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1642896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天然气开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开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27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改革委能源局、某某生产建设兵团开展改革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为落实中华人民某某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促进石油、天然气产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开展,根据能源开展“十三五规划,我们制订了石油开展“十三五规划、天然气开展“十三五规划,现印送你们,请按照执行。附件:1、天然气开展“十三五规划2、石油开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开展改革委2016年12月24日附件天然气开展“十三五

2、规划前言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可与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能源供给清洁化的最现实选择。加快天然气产业开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环境约束、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开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推动节能减排、稳增长惠民生促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巴黎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开展议程为全球加速低碳开展进程和开展清洁能源明确了目标和时间表。随着我国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和油气体制改革有力推进,天然气产业正迎来新的开展机遇。根据中华人民某某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

3、年规划纲要和能源开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为扩大天然气供给利用规模,促进天然气产业有序、健康开展,国家开展改革委、能源局组织编制了天然气开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包括上游资源勘探开发、中游根底设施建设和下游市场利用,涵盖了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和页岩气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开展的指导纲领。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进展适时调整、补充。一、规划背景一开展根底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截至2015年底,我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68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约13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19%,处于勘探早期。“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探

4、明地质储量约3.9万亿立方米,2015年全国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储采比29。“十二五期间累计产量约6000亿立方米,比“十一五增加约210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6.7%。非常规天然气加快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二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441亿立方米,2015年产量达到46亿立方米,焦石坝、长宁-威远和某某区块实现了商业化规模开发。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505亿立方米,2015年全国抽采量140亿立方米,利用量77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地面抽采约44亿立方米,利用量38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快速增加。天然气进口战略通道格局根本形成。

5、西北战略通道逐步完善,中亚A、B、C线建成投产;西南战略通道初具规模;东北战略通道开工建设;海上进口通道发挥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累计进口天然气超过2500亿立方米,是“十一五天然气进口量的7.2倍,2015年进口天然气614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提高,用气结构总体合理。32015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31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4%,累计消费量约8300亿立方米,是“十一五消费量的2倍,201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4.4%提高到5.9%。目前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分别占38.2%、32.5%、14.7%、14

6、.6%,与2010年相比,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占比增加,化工和发电用气占比有所下降。根底设施布局日益完善。“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干线管道2.14万公里,累计建成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9座,新增LNG接收能力2770万吨/年,累计建成地下储气库7座,新增工作气量37亿立方米。截至2015年底,全国干线管道总里程达到6.4万公里,一次输气能力约28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主干管网已覆盖除某某外全部省份,建成LNG接收站12座,LNG接收能力达到4380万吨/年,储罐罐容500万立方米,建成地下储气库18座,工作气量55亿立方米。全国城镇天然气管网里程达到43万公里,用气人口3.3亿人,天然气发电装

7、机5700万千瓦,建成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G/LNG加气站6500座,船用LNG加注站13座。技术创新和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进展。初步掌握了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技术、3500米以浅钻完井与水平井大型体积压裂技术等,桥塞实现国产化。形成了复杂气藏超深水平井的钻完井、分段压裂技术体系。形成了高煤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初步突破了煤矿采动区瓦斯地面抽采等技术。自主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具备了水深3000米的作业能力。国产X80高强度钢4管批量用于长输管道建设,高压、大口径球阀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大功率电驱和燃驱压缩机组投入生产使用。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油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页

8、岩气矿权以招标方式对多种主体开放,常规天然气上游领域改革率先在某某进展试点。初步组建起行业监管队伍,根底设施向第三方公平开放开始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数条跨省主干管道引入多种投资主体。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理顺了非居民用气价格。“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业开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勘探开发投入不足,效率偏低,勘探开发对象日益复杂,上产稳产难度大。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经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根底设施公平开放不够,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储气能力亟需加强。气田开发和天然气根底设施建设协调难度加大,管道5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总体来看,“十二五

9、前期我国天然气产业保持高速开展势头,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气价机制尚未理顺等因素影响,天然气需求增速出现阶段性放缓。二开展形势与过去十年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状况不同,“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内产量的增加和进口能力的增强,天然气供求总体上将进入宽平衡状态。同时,受产业链开展不协调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局部时段还可能出现供给紧X状况。随着油气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天然气行业在面临挑战同时迎来新的开展机遇。1、开展机遇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将进一步激发天然气需求。在经济增速换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能源绿色转型要求日益迫切,能源结构调整进入油气替代煤炭、非

10、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更替期,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还应大力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加大天然气使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巴黎协定的实施,将大大加快世界能源低碳化进程,同时,国家大力推动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提供开展新动力。“十三五城镇化率目标为60%,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将增加相当于8000万吨标煤的能源消费量。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新型城镇化6对高效清洁天然气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积极促进天然气利用。资源根底为天然气增产提供保障。我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仅19%,仍处于勘探早期,剩余经济可

11、采储量3.8万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产量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已相继发现并建成了某某、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和近海海域等大型气区。某某磨溪气田已建成投产,南海陵水气田、川西彭州气田、川南页岩气田等一批大中型气田处于前期评价或产能建设期,这批气田将成为今后天然气上产的主要构成。页岩气等非常规气初步实现商业化开发。国际天然气供给逐渐总体宽松。近年来,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美国页岩气革命使世界天然气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天然气供给宽松,价格大幅下跌,国际天然气供给宽松态势为我国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油气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油气体制改革将在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管网建设运

12、营机制、落实根底设施公平接入、形成市场化价格机制、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管等方面深入推进,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将逐步形成。2、面临的挑战大幅增加天然气消费量难度较大。“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转型面临很大挑战,天然气是中国能源转型最为重要和现实的抓手,但相比于其他能源,其开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7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按照原有开展模式显然无法实现,需各方强有力的协同,并研究制定大力鼓励天然气利用的支持政策。国内勘探投入不足。国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还处在勘探早期,具备快速增储上产的物质根底。由于地质工作程度和资源禀赋不同

13、,油气领域勘探开发主体较少,区块退出和流转机制不健全,竞争性不够等原因,石油公司勘探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度高的地区,新区新层系风险勘探,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勘探投入不足。一些国内企业通过“走出去已获得国外区块,积累了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国内准入仍存在诸多限制,制约了多元资本投入。同时,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石油企业上游领域投资减少,更直接影响国内天然气储产量增加。体制机制制约和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随着天然气产业快速开展,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局部原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开展形势,储气能力严重滞后,保供难度日益增加。勘探开发和管道输送环节主体少,竞争不足,管道运营不透明,难以实现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接入。行业行

14、政垄断和区域分割比拟严重,输配环节过多,费用过高,最终用户没有获得实惠。市场化体制机制不健全,竞争性环节竞争不够充分,价格变化难以完全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进口高价合同气难以消纳,企业背负经营压力,天然气供给风险加大。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行业监管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并存。根底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管道保护工作难度加大。“十三五期间天然气管道与储气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协调难度加大。随着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镇X围不断扩大,管道建设运行过程中与城乡规划的矛盾时有发生,管道占压情况比拟严重,第三方破坏、损伤现象突出,管道安全风险加大。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

15、、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以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开展战略思想,严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开展、长江经济带开展战略,贯彻油气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开展,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开展目标,大力开展天然气产业,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二根本原如此国内开发与多元引进相结合。天然气供给立足国内为主,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开发投入,不断夯实资源根底,增加有效供给;构筑多元化引

16、进境外天然气资源供给格局,确保供气安全。整体布局与区域协调相结合。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推进和优化支线等区域管道建设,打通天然气利用“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国主干管网与区域管网互联互通。保障供给与高效利用相结合。坚持高效环保、节约优先,提高利用效率,培育新兴市场,扩大天然气消费。加快推进调峰与应急储藏建设,保障管道安全。以人为本,提高天然气安全保供水平,保障民生用气需求。深化改革与加强监管相结合。加快油气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市场体系建设,勘探开发有序准入,根底设施公平开放,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政府定价。加强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明确监管职责,完善监管体系。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