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71623173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山东东省威省威海海市市 20232023 年中考化年中考化学学真真题题一一、单单选选题题1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B.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C温室大棚用二氧化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D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有重要意义【解析】【解答】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故 A 正确;B、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可通过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而不是通过保健品补充,故 B 错误;C、植物的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因此温室大棚用二氧化

2、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故 C 正 确;D、地球上海水含量非常丰富,但淡水含量较少,因此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有重要意义,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环境,也能节约资源和能源;B、补充维生素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海水淡化对解决淡水危机有重要意义。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测溶液 pH【解析】【解答】A、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作反应溶液,因此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故 A 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

3、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 B 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 C 正确;D、测定 pH 的正确操作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 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 pH,不能将 pH 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C、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测定 pH 的正确操作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4、pH 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 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 pH。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C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生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故 A 正确;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和上,因此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原子和离子属于不同的 微粒,化学性质差别很大,故 B 正确;C

5、、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 C 正确;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 D 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生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离子和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D、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

6、含有氢氧根离子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解析】【解答】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 A 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因此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故 B 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 C 正确;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石蕊变红,故 D 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A、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B、温度越

7、高分子运动越快;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能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石蕊变红。5.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常会出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医生常用氯乙烷(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乙烷是一种有机物)药水喷洒伤口治疗。下B.氯乙烷是由碳、氢、氯原子构成的C.氯乙烷中氯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5:1【解析】【解答】A、氯乙烷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 A 正确;B、氯乙烷由氯乙烷分子构成,氯乙烷分子由碳、氢、氯原子构成,故 B 错误;C、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35.51)=24:5:35.5,则氯乙烷

8、中氯元素质 量分数最大,故 C 正确;D、一个氯乙烷分子含有 2 个碳原子,5 个氢原子,1 个氯原子,则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为 2:5:1,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A、氯乙烷含有碳元素;B、氯乙烷由氯乙烷分子构成;C、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D、一个氯乙烷分子含有 2 个碳原子,5 个氢原子,1 个氯原子。6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g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

9、似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碘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 126.9,故 A 错误;B、碘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 B 正确;C、碘和氯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 C 正确;D、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 D 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 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

10、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电子层数等 于周期数。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发生改变 C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有 3 种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解析】【解答】A、甲为氨气,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故 A 错误;B、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故 B 错误;C、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为氨气、一氧化氮和水,共 3 种,故 C 正确;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17:45,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为 35:27,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 不

11、等于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由图可知,甲为氨气,乙为一氧化氮,丙为氮气,丁为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N2+6H2O。8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物: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水B.复合肥:硝酸钾、硝酸铵、碳酸氢铵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微量元素:钙、铁、锌【解析】【解答】A、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水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均属于氧 化物,故 A 正确;B、硝酸铵、碳酸氢铵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 B 错误;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C

12、错误;D、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故 D 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C、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D、钙是常量元素。9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溶液()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B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将气体点燃AABBCCDD【解析】【解答】A、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因此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可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故 A 正

13、确;B、氮气不与铜反应,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因此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可除去氮气中的氧气,故 B 正确;C、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可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故 C 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无法点燃,故 D 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芯片是用高纯硅制成的。如图是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石英砂主要是 SiO2,含有少 量的 Fe2O3 和 Al2O3)。下列说法

14、正确的是()A.溶液 a 中的溶质是 FeCl3 和 Al2O3B.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碳 C中反应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D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O 和 HCl【解析】【解答】A、加入的稀盐酸过量,因此滤液 a 中还含有 HCl,故 A 错误;B、反应为二氧化硅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中二氧化硅失去氧,发生还原反 应,故 B 错误;C、氢气与氧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因此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故 C 正确;D、该反应中,HCl 先消耗后生成,可循环利用,CO 只生成不消化,不能循环利用,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稀盐酸过量,溶质还有 HCl;B、中二

15、氧化硅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C、氢气为可燃性气体,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D、只有 HCl 能循环使用。二二、科科普普阅读题阅读题11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03 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 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材料二:1811 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 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原子。(1)完成下列表格物质葡萄糖氢气二

16、氧化硫氦气构成物质的微粒(写微粒符号)2上表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写化学式)。3你同意材料一中加点部分的观点吗?,请选用(1)表中的物质说明理由。(4)从原子论的创立到分子学说的提出,谈谈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解析】【解答】(1)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 C6H12O6;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 H2;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 2 个氧原子和 1 个硫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 SO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由氦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 He,故答案为:C6H12O6;H2;SO2;He;2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上述物质 C6H12O6、SO2分别由 C、H、O,S、O 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其属于复杂原子,故答案为:C6H12O6、SO2;3材料一中提到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而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 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故不同意其观点,故答案为:不同意;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 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4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在道尔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