前应做好联系工作,使该项工作能顺利进行,尽量减少与当地群众的纠纷。(2)挖坑前应及时向民工交待好杆坑的长度深度。(3)开挖杆坑时应防止伤人,要有防止垮方伤人的防范措施。(4)挖坑打炮眼时,打锤人不得戴手套,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掌钎人不得与打锤人面对面工作。(5)放炮前应设安全线,发报警信号。2.3 杆塔组装(1)设立组装负责人。(2)金具材料的组装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组装图进行组装和安装。(3)组装人员在组装时,必须把各固定部件螺栓上紧,并认真检查

7、,核对各部件的螺栓坚固情况。(4)按照图纸对有双螺帽的金具一定要上双螺帽,绝对不允许偷工减料。(5) 组装转角耐张杆一定要与横担方向垂直,防止横担变形。2.4 组立杆塔(1)立杆必须有专人指挥,立杆前应做好人员分工和工具准备,不准乱4兵上阵,同时,指挥人员对杆型和地形要掌握好,并交待好立杆的安全措施,并向施工人员交待清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2)现场指挥要有统一信号,在立杆过程中思想要高度集中,严肃认真,指挥要果断,保持现场肃静。(3)起吊时,杆基处除指挥人员,杆下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必须远离杆长 2 倍以外,坑内严禁有人工作。(4)起立杆塔时,应防止杆身滚动。杆身起立地面50 公分时应立即停止

8、及时检查各部位受力情况,安全员对各吃力点的地锚,严格检查一遍, 起立地面 60 度时应减缓速度。此时特别注意尾绳牵引而造成的倒杆现象。( 5)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 一律戴好安全帽,并服从现场指挥,不戴安全帽者,不管任何人不得进入施工现场。(6)整体组装起立的杆塔应上好拉线,安排做拉线的人员。2.5 杆塔上作业(1)登杆塔前必须检查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具进行杆塔上作业。(2)杆塔上作业必须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杆塔物件上。(3)在杆塔未固定好或未做拉线前,严禁登杆工作。(4)杆上作业严禁在横担上无保护走动。2.6 放线工作(1)放线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工具要完好,方法要对

9、头。(2)交叉跨越的电力线、通讯线、河流、公路、房屋及其它障碍物时,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和协作,搭好跨越架,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5(3)放线滑车要适当,防止导线打绞卡死而造成事故。(4)妨碍交通或通讯的地方应设专人看守。(5)导、地线不得拖放地面过夜,需要过夜时, 应该把导、 地线升起来,使人够不着和不妨碍交通。(6)放、紧线时应有专人联系,信号不通不得进行工作。(7)弧垂的观测要按规定选择好观测档,一个耐张段6 档内要选一个观测点, 12 档内选两个观测点,12 档选 3 个观测点。看弧垂人员和指挥人员要经常保持联系,防止过牵引。线档内不得有两个接头。2.7 爆破压接时,必须指定具有专业知识

10、的人负责,确保安全和工艺质量。2.8 其它要求(1)使用的起吊工具,应经现场指挥人员、安全员、技术员共同检查后方可使用。( 2)现场施工人员认为施工不安全时应立即报告现场指挥人员和安全员,不得在不安全的情况下施工。( 3)施工人员和民工的安全各负其责,民工应签安全合同书。( 4)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若发现施工现场有问题, 应向现场指挥员指出并更正,不得直接指挥工作人员。(5)施工时需停电,应由专人负责,并与当地负责供电人员联系好,等完工后经指挥人员同意后再恢复送电。(6 施工现场严禁打牌赌博,作业人员应遵守公司禁酒令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现场施工制度, 明确自己作业范围内的各项安全措施,

11、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真正做到心中有数。6(三)危险点控制:导线更换危险点分析序号内容1 不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可能发生人员触电2 攀登铁塔时由脚钉松动或没有抓稳踏牢,作业时安全带没有系在牢固的构件上或扣环没有扣牢,可能发生人员从高空坠落3 塔上作业人员扔工具、材料,地面人员不戴安全帽,作业点下方有人,可能发生人员遭受物体打击,防止高空坠落。4 工器失灵或过牵引过大,导致地线脱落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均应设专人统一指挥、统一信号、通信联络必须始终保持畅通。作业人员不得跨在导地线或紧线钢丝绳上,不5得站在导地线或紧线钢丝绳的内角侧。严禁采用突然剪断导地线的做法松线。各耐张、转角杆塔

12、,在撤线、紧线前必须在受力反方向侧打好临时拉线,并确保临时拉线地锚坑深度。紧线时,应检查导地线接头以6200mm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通讯畅通。及过滑车、树木、跨越架等有无卡住现象。过牵引长度不应大于7 在附件安装时,保护绳应栓在横担主材上,不得栓在绝缘子串上。8 采取有效的跨越措施;必要时将跨越线路停电放落到地面。跨越公路、铁路时,应搭设牢固的跨越架并与相关部门联系。9 按规程要求进行验电和挂接地线,保证可靠接地。导线更换安全措施序号内容1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以及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的安全技术措施2 验电器必须经检验合格,验电、挂接地线时设专人监护3 攀登杆塔时,注意检查脚钉是否齐全牢固可靠

13、4 安全带应系在牢固构件上。系好安全带后必须检查扣环是否扣牢5 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工作服7序号内容高空作业人员要防止掉东西,所使用的工器具、材料等应用绳索传递,不得乱扔,绳扣要绑牢,传递人员应离开重物下方,杆塔下6 及作业点下方禁止地面人员逗留,作业内区内禁止行人进入。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操作。线盘或线圈接近放完时,应减慢牵引速度7牵引绳在机动绞磨上缠绕不小于5 圈,牵引放线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不超过20m 为宜。8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 45度,地锚埋深不小于 1.5m ,马道方向应于拉线受力方向一致9严格执行液压操作规定,每模必须达到规定的压力,两模间至少应重叠5mm10 不得随意变更现场安全措施 ,特殊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