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1736423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九一八事变: 爆发:以 事件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 ,炮轰 城 。 蒋介石的态度: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张学良采取的行动: 后果: 中国人民(共产党)的态度:要求 ,抵抗日本的侵略并派 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 抗战开始了。 时间: 年 月 日 发动者: 、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 到西安调停。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 的主张。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 17课 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

2、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北京西南 县城附近的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 爆发;日军寻找借口,悍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29军奋起抵抗。 标志意义:卢沟桥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性 的开始 。 抗日战争开始 民族矛盾上升 建立:卢沟桥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改编红军:根据国共双方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 。 八一三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 事变,大举进攻上海。迁都重庆: 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都 。南京大屠杀:在日军攻陷南京后的六周内,血腥屠杀了 人以上。第18课 血肉筑长城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八路

3、军115师在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这是抗战以来的第 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路南下,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将一路日军阻止在 经过激战,共歼敌一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时间: 年 月 规模: 个团,在华北 公里的战线上 百团大战: 目标: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 ,摧毁日伪军的 战绩: 意义: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时间地点: 年 月; 中共“七大”: 主要内容:主要讨论 的重要问题。确定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 历史意义: 局部反攻: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 抗日大反攻: 1945

4、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 投掷两枚原子弹 派遣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1945年8月,朱德下达大反攻命令,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标志: 年 月 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的胜利: 意义: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9课 内战烽火 时间: 年 月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理由是 ,真实的目的是 内战烽火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意图是 结果:经过斗争,10月10日,签定了 。 开始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万人对 解放区发动进攻。 内战爆发: 防御阶段:粉碎了敌人的 进攻和对 、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反攻阶段:1947年6月底, 、 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

5、黄河,挺进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20课 战略大决战 时间: 年 月至 月 辽沈战役 领导人: 参战部队: 战果:歼敌 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时间: 年 月至 月 淮海战役 领导人: 三大战役: 参战部队: 和 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果:歼敌 人,奠定了解放 的基础 时间: 年 月至 月 平津战役 参战部队: 和 战果:歼敌 人,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 时间: 年 月 日渡江战役: 战线:从江苏 到江西 500多公里的战线上。 解放南京: 年 月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达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居台湾,这就是台湾问题的由来。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第21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