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170174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关于xx县白莲市场情况的调查汇报市计委: 根据市计委的专项通知,我委会同我县有关部门对我县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xx是著名的莲乡,产销白莲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xx白莲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年产白莲800万斤以上。通过xx的影响和辐射,与xx毗邻的fj及本省县(市)白莲生产也蓬勃发展,每年流进我县的白莲总量达500万斤以上。“莲不过xx不香”,xx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莲集散地,形成了全国白莲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下,200x年经国家计委批

2、准,在xx建起了全国第一个白莲专业市场,工程总投资400万元,建筑占地4225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由于投资少,场地小,缺乏配套设施,201X年进场交易量只有11 5.6万斤,仅占资源量的8%。大部分白莲只能占路为市。不仅不便管理和指导,也不利于莲农交易,鉴此广大莲农对拓展白莲专业市场,完善其服务设施的要求十分强烈。为彻底改变市场硬件与特色农产品流通不相适应的状况,xx县委、县政府决定扩建白莲市场。规划总投资3520万元,扩建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主要扩建室内市场1201X平方米,店面和固定摊点800个,配套建设相应的储藏设施,电子结算、检疫检测及信息系

3、统等设施。 二、市场属性xx白莲市场既属于产地市场、集散市场,同时也属于销地市场。 三、进入市场的商品量、资源量、客户情况、市场辐射半径,在辐射范围内商品的生产、流通情况 1、进入市场的商品量: 预计年达1400万斤。 2、市场的资源量: 经调查,xx白莲市场的资源总量达1900万斤,其中: 本县白莲年产量800万斤,周边邻县流入的商品白莲每年约500万斤,另有食用菌每年200万斤,本县传统产品泽泻每年400万斤。 3、进入市场的客户情况: 经调查,进入xx的白莲经销户为1200余户,其中本县白莲专业经销户约有800户,食用菌专业经销户有200户,另有fj和省内的周边县市的相关经销客户每年进入

4、xx从事营销活动的约有200户,全国其他地区及港澳、东南亚、加拿大、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也有客商进入xx从事经销活动。 4、市场辐射半径及辐射范围内的生产、流通情况: xx白莲市场的直接辐射半径约100公里。在辐射范围内,白莲总产量约2500万斤;食用菌约1000万斤;其白莲、食用菌大部分都通过xx流通到外地或国外。 四、人们的购买水平和消费习惯白莲是高档保健食品,既可作家庭和高档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又有补中溢气、强健脾胃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又成为重要的食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莲类深加工食品的开发,消费渠道和领域不断拓展,产品畅

5、销海内外。 五、市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讯条件xx白莲市场座落在xx县城,西邻昌厦公路,东达福建建宁,南通广东,交通便利,通讯畅通。 六、市场整体管理和配套服务水平xx白莲市场建成和投入运营近三年来,已经逐步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管理和运行体制,配套住宿、餐饮、仓储、运输等服务设施也日益成熟。若扩建规划能付诸实施,其市场管理和配套服务的软硬设施和水平必将迈上一个较高的层次,xx白莲市场的扩建,不仅对于促进白莲产业的发展和白莲商品的流通带来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特此汇报。201X年x月x日page关于沈铁工业走廊开发建

6、设的调查报告中共铁岭县委书记王连生按照年初计划安排和全市大调研活动要求,我们对沈铁工业走廊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工业走廊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了加快工业走廊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沈铁工业走廊的成因及发展现状近两年来,铁岭县开始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县GDP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入相当于前五年总和的2倍,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连年攀升,蓄积了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营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发展环境,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县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释放,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和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沈阳经济

7、区沿102线自南向北强力推进,沈阳正由重工业城市向资本输出城市转变,极化和扩散功能凸显。铁南三镇近水楼台,得天独厚,责无旁贷地成为承接沈阳经济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率先融入沈阳经济区的先遣队。从铁南三镇自身来看,作为全市重量级产业带和县委、县政府多年倾力打造的旗舰乡镇,近年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存量资源骤增,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走廊雏形初现。县委审时度势,在年初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沈铁工业走廊这一战略构想,大手笔规划,强势推进,到目前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超常规的开发前景。沈铁工业走廊战略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开创了铁岭县从倾力发展工业到以工业化为核心发展战略的良好开端;开创了铁岭

8、县以产业集群为特征,以打造工业园区模式来发展工业的良好开端;开创了铁岭县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对接沈阳经济区、融入经济大循环的良好开端,其深意在于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核,构筑区域经济增长极,进而提升和带动全县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全面振兴步伐。这一战略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选择;既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又是加快实现铁岭县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中率先崛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沈铁工业走廊呼之而出是天时、地利、人和作用的结果,沿线交通便捷,地缘优势明显,基础雄厚,厚积薄发,建设沈铁工业走廊正当其时。一是区位优势成就增长极。沈铁工业走廊以102国道

9、为轴线,背靠铁岭市区,前承沈阳辐射,南北长45华里,是连接沈阳与铁岭的金色通道。发达的铁路、公路网,高度集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孕育了早期的路边经济和今天融入沈阳经济区 一小时经济圈 的基础。二是工业园区搭建项目招商平台。近两年全县工业园区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初步具备了加速推进工业化的支撑条件。今年重新规划拓展了新台子、懿路、腰堡、凡河以及平顶堡、镇西堡工业园区,懿路、腰堡工业园区投入基础设施资金2200万元,基本达到了 四通一平 标准,园区形象和整体功能得到全面提升。三是产业集群引发强磁效应。从目前看,沈铁工业走廊已开始进入了以产业招商为主要手段的高级招商引资

10、阶段,新落户企业的门类大多集中在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加工、橡胶机电等几项重要产业上,初步构建了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为进一步做大 三个基地 和吸引域内外资金夯实了基础。四是资源优势蓄积发展后劲。沈铁工业走廊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基础日渐雄厚,各种经济要素活跃,工业集中度较高。除此之外,这里还具有率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观念、科教、人才、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优势,发展后劲不可估量。沈铁工业走廊从沿线布点,规划论证,到现在进入更高水平上建设阶段,无论外在面貌还是内在活力,都呈现出崭新的气象。前10个月,工业走廊项目招商到位资金 6.6亿元,占全县引资总额的3 9.6%;规模企业达到50户,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41%;规模工业产值实现146734万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0%;实缴税金3500万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税收的54%。全县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4家,都集中在工业走廊;全县已报批的11家省、市名牌产品中,工业走廊占据7家;201X年度全市百强民营企业评比,我县企业入围25家,其中9家出自工业走廊。工业走廊的产出,对铁岭县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已非常突出,正在成为全市工业的脊梁、城乡发展的隆起带,成为全市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先导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