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71622718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山东东省烟省烟台台市市 20232023 年中考化年中考化学学真真题题一一、单单选选题题1.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食物腐败C酒精挥发D冰雪消融【解析】【解答】A.玻璃破碎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C.酒精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只是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来判断,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的是物理变化。22023 年世界环境

2、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解析】【解答】A.煤炭脱硫处理,减少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可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不符合题意;B.积极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达成“碳中和”,不符合题意;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不符合现实情况,符合题意;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来源确定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3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

3、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添加锌粒D移走蒸发皿【解析】【解答】A.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手要握住长柄,否则试管会滑落。先对试管预热,再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倾斜,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 在试管中上部,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与试管紧挨着,不符合题意;C.添加锌粒时,锌粒直接放入试管里,试管易破裂,不符合题意;D.移走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分析。B、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C、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4、D、根据蒸发皿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4.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为石油。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可燃性B.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 C其成分中主要含有 C、H 元素 D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解析】【解答】A.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说明“洧水”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B.“洧水”即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C.石油其成分中主要含有 C、H 元素,不符合题意;D.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有碳,可用于制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洧水”即为石油,以及石油的性质分析。

5、5.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解析】【解答】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助燃剂而不是燃料,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不符合题意;C.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不符合题意;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C、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D、根据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分析。6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解析】【解答】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错误;B.水体有自净能力,大量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故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故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水资源的知识,电解水实验的结论,以及水的净化等知识分析。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

7、观解释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解析】【解答】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三态之间的改变,就是分子间间隔的改 变,不符合题意;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符合题意;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

8、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8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家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汤姆森发现原子核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表示两个氢原子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C物质与构成粒子D物质、俗名与类别铜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由和构成碳酸钠纯碱碱甲烷天然气有机物AABBCC【解析】【解答】A.汤姆森发现电子,错误,不符合题意;DDB.2H 表示两个氢原子,错误;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可表示为,错误,不符合题意;C.铜是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完全正确,符合

9、题意;D.碳酸钠俗名为纯碱,属于盐,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D、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和物质的分类分析。9.某种花青素(化学式 C15H11O6)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够阻挡紫外线。下列关于该花青素的说法正 确的是()A.花青素属于氧化物B.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花青素由 32 个原子构成D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解析】【解答】A.花青素

10、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C.花青素分子是由 32 个原子构成,故错误;D.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512):(111):(616)=180:11:9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 小,故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C、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10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丙

11、和丁都属于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解析】【解答】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丙是乙酸,属于化合物,丁是氧气,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有 4 个分子,反应后有 2 个分子,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不符合 题意;C.反应前有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反应中一氧化碳、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 价,生成物氧气中氧元素显 0 价,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 价发生改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

12、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11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反应A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B用 75%的乙醇溶液擦拭桌椅消毒乙醇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构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食醋的 pH7,能与水垢发生反应AABBCCDD【解析】【解答】A.熟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农业上经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 题意;B.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因为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和病毒,不符合题意;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空

13、气)的原理灭火,不符合题意;D.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是利用食醋显酸性,pH7,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产生醋酸镁和水,所以酸能除去水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熟石灰的用途和中和反应的应用分析;B、根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分析;C、根据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分析。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

14、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D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解析】【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不符合题 意;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灯泡通电会发光、放热,不 符合题意;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D.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比如质子、电子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B、根据燃烧的特点分析;C、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D、根据带电的粒子有离子、质子、电子等分析。二二、多多选选题题13和的溶解度曲

15、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都属于易溶物质B时,饱和溶液中溶解了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当中混有少量杂质时,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解析】【解答】A.0时,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都大于 10g,都属于易溶物质,符合题意;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0g,130gKNO3 饱和溶液中溶解了 30gKNO3,不符合题意;C.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KNO3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NaCl 的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当

16、 KNO3中混有少量 NaCl 杂质时,可采取冷却 KNO3 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三三、单单选选题题14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会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下列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AABBCCDD【解析】【解答】A.煮沸过的水不含有氧气,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 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 究铁生锈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不符合题意;B.图中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不符合题意;C.锌粒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