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172504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施工准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施工准备4.1施工调查施工调查前应查阅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 定制调查大纲。调查结束后根据调查情况编写书面的施工调查报告。施工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地理环境、气象、水文水质情况。2 辅助坑道、洞口位置及相邻工程情况。3 施工运输道路、水源、供电、通信、施工场地、征地拆迁情况、弃渣场地基容纳能力等。4 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及供应能力等、爆破器材的供应情况、供货渠道及管理方式等。5 交通运能、运价、装卸费率等。6 可供利用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包括工费、就业情况等。7 生活供应、医疗、卫生、防疫、民俗及居民点的社会治安情况等。8 生态、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要求。9 对隧道施工有直接

2、和间接影响的其他问题施工调查报告除应包括施工调查的主要内容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规模、数量、特点。2 临时设施方案,包括临时房屋、材料厂、施工便道及码头、电力及通讯干线等的选择、规模和标准。3 砂、石等当地材料的供应方案。4 生产生活供水、供电方案,施工通讯方案。5 施工建议方案。6 当地风俗习惯及注意事项。7 环保要求及注意事项,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8 施工调查中发现的设计有关问题和优化设计建议。9 尚待进一步调查落实的问题。4.2设计文件现场核对隧道工程施工前, 应重点对设计文件中的拆迁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措施、大型临时工程等进

3、行现场核对,并做好核对记录。设计文件核对应包括下列内容:1 设计文件相互间的一致性、系统性,是否存在差、错、漏、碰。重点是各设计专业接口工程的相互衔接。2 隧道平面及纵断面参数计算是否正确。3 设计工程数量计算是否正确,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内容是否完整。4 设计的洞口地形、地貌、地上、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等是否与现场一致。5 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的设计方案、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应急预警系统是否完善。6 弃渣场的结构设计、位置及容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和环保要求。7 洞口位置,洞口边,仰坡的稳定程度,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等。8 洞口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隧道排水与桥涵、路基排水设施及农田灌溉系统的配合

4、、衔接是否合理,排水沟、天沟等的尺寸、深度、纵坡等及排水设施的结构图是否完备、细致。9 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的设置位置、规模和数量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工程施工需要。10 设计的电力、通讯、信号设施及油管、气管、给排水管等拆迁工程的位置、数量是否与现场一致。在设计文件核对后, 应将结果及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报送建设、 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4.3施工方案选择及资源配置隧道施工方案应根据施工条件、地质条件、隧道长度、隧道横断面、埋深深度、工期要求、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等因素综合选定。地质复杂及高风险隧道应结合周边环境及现场实际情况, 分析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应急救援

5、预案。资源配置应与隧道施工方案相匹配, 按照拟定的施工方案和进度安排, 计算主要材料、 设备、关键施工机械的数量及分阶段消耗量, 确定分阶段的进料时间、储存及供应数量。隧道开挖及运输等大型机械配置应按照经济、 高效原则进行配套, 并符合下列规定:1 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要满足项目节点工期安排要求。2 机械设备的选用顺序依次为自有、租用、购置设备。3 机械设备的组合应进行效率与费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隧道物资材料的配置应满足生产需要、 降低成本的要求。 按照甲供、甲控、自购材料的规格、数量、供应时间节点要求。制定相应的招标采购计划。对于特殊的物资, 应提供较准确的供应计划, 如有变化提前通知生产厂

6、家及时调整,确保按时供货。人力资源配置应按隧道规模、进度安排、工序专业类别等要求, 编制人力资源需求和使用计划,在满足施工组织的基础上, 实现人力资源精干高效。 资金管理应按照工程规模、 进度计划、合同价款及支付条件制定管理目标和计划,编制资金流动计划和财务用款计划,对资金的使用应严格监控。4.4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应针对隧道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使施工人员掌握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作业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了解安全、节能环保等有关注意事项。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 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 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 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

7、施工条件结合的原则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范围应包括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基底处理、防排水、二次衬砌、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隧道还应编制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适用范围。2 作业准备。3 技术要求。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 施工要求。6 劳动组织。7 材料要求。8 设备机具配置。9 质量控制及检验。10 安全及环保要求。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应通过组织现场作业交底和人员培训, 确保施工人员全面掌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4.5施工技术交底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交底应实行分级交底制度,施工技术

8、交底应该覆盖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对项目部个部室及技术人员的交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隧道地质、水文情况、围岩等级等工程概况、工程的重难点、施工调查情况。2 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目标及主要节点进度计划安排等。3 隧道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场地布局、 大型临时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4 总体施工顺序、技术方案,长及特长隧道及其平导、斜井、竖井的通风、运输方案;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5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劳动力安排及资金计划。6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7 重大安全技术、环保措施。8 主要危险源、应急预案及抢险救援机构和设备。对作

9、业队的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及施工方案,包括长、特长隧道及其平导、斜井、竖井的设备配置及通风、运输方案。2 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目标及保证措施。3 施工方法、操作规程及施工技术要求。4 新技术、新工艺操作要求。5 分部、分项工程划分。6 施工作业指导书。7 设备加工图、拼装图及使用说明。8 试验参数及理论配合比。9 控制测量桩橛、监控量测等。10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措施及抢险救援结构和设备。11 成品保护方法及措施。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各工序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安全注意事项、急救包使用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紧急逃生措施。2 工序

10、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工序间衔接处理等。3 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4 作业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等。5 工程结构物尺寸、里程、中心位置、高程等;有关施工详图和加工图,包括爆破设计、开挖轮廓、支护结构、模板制作设计、钢筋配筋、结构尺寸大样图等。6 使用材料规格及材质要求,圬工等级,施工配合比等。7 设备加工图、 拼装图及其操作要领, 大型施工机械操作规程、 安全使用、维修保养规则等。8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9 施工安全及技术措施。10 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有关注意事项。施工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记录, 并履行复核、签认手续,交底可采用会议、口头或书面形式。交底资料应留存备查。4.6工地及营

11、地建设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现场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生产区应按工序有效衔接、布局紧凑等原则,并结合隧道具体情况进行布置。2 辅助生产区宜临近隧道洞口布置,炸药库、油料库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满足相关规定。3 办公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分开设置,采取相应的分隔措施并保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宜设在人员相对集中和出入方便的地点。施工场地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1 各种生产、生活房屋。2 混凝土拌和站、预制场及砂石料场。3 风、水、电设施场地。4 轨道运输的洞外出渣线、编组线、牵出线、其他作业线、卸渣码头及转运场。5 汽车运输道路的引入和运输相关设施场地。6 大型机具设备的组装和检修场地。

12、7 临时存渣场。8 场内临时排水系统。临时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高压、低压电力线路及变压器和通信线路应统一布置及早建成。2 各种房屋按其使用性质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消防规定;爆破器材库、油库的位置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房屋区应有畅通的给排水系统,并避开高压电线。3 严禁将营地等设施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落石、滑坡、雪崩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点。4 施工便道的设置不得危及隧道洞口工程的安全。5 高位水池应远离隧道中线修建。6 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其洞顶修建房屋和其他建筑。7 临时工程及场地布置应采取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8 隧道弃渣场应按设计进行复垦或绿化,坡脚应进行防护。施工场地布置时, 在水源保护地区和施工饮用水源区内不得取弃土、 破坏植被等,不得设置拌和站、洗车台、充电房等,并不得堆放任何含有害物质的材料或废弃物。隧道内、外施工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并配以相应的警示语。工程竣工时,应修整、恢复受到施工破坏或影响的自然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