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173355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 如何做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教学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从一体化专业的主要特点、搞好教学的基本途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三方面阐述了专业定位、教师资源、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想和方案,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机电一体化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各院校纷纷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最早出现的一体化教学雏形,给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各院校在专业定位、教师资源、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

2、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质量有待我们认真的思考,深入研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从一体化专业的主要特点、搞好教学的基本途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三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1.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要特点 在认真研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相对于机械类传统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1对生源的要求较高 机电一体化专业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而技工教育基本上是面向一些初中毕业生 ,而且学习成绩都比较差,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在设置该专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对的提高其

3、门槛,对生苗规定必要的条件,如,我校在设置该专业后,在生苗方面,征得齐轨道公司的支持,招收高考落榜生以及大中专毕业生,作为齐轨道公司的委培招生。这样做,既提高了生源的基本素质,也为企业培养和储备较高素质的工人,事实正是如此,他们在校的几年里,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习训练以及文体活动等,都是佼佼者,都是其他的榜样,他们到齐轨道公司就业后,普遍受到各分厂(车间)的好评,以至于出现还没有毕业,各分厂领导就来要人的良好局面。 1.2专业复合性较强 与传统专业车工、钳工、铸工、锻工、铆工等相比,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复合型较强,它涵盖的工种有装配钳工、机修钳工、维修钳工、电机维修装配工、电气设备维修工,数控机床

4、操作工,PLC程序设计等多个工种,如何抓住重点,这就需要准确的专业定位。 1.3资源配置要求较高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技工教学中理论课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理论课的现象,使教育本身产生脱节,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必须采取加强培训或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等途径来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 总体看来,各技工学校虽具备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很少具有本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或综合性课程,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设施也大大落后于当今企业,实践训练水平不高。 2.搞好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基本途径

5、2.1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科学合理 从机电一体化专业本身上看,其定位应以机为主、电为辅,或者电为主、机为辅均可。由于许多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强化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应用,使它们没多大差异,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实际上行不通。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定位在“以电为主、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足鼎立”为宜。 我校本着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牢牢抓住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能培养这个要点,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其中包括电器设备维修员、机床维修员、机械手操作员、数控机床操作员等。同时我校学生在05年省数控大赛中取得第一名1人次,第二名2人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数控大赛取得了全国第十六的好

6、成绩。 2.2理论与实习教学要合理定位 实习教学环节是决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形成技工教育特色的主要方面。实习教学质量是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能力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也是技工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证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还必须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我们学校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围绕学生技能形成和提高这个中心,建立实习教学、理论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是将实习课和理论课的开设比例调整为6:4,二是建立一体化实训课堂,三是设立一体化教研组,四是编制一体化课程表,五是使用一体化教材,

7、针对企业实际,编制四新讲义等。 2.3搞好实训基地建设 从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政策来看,技工教育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宽广的,但目前技工教育发展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加紧实训基地基础建设,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我校建立了综合性的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3595m2;其中车间:2005m2;教学楼:1590m2;拥有可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其中包括电工电子实训室、模电/数电实训室、PLC实训室、CAD/CAM实

8、训室,数控编程室等,所有实训室集教学、培训、生产性实训、机电产品开发四大功能于一体,能完成电工、电子、电气控制、PLC控制、单片机等多个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古人云:“兴育贤才,为政之先;能安天下者惟有用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基础的基础。我们学校积极响应黑龙江省劳动厅组织的教师培训工作,安排理论课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实习课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还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学习先进的技术,大大增加了双师型教师的

9、比例。而且我们还高级技师,进行一体化教学。学校还从企业聘任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以师傅带徒的方式,手把手传授学生技术。实践证实,这种方式非常受学生欢迎,效果十分明显。 2.5教学基础管理要到位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而艰辛的工作,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我校组建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督导检查,教学督导组还负责不定期抽查学生的课堂秩序情况、教师的教学工作运行情况、教学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等,以监督教学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应注意的

10、几个问题 办好一体化专业除了牢牢把握其专业的主要特点,采取较为正确的建设方案外,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方能收到更好地效果。 (1)要根据每届生苗的实际情况,本着缺啥补啥,啥差补啥的原则,在开课之前和初始阶段,组织补课,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层次和水准,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2)要针对本地区企业的需求和需要,设置具有企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就业打通路子,只有教学内容贴近企业实际,专业发展才能更顺利、更广阔。 (3)要加强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使他们在具备精湛技艺的同时,在爱岗敬业、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等方面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大纲. 【2】机电专业就业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