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159851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名称:生活中的规律活动目标:1.发现事物排列的特点与规律,尝试记录并创造新规律。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具有初步的归纳、推理水平和创新意识。3.感受生活中规律存有的秩序性、发现和欣赏规律美。活动准备: 1.视音频准备:适宜创作的轻音乐2.材料准备:数量充足的雪花片、颜色形状各异的图形块、小木棍或吸管;打击乐器;生活中常见规律事物的图片(麦当劳招牌、斑马线、条纹连衣裙、瓷砖花纹等等);纸笔瓷砖花纹3.经验准备:注重过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或现象。活动过程:一、讨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或现象互动问题:你见过生活中哪些有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它有什么规律?提示:幼儿能够用语言对事物实行描绘,也可用动作或

2、图画表征对现象实行描绘,但要将规律表述清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不但指图案,还能够是规律的动作、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四季更替,教师可适当补充与提示。二、探索规律的秘密 1.观察图片,发现规律互动问题: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按照这个规律,接下来应该怎样排? 2.尝试记录,总结规律互动问题: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把规律记录下来?请你试一试!提示: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自主发现事物的特点与规律,用语言清晰表述规律;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记录规律,如数字、字母、图形、符号等。三、创造新规律1.互动问题:假如请你创造一个新规律,你想创造什么样的规律?2.自主选择材料,创造规律事物提示:幼儿发挥

3、想象,按规律拼摆或绘画出有规律的事物,认真思考、动手动脑;鼓励同伴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共同创作;教师因地制宜,随时指导,倾听幼儿的创作意图,适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四、交流分享,感受规律中的秩序美互动问题:你创作的是什么作品?有什么规律?它看起来怎样? 你有什么感受?提示:鼓励同伴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共同发现规律中蕴藏的有趣或秩序感;教师可先说出自己的感受,感染其他幼儿,诱发其他感受,并用适当的语言词汇表达出来。【解析】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理解事物本质与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大班幼儿在使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但感性经验丰富,充分发挥具体形象思维,而且能在感知事物特

4、征的基础上尝试识别、归类、排序、概括、推理,逻辑思维水平初步发展。指南中数学认知局部的目标1中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并提出5-6岁(大班)幼儿的具体目标:“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结合教学活动设计的三维目标设计体系,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我聚焦了情感态度、水平发展、知识技能三个方面。首先,情感态度方面;大班幼儿注重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规律事物,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按男女间隔排队,早操律动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特殊的排列方式虽然让他们觉得有趣,很能吸引眼球,但在感受规律的秩序性和发现规律美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诱发和感知,所以我设计了目标3:“感受生活中

5、规律存有的秩序性、发现和欣赏规律美。”其次,水平发展方面;规律的发现、总结及创造,需要细致观察、深度思考,不但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品质,且幼儿存有个体差异,所以目标2 :“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具有初步的归纳、推理水平和创新意识。”对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效果,让幼儿在深度学习中,对规律的探究更加深入,发展、锻炼与提升幼儿的归纳推理水平和创新意识。第三,知识技能方面;目标1“发现事物排列的特点与规律,尝试记录并创造新规律。”是本次活动最基本的学习目标,希望幼儿能够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理解规律、使用规律,利用规律实行装饰、创编游戏或动作,从而具有规律应用并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只有当数学回归幼儿的生活情境,幼儿的数学思维才能顺利迁移和应用,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才会提升,数学的教育价值最终得以表达。总来说之,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设置来源于幼儿实际生活,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以纲要与指南为依据,以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托,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品质、水平发展、美育等方面,目标的设置仅仅整个教学活动的一局部,还要看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能具体达成的目标设置才是完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