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173665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发布时间:2021-3-28浏览量:2537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 988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 9 8 9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1 9 8 8年12月29日-目录-第一章总贝U第二章标准的制定第三章标准的实施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那么第一章总贝U第一条 为了开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良产品质量,提升社会经济效 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 要,制定本法.第二条对以下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2、应当制定标准: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平安、卫生要求.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 存、运输过程中的平安、卫生要求.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四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平安要求.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重要农产品和其他需要制定标准的工程,由国务院规定.第三条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第四条 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第五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治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治理本

3、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治理本行政区域内 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市、县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的各自的责任,治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返回第二章标准的制定第六条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

4、业标准即行废止.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平安、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 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 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第七条 国家

5、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证人体健康,人身、财 产平安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平安、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 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第八条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保证平安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 第九条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升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第十条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第十一条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第十二条制定标准应

6、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第十三条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开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 时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返回第三章标准的实施第十四条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 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第十五条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认证合格的,由认证部门授予 认证证书,准许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规

7、定的认证标志.已经取得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以及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认证标志岀厂销售.第十六条岀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合同的约定执行.第十七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良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应当符合标准化要求.第十八条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检验机构,或者授权 其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验.法律、行政法规对检验机构另有规定的,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前款规定的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为准.返回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二十条

8、 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 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治理部门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 并处分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已经授予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 岀厂销售的,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并处分款;情节严重的,由认证部门撤销 其认证证书.第二十二条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并处分款.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没收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处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分 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岀处分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 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分通知之日起十 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分决 定的,由作岀处分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二十四条 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验、治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返回第五章附那么第二十五条 本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制定.第二十六条 本法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