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71622651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山东东省省滨滨州州市市 20232023 年中考化年中考化学学真真题题一一、单单选选题题1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析】【解答】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其中 烈火焚烧为碳酸钙在高温下反 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其中有水的三态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飞流直下三

2、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 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B.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小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解析】【解答】A.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会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溶质不同,溶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错误,符合题意;D.小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分析。B、根据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不同分析。C、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D、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美丽滨州,是每一个滨州人的责任。下列 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B使用清洁能源C积极

4、植树造林D深埋废旧电池【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B.使用清洁能源,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积极植树造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深埋废旧电池,旧电池含有汞、镉等重金属,会污染环境,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4小亮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的错误操作是()A取氯化钠B称氯化钠C量取水D溶解氯化钠【解析】【解答】A.取氯化钠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称氯化钠时,注意“左物右码”,托盘上垫上相同的纸,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量取水

5、,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错误,符合题意;D.溶解氯化钠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分析。B、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 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D、根据溶解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

6、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析】【解答】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升高周围的温度,达到煤炭的着火点,故错误,符合题意;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7、;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 的接触面积。6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尿素CO(NH2)2 属于氮肥B.植物的叶片发黄,应施用磷肥来改善其生长状况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D硝酸钾属于复合肥【解析】【解答】A.尿素CO(NH2)2 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叶片发黄,应施用氮肥来改善其生长状况,故错误,符合题意;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生成氨气,肥效降低,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含有钾、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8、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肥料的分类,概念、作用分析。7下表是人体中某些体液的正常 pH 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体液胃液唾液血液尿液pH0.91.56.67.17.357.455.07.0A胃液B唾液【解析】【解答】A.胃液 pH 为 0.91.5,显酸性;C血液D尿液B.唾液 pH 为 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碱性;C.血液 pH 为 7.357.45,显碱性;D.尿液 pH 为 5.07.0,可能显酸性、中性;其中 0.91.5 最小,所以胃液酸性最强,故答案为:A。【分析】溶液的 pH 值7,显碱性,从 7 到 14,碱性逐渐增强。8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

9、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生成物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解析】【解答】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物质甲由 70%变成 42%,减少了,所以物质甲是反应物,故错误;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1-42%-10%-40%=8%,故错误;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70%-42%):(14%-8%)=14:3,故正确;D.反应前后,物质丁的质量不变,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错误;故答案为:C。【

10、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分析。9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工业炼铁的原理是,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D铝制品不易被锈蚀是因为铝不与氧气反应【解析】【解答】A.金属在常温下不都是固体,金属汞为液态,故错误;B.工业炼铁的原理是,该反应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故正确;D.铝制品不易被锈蚀是因为铝易与氧气反应一层氧化铝薄膜,

11、阻止铝与空气进一步反应,故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在常温下,金属汞为液态分析。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D、根据铝的特性分析。10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 23 个氧分子【解析】【解答】A.单宁酸中碳、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76):(152):(1646)=228:13:184,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12、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52):(1646)=13:18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 46 个氧原子,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小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B、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C、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D、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11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品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米饭B苹果C鸡蛋D花生油【解析】【解答】A

13、.米饭中富含糖类,故符合题意;B.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不符合题意;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主食中富含糖类。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解析】【解答】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故错误,不符合题意;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浅绿色溶液,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与硫酸不反应,故错误,不符合

14、题意;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故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 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1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BCD【解析】【解答】A.这四种离子彼此之间不会形成沉淀、气体、水,可以共存,故符合题意;B.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C.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根沉淀,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D.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

15、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就不能共存。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将 CO2 通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也变红,则 CO2 是酸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氧化铝中也含有金属元素,则氧化铝是一种合金D.点燃 H2、O2 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 CO、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解析】【解答】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氯酸钾不是氧 化物,故错误,不符合题意;B.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将 CO2 通入石

16、蕊试液,石蕊试液也变红,是因为 CO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 是酸,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氧化铝中也含有金属元素,则氧化铝是一种化合物,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点燃 H2、O2 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 CO、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故正确,符合题 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CO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C、合金属于混合物。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有爆炸危险分析。15.向盛有和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 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铁、铜、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C.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D滤液有可能呈蓝色【解析】【解答】A.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强到弱为铝、铁、铜、银,铁与硝酸铝不反应。混合溶液 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硝酸银、硝酸铜与 铁完全反应,铁粉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故 A 正确;B.硝酸银与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硝酸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