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164105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2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 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1.水土流失的危害 (1)造成土壤肥力降低,甚至表层土壤流失殆尽; (2)给农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危害; (3)使河道淤塞,河流资源难以开发利用; (4)地下水位下降,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5)环境质量变差,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指针对水土流失情况的需要,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是指在水土流失较轻的地方,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的措施。 (3)农业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育、品种改良,塬面改

2、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方法改善土质、改造地形、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措施。 3.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1.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对比黄土高原和惠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 共同点:人为滥垦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 (2)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地

3、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3)治理措施不同: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牧;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2.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防治。生态问题或者发展障碍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区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变化;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低

4、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土地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形成“红色荒漠”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植被所造成发展立体农业;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相当困难;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开矿;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西北干旱

5、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的气候,多大风;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消除贫困;早期预警;生物固沙、沙障固沙等3.常见的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措施类型具体措施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

6、,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

7、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Aa地平整土地 Bb地打坝建库Cc地植树种草 Dd地修筑梯田【答案】A下图景观示意我国某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采取的某类工程措施,读图,完成12题。1.该景观常见于()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D华北平原2.下图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景观的是()A. B. C. D.【答案】1.A 2.C【解析】考点:该题考查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措施。3.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 600毫米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见图甲。图甲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材料二:见

8、图乙。图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材料三:见图丙。图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等。(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在地形坡度为525的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3)(多选)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下降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降水量增加,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答案】(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2)旱地增大(3)BCD(4)自然因素:降水(强

9、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 (5)治理对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每道试题4分,共24分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读图,完成1-2题。1.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其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2.该治理开发模式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持水土 改

10、善生态环境A.B.C.D.【答案】1.A2.D【解析】第1题,塑料大棚的原理是太阳辐射可以进来,而棚内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棚内气温较高,热量得到保持。第2题,该治理开发模式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水土得到保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图1 图23.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答案】3.

11、C 4.A 【解析】4.反坡梯田中的“反坡”坡向与整个斜坡的坡向相反,不利于水流顺坡而下,更有利于水土的保持,确定A项是正确的;“反坡”比顺坡工程量和难度都大,据此排除B项;对于机械化耕作和灌溉施肥而言,与其他形式的梯田没有大的区别,据此排除C、D两项。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56题。5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6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答案】5.A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