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1728015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3页共6页少儿合唱团训练分析摘要:少儿合唱团创建之后,紧接着合唱团的训练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 工作,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性。随着中国合唱事业的不断发展,少儿合唱团 的训练也越来越规范和专业化。本文主要针对少儿合唱团的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及训练管理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析。希望能够给各位老师在少儿合唱团的训练中 带来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少儿合唱团;训练管理合唱可以说是体现团体合作精神和力量的一种艺术,具有普及性强、 参与面广的特点。合唱团更是一种有效地音乐教育形式,能够对少儿的音乐认知、 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起到一定的培育作用。因

2、此,少儿合唱团的训练工作尤为重 要。一、少儿合唱团的训练合唱队在练习时要对姿势、呼吸、发声、声音、音准、节奏、吐字咬 字、听辨能力、情感表现等进行全方面的训练,以达到提高音乐素质及技能的目 的,并能正确运用到演唱当中。(一)正确歌唱姿势的练习。少年儿童的自我控 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训练中要有一套符合少儿特点、行之有效的训 练方法才行。且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反复提醒姿势,站立时,要求他们做到:身 体自然直立,抬头挺胸收腹,身体放松,不能耸肩,双手自然的放在大腿两侧; 双脚稍稍分开或一前一后丁字步,身体的中心要落在两脚之间,重心要稳,身体 不能僵硬;眼睛平视前方;面带微笑,表情要自然,还要

3、根据作品演唱的内容和 需要随时更换表情。坐姿时,也不可以随意,背要挺直,自然放松,与站立时的 上半身要求基本一样;坐凳子的三分之一,腰不能垮;双脚踏地平放。律动时., 拍点的练习非常重要,尽量做到整齐统一、美观大方。(二)有气息支撑的呼 吸练习。每次排练前的气息练习必不可少。刚开始可用自然吸一自然呼、缓吸缓 呼、急吸缓呼等单纯的呼吸方式进行气息练习;之后再加入循环呼吸练习。呼吸 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双手叉腰,体会吸气时腰部横膈肌往外扩张膨胀及缓呼时收腹 的感觉;也可用发“Si来辨别检验吐气是否均匀;并且要求学生在吸气时避免抬 肩、胸口僵硬、鼓肚子的毛病。(三)正确而自然的发声。首先是要求队员模仿

4、打哈欠的动作,来解决队员开口唱和打开喉咙的问题。要求学生口鼻同时吸 气,张开嘴,下巴放松自然下落而不显僵硬,舌头平放在下牙齿与下牙床相接的 地方,上口盖及软腭自然提起,喉头下落,喉咙张开,感觉用嘴去咬一个大苹果 的感觉。在少儿合唱团训练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齐、准、合,声音统、通、 透。发声训练一定要求是:正确而良好的起声(开口齐);正确而良好的基音; 正确的扩大、扩宽音量。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选择正确的起声方法,软起声还是 硬起声。一般情况下,合唱训练中硬起声运用较多。(四)“轻声歌唱和尝试共 鸣训练。轻声歌唱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能够使孩子们逐渐的建立起声音观 念,为日后的歌唱活动做好相应

5、的准备工作。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不 能盲目的追求音量和力度,而要培养学生们具备干净、柔和的声音。培养学生感 觉声音都是从鼻子以上的部位发出来的即所有的音都必须在鼻腔以上。尝试着进 行共鸣训练,用打哼鸣的方法去找共鸣位置。找闻花香的感觉去打哼鸣:鼻孔兴 奋的张开,下巴放松,嘴巴微闭,口中像含半口水,声音集中在眉心中间的一个 点上。可以先单纯的练习元音再加入辅音,最后再加入歌词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 切不可操之过急。(五)音准和节奏的训练。音准和节奏对于合唱来说是非常关 键的。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对合唱声音效果的呈现及表演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一般可以采用音阶练习和音程练习法,对于基础

6、好的团队不仅要练自然 音阶模唱,还要练习半音阶及全音阶练习,要求音准,音色和谐。还有音程练习 等。节奏练习时,一定要求学生边打节拍边念节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既 可加强平稳节奏的训练,也可加入变化节奏的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性。 同时,在训练时也要尽量避免无趣乏味,可以结合各种肢体动作以及唱跳结合,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遵循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练习。总之, 科学的训练音准和节奏就是要日积月累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六)咬字吐字的 训练。在合唱训练中应该科学地咬字与吐字,字头出来时要准确且在拍点上,字 尾要整齐统一,且在结束时要做好字的归韵。尤其中国的语言文字发音要标准, 音

7、调要准确,以达到字正腔圆与字正腔纯的目的。西方的语言演唱也要求发 音标准,元辅音清晰明确。在演唱元音时,嘴巴可以稍微往前嘟一点,这样内口 腔的空间也就大一些,元音也就好听一些等等。其中也可以采用绕口令的方法来 进行咬字与吐字训练。(七)听辨能力的训练。干净、清亮、甜美是少儿合唱 的音质特点。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孩子们学会倾听和辨别“好和对的声音,及时 调整演唱方法,正确掌握弱声唱法,寻找高位置,力求做到共鸣。同时实践也证 明:一切强而有力的声音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弱声基础上的。要强调“用竖的感觉 唱歌,位置要挂起来,增加空间感,切不可“横着和咧着唱。要让声音有一种 流动感,启发学生有一种把声音唱给远方

8、的亲人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发挥童 声魅力,力求做到真假声相结合的正确演唱方式。当然在演唱不同类型的作品时, 第#页共6贞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5页共6页要求的声音位置也应有所不同。如:选择西方宗教作品时.,声音的位置就应该靠 后;选择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浓郁的合唱作品时,声音的位置就应该靠前等等。力 求做到音色统一,声部和谐。也力争做到: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强而不炸, 弱而不虚,声音竖且集中的优美音色。(八)情感表现力的训练。作品的艺术处 理上,必须谨慎而细微,要具体到每一个乐句、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音乐记号、 每一个字。应忠实于作者的原意图和所要表达

9、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之上再次进行二 度创作。人的情感在声音上的表现不仅仅只体现在音乐的速度、力度、音高、音 色等方面的变化上,还应该有情绪的对比和情感的投入。因此,对歌曲进行艺术 处理时,合唱要加强情感表现力各方面的训练,一定要训练出极好的声音控制能 力和音乐情感表现能力,这样才能演唱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也才能使合唱真正 的体现出艺术的灵魂。二、合唱中应注意的问题(-)合唱歌曲的选择。合唱作品选择时,不仅要选择思想内容积极 向上的作品,还要考虑作品的风格、形式、难易程度等以及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 况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选择适合所带合唱团队水平的最佳音域及擅长的风格作品 进行演唱训练和参加比赛,并制作出

10、可行的排练计划和安排。(二)合唱的排练 与演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次的精彩演出离不开我们平常的刻苦训 练和精心的准备工作。曲目一旦定好后,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指挥要做好一切相关 的准备工作包括:把握合唱作品的背景、风格、作者等多方面的信息;分析作品 的和声布局与曲式结构;找出作品的重难点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并标记,;解决突 破难点的多种实施方案等等。此外,指挥还要在不改变作者的原意下进行新的二 度创作和探索。关于合唱团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全面、细致,以减少 演出前的各种突发状况,并做好各种相关应对措施。临演前,简单的开嗓、热身 练习不可少但不可疲劳训练,也不可再对团员提出新的要求。教师

11、要多鼓励和注 重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团员的自信心,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三)指挥、 合唱队及伴奏之间的联系。无论是排练和比赛,都应做到三位一体的要求、应 注意提前进行沟通和交流,明确目标,达成共识,形成一种默契。尤其是指挥的 手势,要表达明确,动作要简单易懂,然后伴奏也要融入其中,做到真正的“三 位一体,演唱出更加好听的音乐。三、合唱团的训练管理一支优秀的合唱团在训练中,能够得到稳健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管理 技巧和方法的。不仅排练的准备工作要充分,且每次排练的任务和目的也要明确。 要坚持严格考勤,尽量事半功倍,排一次就进步一次,让合唱团尽量保持处于高 效率的成长之中。同时.,也要关注合唱队孩

12、子们声音的变化以及作品的需要及时 地调整声部,力求声部的平衡。最后,跟团员建立好关系,合理安排声音柱子 并善于发掘一些骨干团员来协助和管理团队。让你的团员既喜欢你乂崇拜你,喜 欢和期待着每次的排练和进步,按时按质的完成每次的训练任务,严格要求,配 合默契。总之,合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少儿合唱团的训练和管理是一项十分 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我们要本着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出发,为艺术的执着追 求而不懈努力,不断探索,甘于奉献,以使合唱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第#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6页共6页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陈伟.优质合唱团的养成策略和训练技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9.张耀.刍议童声合唱团的组建与训练小黄河之声,2007. (03).第#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