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能源教学案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173267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新能源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发新能源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发新能源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发新能源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发新能源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新能源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2009年3月我执教了沪粤版九年级第二十章第二节开发新能源。关于能源学生并不陌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首先让学生明白能源自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所利用,然后通过核泄漏事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的危害来说明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安全、节约、环保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同时,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在使用现有能源的基础之上还应不断的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获得核能的两种基本途径,尽管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掌握这部分内容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采用了“建立物理模型的方式”来降低学习难点,让学生充分体会这种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对于学好物理的重要意义。一、情境导入,

2、激起学生探知欲望。在导入新课时,我首先以时间为序,让学生回答从古代到现在,人们在从事农业、工业生产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都分别使用了哪些能源,由此引出学习内容;然后再进一步问学生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能源的使用情况,总结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科学作法(教师可以补充核武器使用不当以及核泄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时向学生展示2011年3月日本福岛因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造成核泄漏的视频,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能源使用不当会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两个教学内容:常见的新能源以及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3、二、利用已有知识,全面认识太阳能。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太阳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学习本节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师:关于太阳能,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知识?生:供应时间长。生:无需开采。生:分布广阔。生:太阳能没有污染,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地球上的水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全部是由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能转化来的,地球上的化石能则来源于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师:同学们总结的很不错。地球上的大部分能源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与太阳能,我们获取太阳能的途径有哪些呢?(出示关于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电池等视频)师: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太阳灶、太阳能

4、热水器工作发生在怎样的能量转化?生:都属于利用太阳能对低温物体进行加热,这一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师: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电池发生在怎样的能量转化?生:都属于利用太阳能发电,这一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师:目前,人们主要采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的方式来发电、利用太阳能。一种方式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使用,还可以进一步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是太阳能热电站的工作原理。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如硅光电池就是这种转换装置。太阳能电池应用广泛,如:卫星、太阳能航标灯、太阳能铁路信号灯、太阳能小型电冰箱等

5、。师:尽管太阳能相对与其他形式的能源有着诸多的优点,但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同学们能否总结一下?生:太阳能虽然巨大,但是太过分散,垂直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能是十分有限的。生:太阳能收集和转换设备的造价很高,不易推广。生:太阳能的辐射功率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太阳能的利用作出贡献。三、创建物理模型,突破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核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讲述的过程中必要的引导、联想、过度也是不可缺少的。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则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但是质子和中子又不容易分开,这是什么原

6、因呢?生:是不是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使它们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呢?师:说的很好。这种巨大的力量就来自于核力。正是因为核力的作用,如果把它们进行彼此分开或者重新组合容易做到吗?生:由于核力的作用,无论是将它们彼此分开还是重新组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尽管这件事情很难,但还是被科学家解决了,同时还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巨大能量的产生,我们将这种能量称为核能。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的认识到核能的存在。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核能的两种获取途径,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所学习内容的特点,先对物质的构造做一简单的讲解,为讲述核裂变以及核聚变做好铺垫,然后再根据核聚变以及

7、核裂变的特点,引导学生创建物理模型,将核聚变和核裂变形象的表示出来,有效的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物理模型,方便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师:科学家用中子去轰击原子核就能够使原子核分裂,这一过程中将伴随着巨大能量的产生,但这与我们需要的核能来说还是很小的。生:那怎么才能获得更大的能量呢?师:只要将这种变化持续的进行下去,我们机会获得很大的能量(教师讲述核裂变的过程)。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火柴将刚才讲述的核裂变的过程表示出来(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模型的创建,最终选取一组创建结果通过实物投影仪由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再表示出核裂变过程)。这一过程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

8、亲自动手探究,发现其中的共同规律。最终让学生明白,尽管很多物理知识比抽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物理模型的方式来表示这一抽象的物理现象,这是探究物理问题常用到的方法。四、立足教材,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教育。自人类开始使用能源那一刻起,向自然界无止摄取能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学生对于这一点认识也是比较深刻的因此在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时,除了关注知识的本身以外,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分为两个层次,即:新能源的开发和科学使用能源。自然界的能源逐年减少甚至面临枯竭,这时人们不得不考虑怎样获得新的能源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近年来发现的新能源主要有海洋能、氢能、地热能等等,但新能源远

9、远不止这些,以此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新能源的开发做出积极贡献。人类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使得大量能源被白白浪费掉,同时不注重可持续发展,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节能减排,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目前的学习阶段就要养成节能减排的习惯,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向周围的人群做义务宣传,争取在最广的范围内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建物理模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能相对轻松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外,还应通过多种手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类面临能源枯竭的尴尬,同时节能减排不能成为一句口号,通过相应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只有将节能减排转化为每一人的意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才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