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167574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天津一中高一检测)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BN4和N2是同种物质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N4的摩尔质量是56 g解析:选A。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A正确;N4和N2是不同的物质,B不正确;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1,C不正确;N4的摩尔质量是56 g/mol,D不正确。2.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解析:选C。NH3极易溶于水,C装置吸收NH3时会倒吸。3.(2012东莞高一检测)在同温同压下,已知甲容器中HC

2、l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与乙容器中NH3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容器的体积相同B甲乙容器的体积比为12CHCl与NH3的质量相同DHCl与NH3的质量比为7317解析:选D。根据“甲容器中HCl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与乙容器中NH3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可知HCl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21,所以HCl与NH3的质量比为7317,选项D正确。4.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蒸馏水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稀硫酸ABC D解析:选B。NH的检验:在含有NH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

3、含有NH则一定不会用到的是蓝色石蕊试纸和稀硫酸。5.(2012大同高一质检)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B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整个试管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一定量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D若水槽中和试管中都是氯水,光照后可在试管中收集到氧气解析:选B。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气体体积减小2/3,水不会充满整个试管,故B不正确。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解析:选A

4、。NH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但在管口及导管中二者又会重新化合为NH4Cl,得不到NH3,A错误;B中,CaO与浓氨水混合,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水温度升高,NH3挥发出来;C中,NH4Cl和Ca(OH)2在试管中发生反应:2NH4ClCa(OH)2CaCl22H2O2NH3;D中,对浓氨水加热,使NH3H2O分解并挥发得到NH3,B、C、D正确。7.在实验室里,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简易、可行的方案是()A加热氯化铵固体,再通过碱石灰B在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 ,再通过碱石灰C加热浓氨水,再通过浓硫酸D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再

5、通过浓硫酸解析:选D。方案中NH4Cl分解生成的NH3与HCl析易化合成NH4Cl;B方案中反应条件要求较高且不纯;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可得到氨气;C方案中生成的NH3与浓硫酸反应,得不到氨气,D方案操作简便,并能提供大量NH3。8.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NaOH溶液 B加入AgNO3溶液C加热并冷却 D加入水解析:选C。加入NaOH溶液可以除去其中的NH4Cl,但却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AgNO3溶液与NaCl和NH4Cl均生成AgCl沉淀,因此无法将二者分离;两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加入水也无法进行分离;因NH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气体,NH3和HCl气体

6、遇冷又会生成NH4Cl,但NaCl受热不会分解,所以用加热并冷却的方法可以使两者分离。9.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BC D不能确定解析:选C。假设两个容器的状况为标准状况,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为:c mol/L;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为:c mol/L,因此C选项正确。如图表示A、B、C、D、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写出A、B、C、D、E的化学式和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各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2)各步反应

7、的化学方程式AC_。DC_。BE_。CB_。解析:本题的突破口B为红棕色气体,B是NO2,C与O2能生成气体B,故C为NO。E在常温下不是气体,故E为HNO3,由图转化关系进一步分析知A为N2,D为NH3。答案:(1)N2NO2NONH3HNO3(2)N2O22NO4NH35O24NO6H2O3NO2H2O= 2HNO3NO2NOO2= 2NO2(2012洛阳高一期末)有四瓶白色固体,它们可能是Al2O3、NaOH、(NH4)2SO4、Al2(SO4)3。现仅用蒸馏水及已被检出的物质对它们就可以作出鉴别。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1)待检物分别加水可以立刻鉴别出一种物质A,用鉴别出的该物质可以对

8、余下的物质进行鉴别。此时可以先检验出物质B为_,再以该物质B作为试剂可以对余下的物质进行鉴别,其中一个反应会产生气体,该反应所生成的气体C为_(填“酸”或“碱”)性气体,一般用_(填“碱石灰”、“浓硫酸”或“五氧化二磷”)干燥。(2)另一个反应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3)气体C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Al2O3不溶于水,其他三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则加水后立刻鉴别出的物质A为Al2O3;Al2O3只能溶于NaOH溶液,即B为NaOH;(NH4)2SO4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生成的气体C为NH3,一般

9、用碱石灰干燥;NaOH与Al2(SO4)3溶液发生以下反应:6NaOHAl2(SO4)3= 2Al(OH)33Na2SO4,Al(OH)3NaOH= NaAlO22H2O,所以能看到“先生成沉淀后溶解”的现象。答案:(1)NaOH碱碱石灰(2)Al2(SO4)36NaOH= 2Al(OH)33Na2SO4(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A是一种酸式盐,它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气体B,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挤压胶头滴管,可得到蓝色喷泉。若向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2)

10、写出反应AC的离子方程式:_。(3)A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由气体B与石蕊试液形成蓝色喷泉可推知B为NH3;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C为SO2,A为NH4HSO3。答案:(1)NH4HSO3(2)HSOH= H2OSO2(3)NHHSO2OH2H2ONH3SO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氢气_。(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

11、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4)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5)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除含有H、OH外,还含有_、_离子。解析:(1)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是两种液体反应加热制取气体,所以选用烧瓶加热装置。(2)氮气和氢气加热合成氨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所以用浓硫酸干燥,二者的比例13,所以根据气泡的多少调节比例。(3)氨气氧化后生成NO,又继续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出现红棕色气体,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所以溶液中有NH和NO。答案:(1)ab(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的作用(3)氨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4)4NH35O24NO6H2O(5)NH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