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之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活力与死力之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1723304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史之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活力与死力之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理学史之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活力与死力之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学史之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活力与死力之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史之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活力与死力之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44年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1596 1650)在他所著的哲学原理中讨论碰撞问题时引进了动量的概念,用以度量运动。 1687年牛顿(IsacNewton,1642 1727)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把动量的改变来度量力。与此不 同的是莱布尼兹(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 1716)在1686年的一篇论文中抨击笛卡尔,主张用质量乘速度的平方来度量运动,莱布尼兹称之为活力。把牛顿由动量所度量的力也称为死力。莱布尼兹的主张正好和 1669 年惠更斯关于碰撞问题研究的结论一致,该结论说 “两个物体相互碰撞时,它们的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之和在

2、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从莱布尼兹挑起争论起,形成了以笛卡尔和莱布尼兹两大派的论争。这场论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许多学者都参加了论战,并且各有实验佐证。一直到1743年法国学者达朗贝尔( Jean le Rond dAlember,t 17 1783)在他的论动 力学中说:“对于量度一个力来说,用它给予一个受它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的物体的活力,或者用它给予受它作用一定时间的物体的动量同样都是合理的。 ”在这里, 达朗贝尔揭示了活力是按作用距离力的量度,而动量是按作用时间力的量度。这场争论终于尘埃落定了。活力才作为一个正式的力学名词为力学家们普遍接 受。活力虽然为力学家接受了,但是它与力的关系并没有弄

3、清楚。一直到 1807 年英国学者托马斯 杨(Thomas Young 17731829)引进了能量的概念,1831 年法国学者科里奥利( Gustave Gaspard Corioli,s 1792 1843)又引进了力做功 的概念,并且在活力前加了系数称为动能,通过积分给出了功与动能的联系, 即 F=mv2/2 这个式子表示力做功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机械能 是守恒的。1860 年后,能量定律 “很快成为全部自然科学的基石。特别是在物理学中,每一种新的理论首先要检验它是否跟能量守恒原理相符合。 ”但是,时至那时, 原理的发现者们还只是着重从量的守恒上去概括定律的名称,而没强调运

4、动的转比。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原理才被概括成 “能量的转比和守恒定律”的呢?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一段论述中,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xx 说:“如果说,新发现的、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十年前还仅仅慨括为能量守恒定律,仅仅概括为运动不生不灭这种表述,就是说,仅仅从量方面概括它,那么这种狭隘的、消极的表述日益被那种关于能量的转化的积极表述所代替,在这里过程的质的内容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权利,恩格斯这段话发表于1885年,他说十年前消极表述日益被积极表述所代替,由此判断,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这一准确而完善的表述应形成于 1875年或稍后一点。到此为止,似乎有关定律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

5、直到二十世纪初,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 热量还是沿用的十八世纪的定义,而这个定义是以热质说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热力学大厦的基石中还有一块是不牢固的。因此, 1909年,喀喇氏(C Caratheeodory)对内能进行了重新定义:任何一个物体或物体系在平衡态有一个态函数U,叫做它的内能,当这个物体从第一态经过一个绝热过程到第二态后,它的内能的增加等于在过程中外界对它所做的功 W 。 ”U2-U1=W( 8)这样定义的内能就与热量毫不相关了,它只与机械能和电磁能有关。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反过来定义热量:Q=U2-U1-W( 9)直到这个时候,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二定律及整个热力学理论才同热质说实行了最彻底的决裂。综观全文,可知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的三种表述反映了人类认识这一自然规律的历程。这三种表述一种比一种更深刻,一种比一种更接近客观真理。人类正是这样一步地认识物质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