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71623602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98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云南省省 20232023 年中考化年中考化学学真真题题一一、单单选选题题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石油B潮汐能C太阳能【解析】【解答】石油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故答案为:A。【分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2.幼儿及青少年缺氟可能会患()A佝偻病B贫血C甲状腺肿大【解析】【解答】A.幼儿长时间缺钙元素,会患佝偻病,故不符合题意;D龋齿B.幼儿长时间缺铁元素,会患贫血,故不符合题意;C.幼儿长时间缺碘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故不符合题意;D.幼儿长时间缺氟会患龋齿,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

2、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3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ABCD【解析】【解答】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符合题意;B.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C.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D.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磷、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4.“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很小【解析】【解答】“弄花香满衣”是因为花香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被鼻子捕捉到,就闻到了花香,与分子之间 有间隔、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质量很小无关。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 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倾倒液体D蒸发【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故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时,不能放在桌面上,会造成试管破裂,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向着手心,否则会污染标签,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蒸发时,要用玻璃板不断搅拌,防

4、止液体飞溅,故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分析。B、仪器连接的时候玻璃管胶管以及胶塞的连接需要在管口沾水,起到润滑的作用然后转动慢慢插入。不 能用力,不能直接压入。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6.云南盛产茶叶,云南某地种植茶树的土壤 pH 在 4.55.5,该土壤呈()A碱性B酸性C中性D无法确定【解析】【解答】云南盛产茶叶,云南某地种植茶树的土壤 pH 在 4.55.5,pH 值小于 7,该土壤呈酸性。故答案为:B。【分析】溶液的 pH 值7,显碱性,从 7 到 14,碱性逐渐增强。7.下列物质由

5、离子构成的是()AH2O2BNaClCFe【解析】【解答】A.H2O2 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HeB.NaCl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了;C.Fe 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单质,故不符合题意;D.He 是由氦原子构成的单质,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 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8.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难溶于水C密度略小于空气D不支持燃烧)【解析】【解答】A.无色无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6、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难溶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C.密度略小于空气,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不支持燃烧,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9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 盛放的药品是()A铁丝B木炭C红磷【解析】【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不符合题意;D硫粉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7、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红磷 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符合题意;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10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霉变花生洗净后食用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品C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解析】【解答】A.霉变花生含有黄曲霉素,不能食用,故错误,不符合题意;B.甲醛水溶液有毒,不能浸泡食品,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酸反应俗称二

8、氧化碳气体,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正确,符合题意;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代替食盐烹调食物,故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素、甲醛、亚硝酸钠有毒分析。11某服装标签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成分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成分面料:棉 85%;锦纶 15%绣线:聚酯纤维 100%里料:涤纶 100%A棉B锦纶C聚酯纤维【解析】【解答】A.棉 来自于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风火牙痛;D涤纶B.锦纶来自于化工,属于合成纤维,故不符合题意;C.聚酯纤维来自于化工,属于合成纤维,故不符合题意;D.涤纶来自于化工,属于合成纤维,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常规的天然纤维

9、有棉、麻、丝、毛等。12.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A食盐溶液B硝酸钾溶液C酒精溶液D蔗糖溶液【解析】【解答】A.食盐溶液中氯化钠固体为溶质,故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固体为溶质,故不符合题意;C.酒精溶液中酒精液体为溶质,故符合题意;D.蔗糖溶液中蔗糖固体为溶质,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是液体。13.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A.BCD【解析】【解答】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与 水、氧气发生复杂反应会生成硫酸、硝酸形成酸雨。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14实验是学习化

10、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解析】【解答】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不可用手揉眼睛,故错误,符合题意;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

11、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分析。15.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解析】【解答】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

12、气,使燃烧更充分,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隔绝可燃物,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天然气没有充分燃 烧,可以增加氧气量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16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是氧化物B.乙物质的 1 个分子由 2 个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 1:1 D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解析】【解答】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生成物由二氧化碳、水,都是氧化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物质是氧气,1 个氧分子由 2 个

13、氧原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乙醇分子与氧气分子个数比=1:3,故错误,符合题意;D.甲物质是乙醇,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16)=4: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17.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14、,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解析】【解答】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错误,符合题意;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8下到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和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鉴别和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提纯混有少量的固体将固体溶解,蒸发结晶D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将铁

15、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AABBCCDD【解析】【解答】A.尿素、硫酸钾都不能与熟石灰反应,不能鉴别尿素、硫酸钾,故方案错误,不符合题 意;B.氢气燃烧会生成水,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变浑浊的是甲烷,不变色的是氢气,故合理,符合题意;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 固体,应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提纯,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D.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盐酸具有挥发性,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应该用稀盐 酸浸泡,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

16、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9.碳及其化合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 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由 C 转化为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B.只能通过与反应转化为C通过与 C 反应转化为,化学方程式为DX 可能是酸或盐【解析】【解答】A.由 C 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 二氧化碳,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0 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 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 价,碳 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CO 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不只通过与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错误,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通过与 C 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 X 可能是酸或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