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1648503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养猪环境精细化控制经典解读 (47)(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季猪舍潮湿的几种解决措施冬季气温低,猪舍湿度大。这种低温高湿对猪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在寒冷季节应加大综合避免措施。 猪舍须建高燥之地,有助于排水 猪舍要坐北朝南,有助于防风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最佳用三合土,地面干燥不返潮。 加强保温 猪舍温太低,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猪舍透风、挂霜、地上冻,猪卧下易生病,以至冻坏。只要维修好房舍,增长舍温,湿度会变小。 通风换气 猪舍潮湿,有效的解决措施是通风,即带走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又能排除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有助于猪的生长发育。但冬春气温低,须控制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米-0.2米。通风前要提高舍温。 定期清除猪粪尿 猪养得

2、多,粪就多,含水量和氨排放量就大。是猪舍潮湿和空气不好的本源。须及时清除,可大大减少湿度。如猪定期到舍外排便舍内吃住,猪舍湿度会更小。喂暖料 冬季用发干发暖的饲料喂猪,喂完后猪喝自动饮水器的水,可减少湿度。 勤换垫草垫草吸水性强,容易吸取粪尿的水分或容易被粪尿污染。因此,须勤换干燥的垫草,可明显减少湿度。 减少饲养密度 猪密集饲养,有助于保温,反过来,密度过大,湿度也大,不利于防潮和猪生长发育。多用吸附剂 猪喜居温暖干燥的猪舍,惧怕阴冷潮湿。湿度过大,有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侵害猪体,抵御力下降,猪易患下痢,肠炎、球虫病。湿度大应常常使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既能吸附水分,又能吸取

3、空气中臭气,实用性强,效果好。初期避免猪的胃肠病 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猪白痢、胃肠炎等会严重加大地面的湿度和空气及地面的污染。应抓住猪胃肠病的易感阶段,初期用药避免,使其少发病或不发病,可有效地控制湿度。冬季养猪要注意通风消毒冬季气温较低,不少养猪户往往只注意猪舍的保温而忽视舍内的通风换气,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大量积聚,导致生猪患病。因此在冬季养猪通风和消毒工作不能忽视。由于冬季圈舍需要增温保暖而处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使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都大大增长。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猪体呼吸系统的刺激性伤害和免疫力下降,增长患呼吸道疾病的机会,也会使已有的疾病症状加重而难以治愈

4、。此外,冬季舍内空气过于干燥,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吸附于机体的几率也大大增长,容易导致微生物、病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生猪罹患多种疾病,因此养猪圈舍适时通风和消毒很重要。 冬季养猪圈舍通风消毒重要应注意如下几点: 适时通风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将窗户开一种小缝隙通风1小时。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飘浮30多种小时。如果常开门窗换气,则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并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光线,可使多种病毒、病菌难以滋生与繁殖。 定期消毒定期对舍内进行消毒,可促使生猪强健生长。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用量要根据阐明而定,不要擅自加大剂量。消毒前一定要彻底打扫,消毒时要使地面像下了一

5、层毛毛雨同样,不能太湿(猪容易腹泻)也不能太干(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每个角落都要消毒到位。消毒时要让喷头在猪的上方使药液慢慢落下,不要对着猪体消毒。 避免结冰冬季舍外的消毒显得很困难,特别是在进入场区和猪舍的通道时设立的消毒池,冬季也许会浮现结冰的现象。对于这种状况可以在消毒液中撒某些盐,这样就不会结冰了。此外还要注意勤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避免药物过期致使药效减少或失效。母猪产房光照水平如何控制?我们懂得,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无区别? Dr(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规定,无自然光的密闭式猪舍当中补充照明强度至少要达到40勒克斯,照明

6、时间至少每天8小时。然而,在4勒克斯的照度下,工作人员无法观测到猪只的细节,从而无法实现优秀的产房管理。那么实现工作人员的最佳工作效率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母猪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通过调节光照能不能改善您的生产力? 母猪的需要 研究显示,在非常明亮的、40-500勒克斯、每天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环境下,仔猪断奶体重要高于照度较低的环境,这是由于高光照使得仔猪的哺乳频率和母猪的泌乳量均有提高。给奶牛增长光照也会对泌乳量产生相似的效果。 此外,在干奶母猪和泌乳母猪当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与长光照(25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状况相比,短光照(5勒克斯,每天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

7、状况下母猪体内皮质醇的水平更高,皮质醇可衡量应激水平。 然而,散养的母猪在围产期会寻找黑暗的区域来筑巢和分娩。因此,或许有必要考虑在产房中所有母猪都已分娩之后再增长光照的强度和时间。研究显示,在分娩之后增长光照强度和时间可增进仔猪哺乳和母猪泌乳,从而提高断奶体重。 工作人员的需要 饲养人员需要的照度水平(勒克斯)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所需观测的细节,以及具体猪舍的危害和风险状况。一般来说,规定照度最低要达到20勒克斯,平均在250至450勒克斯之间。需要观测的细节越多,照度规定就越高。 为了提高生产力,今天就对你的猪舍照度(勒克斯)进行测量。 光照方面的小窍门安装定期开关: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又能节

8、省人工,否则还要有人每天记住开灯关灯。检查猪舍的灯泡,看看能否在不影响光照资源的前提下节省能源。 将墙壁刷白以便增长反射。猪场消毒制度如何进行?1、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边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边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3、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4、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措施同生产人员同样。 5、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

9、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 附表:常用消毒药使用措施 消毒药种类 消毒对象及合用范畴配制浓度 烧碱 大门消毒池、道路、环境 猪舍空栏 3%生石灰 道路、环境、 猪舍墙壁、空栏直接使用调制石灰乳过氧乙酸 猪舍门口消毒池、赶猪道、道路、环境 1:20卫康(氧化+氯)生活办公区 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1:100农福(酚)生活办公区 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1:20消毒威(氯)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

10、百毒杀(季胺盐)生活办公区 猪舍门口消毒池、 猪舍内带猪体消毒1:00沼气生态模式:大康牧业的猪场废水防治措施1、规模猪场废水的影响 猪场废水重要由尿液、残存的粪便、饲料残渣和冲洗水等构成,有的场区还涉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前者是重要部分,其中冲洗水占了绝大部分。养猪场废水水质特性与猪舍构造、清粪方式与冲洗水的使用、饲料营养、猪消化功能和生产管理等有关。由于养猪业废水有机物浓度很高(DCr可达00m/L、BOD可达00 mgL),且其中具有大量的氮(H3-N可达200100 mg/L)、磷、悬浮物(最高可达16000mg/L)、致病菌等成分,这些污染物如不进行合适解决,一旦进入天然水体、

11、农田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养猪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寄存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也许导致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养猪废水中具有较多的氮、磷等养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增进农作物的生长。但如果未经任何解决就直接、持续、过量的施用,则会给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不良的影响,如引起作物徒长、返青、倒伏,使产量大大减少,推迟成熟期,影响后续作物的生产等。每天收集的大量粪尿露天寄存,容易产生大量N3、HS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形成臭味;蚊蝇孳生,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因此,对养猪场产生的废水等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是十分

12、必要的。 2、治理措施 )加强技术更新。采用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来进行氨基酸营养上的平衡,减少氮的排泄量。 2)建设污染物解决系统。建立科学的畜禽污染防治沼气生态模式:如图一按规划设计规定建设和完善污染物解决基本设施,建设好污染物解决系统,科学地采用沼气生态模式进行治理。 3)加强联保,共创环保之乡。积极与周边村民加强联系,对沼气废渣及粪便及时清理外运,以保护场内环境卫生。 通过对猪场废水的综合治理和运用,从而有效控制了猪场废水对环境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环境与效益的双赢,为猪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冬季密闭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核心提示:冬季密闭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随着养猪

13、业的迅速发展,冬季采用密闭猪舍养猪的专业户越来越多,这对提高舍内温度、减少饲料消耗、增长养猪效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有些专业户忽视了其她环境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某些副作用,影响了养猪效益的提高。1、通风 不管猪舍大小或养猪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猪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由于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猪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每天上午1点至下午1点之间通风半小时左右。也可在猪舍墙上设排气扇,以便随时迅速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风系统,不可引起贼

14、风或把舍内温度降的太低,引起猪关节炎、感冒、肺炎等疾病。 2、光照充足而又合理的光照能保证猪的健康生长,这对种猪十分重要。由于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骨骼的发育,特别对哺乳母猪的奶瘫有较好的避免作用。、饮水 水对养猪生产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水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取和废物的排除具有其她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冬季饮水约为猪采食风干料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要供应猪充足清洁的饮水,可在猪舍内设立水槽或自动饮水器,也可在饲喂后在食槽中加温水。但不能用过稀的饲料替代饮水。由于饲喂过稀的饲料会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削弱咀嚼功能、减少采食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15、4、温度 猪最合适的温度是2,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生长发育。要保持猪舍有一种合适的温度,在冬季应注意作好保暖工作。猪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要挂草帘遮盖,条件容许时,可用塑料薄膜盖严猪舍,有助于提高舍温,增长光照,还可在猪舍的北墙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风障墙,垛草垛挡风御寒;也可在天棚顶上加稻壳、锯末等作防寒层;地面挖半米深的坑,铺垫软草让小猪钻到里面去保暖。5、湿度 潮湿空气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猪体散发的热量增长,使猪更加寒冷,并引起湿疹等疾病。为防猪舍潮湿,圈舍应勤换干土和垫草,训练猪定点排粪尿,保证猪卧的地方清洁干燥。生产中可采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措施减少舍内湿度。6、应激 冬季气候寒冷,猪相应激的反映十分敏感。如遇应激,就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消耗增长。因此,要保持猪舍及周边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着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猪舍,堵塞猪舍内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放药饵以消灭老鼠,避免猫、犬、鼠等进入猪舍,严禁在猪舍周边燃放烟花爆竹;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