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1621890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芜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一、填空题(11芜湖)1、2011年1月,芜湖市中心一座高架桥正式全线通车,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桥上限速40km/h,约合 m/s,高架桥全长1.3km,若一辆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大约需要 min通过,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这实际上是从声音的 环节减小了噪声的影响。运动;11.1;1.95;传播。(11芜湖)2、位于我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贺镜而得名,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 (填“实像”或“虚像”),春日

2、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树成萌,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的,“花香”说明了 ;“柳萌”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镜面;空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直线传播。(11芜湖)3、“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向下俯冲时,动能 ,重力势能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增大;减小。(11芜湖)4、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4.7N,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N,它排开的水重为 N。0.3;0.3(11芜湖)5、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

3、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 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则每输送1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 J的能量。化学;4109。(11芜湖)6、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人们常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中的 线与零线。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火(11芜湖)7、图2所示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中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洗脸时,看盆内水的深比实际水深要 (填“深”或“浅”)一些。浅(11芜湖)8、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丹麦的 。如图3所示,通电螺母管附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则螺线管的A端是 极,

4、电源的D端是 极。奥斯特;S;负二、选择题(11芜湖)9、以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7B、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C、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hPa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mmD(11芜湖)10、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B(11芜湖)11、2010年,中央电视台“芜湖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芜湖成功举办。晚会通过中央电视台的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同时并机直播,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观看

5、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B、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D(11芜湖)12、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图4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11芜湖)13、下列设备中,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是A、电铃 B、发电机 C、电动机 D、电磁起重机C(11芜湖)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电压表示

6、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B(11芜湖)15、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a、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b、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c、在研究物质导电性能时引入了“绝缘体”d、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e、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A、ab B、cd C、ad 、beC (11芜湖)16、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密度为的液体,我们可以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一面积为s的水平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

7、形的小液柱所产生的。(1)请在图中作出小液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请推证: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p=gh答案:(11芜湖)17、使用电热水壶烧水,具有便捷、环保等优点。图7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假设电热水壶的电阻保持不变。(1)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和电阻分别是多少?(2)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质量为0.5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3)在额定电压下,要放出这些热量,该电热水壶理论上需要工作多长时间?(4)使用时发现:烧开这壶水实际加热时间大于计算出的理论值,请分析原因。110;1.68105J;381.82S(11芜湖)18、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

8、式杠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角度说明理由。甲图方式更轻便合理。两种方式的动力臂大致相同,阻力相等。根据杠杆原理,甲方式的阻力臂小,所以手施加的动力小,感觉轻便。(11芜湖)19、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50g、一个20g、和一个10g的砝码,并将游码拨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静止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左;减少;83.2(

9、11芜湖)20、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图10所示的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321.262351.2153381.22643101.230(1)前三次实验中,第 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J,总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是否有关。3;0.3;0.36;83.3%;钩码上升的高度。(11芜湖)2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

10、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8。(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1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或不妥:A、 ;B、 ;(2)将上述错误或不妥改正后,闭合开关,如果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2所示,读数为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4)该实验还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位于最大阻值处(3)2.5;0.34;0.85(4)7.35(11芜

11、湖)22、境自远尘皆入味,物含妙理总堪寻!-物理规律往往隐藏在众多表象的茫茫迷雾之中,而科学研究就像穿透迷雾的明灯,引导着探索者到达真理的彼岸。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13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交直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

12、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D、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3)伽利略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 ,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永远匀速运动下去。(11芜湖)23、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1)如图14所示,让

13、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起方向上受到 力和 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肯有相同的速度。(3)减小图14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支持;重;同一;小;远;匀速直线。(11芜湖)24、格物致知,探究成真!与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程类似,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往往也被某些生活表象迷惑,通过学习和探究,我们最终拨开迷雾,获得新知,回顾你的学习历程,列举一个这样的案例,要求写出物理规律名称(或内容)、遇到的困惑,并简要说明学习过程。答案合理即可。标准答案中这样说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