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159702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B. 质点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C.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模型D. 质点就是物体的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很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不一定能够忽略,不一定能看成质点,如原子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A错误;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故B错误;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不存在,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与几何中的点不一样,不是物体的中心,故C正确,D错误。2.下列说法表示时刻的是

2、:( )A. 第5s内B. 前5s内C. 第5s末D. 从第3s末到第5s末【答案】C【解析】第5秒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前5秒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从0时刻到4秒末之间,是时间,故B错误;第5秒末,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点,是时刻,故C正确;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时间段,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故选C点睛: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3.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一定是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B. 它是加速度

3、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C. 它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直线运动D. 它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对。4.徐州地铁1号线一期已于2019年9月28日开始运行,全长21.967千米,其中高架线0.571千米,地下线20.996千米,地面过渡段0.4千米;共设18座车站,其中高架站1座,地下站17座。地铁每天运营时间为6:0021:30早晚高峰行车间隔8分左右,平峰行车间隔9分40秒左右。列车单程运行时间约需40分钟。下面哪个速度更接近徐州地铁全程的平均速度()A. 35km/hB. 80km/hC. 120km/hD. 160km/h【

4、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可以把路程近等于位移大小,则平均速度为:A35km/h。故A符合题意。 B80km/h。故B不符合题意。C120km/h。故C不符合题意。 D160km/h。故D不符合题意。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 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C. 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答案】C【解析】【详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因为力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故B正确;既然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那么有受力物体也一定有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就是施力物体,受到

5、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错误;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故D正确;答案选C。6.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 5N、7N、8 NB. 2N、3N、5NC. 1N、5N、10 ND. 1N、10N、10N【答案】C【解析】【详解】三个力合力为0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任意一个力在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5N和7N的合力范围为:2N-12N,8N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0;故A错误; 2N和3N的合力范围为:1N-5N,5N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0;

6、故B错误;1N和5N的合力范围为:4N-6N,10N不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0;故C正确; 1N和10N的合力范围为:9N-11N,10N在合力的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0故D错误。7.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 米、千克、秒B. 米、千克、牛顿C. 牛顿、千克、秒D. 米、牛顿、秒,【答案】A【解析】【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得到的导出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BCD错误。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步骤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同时改变拉力F和小车

7、质量m的大小B. 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导出a与m及F的关系C. 只改变拉力F的大小,小车质量m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D. 只改变小车质量m的大小,拉力F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中变量比较多,因此在进行探究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一个变量不变,看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实验操作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一个变量不变,看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操作是:先不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不改变小车受力,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

8、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点评:“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注意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9.关于惯性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 惯性大小可由质量来量度B. 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显出惯性C. 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存在惯性D. 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答案】A【解析】【详解】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它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10.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的两个物体落到水平地面的时间A. 速度大的时间长B. 速度小的时间长C.

9、 落地时间相同D. 由质量大小决定【答案】C【解析】【详解】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解得:h相同,则t相同。A速度大的时间长。故A不符合题意。B速度小的时间长。故B不符合题意。C落地时间相同。故C符合题意。D由质量大小决定。故D不符合题意。11.物体做匀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A. 线速度B. 周期C. 频率D. 向心力的大小【答案】A【解析】【详解】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物理量中,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这几个物理量都是矢量,虽然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时刻在变,因此这些物理量是变化的,即保持不变的量是周期、角速度和频率,变化的是线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

10、。12.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 开普勒B. 伽利略C. 牛顿D. 卡文迪许【答案】D【解析】【详解】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13.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速度增大到原来的倍B.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速度增大到原来的倍C.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向心力减为原来的D.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向心力减为原来的【答案】C【解析】根据公式,移项化简得,所以当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倍时,速

11、度变为原来的倍,AB错误;根据公式,当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倍之后,万有引力变为,C正确;由,当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向心力变为原来的,D错误14.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力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 功有正、负,所以功也有方向C. 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发生位移D. 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方向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答案】D【解析】【详解】A功是物体之间能量转化的量度,它是标量。故A错误。B功有正、负之分,但功的正负不是表示方向,是表示力对物体的做功效果。故B错误。C当力的方向和物体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对物体就

12、不做功,所以物体的位移并不一定是零。故C错误。D根据功的定义可知,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故D正确。15.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A. 上抛球最大B. 下抛球最大C. 平抛球最大D. 一样大【答案】D【解析】【详解】解: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所以三个球的机械能守恒,由于它们的初速度的大小相同,又是从同一个位置抛出的,最后又都落在了地面上,所以它们的初末的位置的高度差相同,初动能也相同,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末动能也相同,所以末速度的大小相同,故D正确。16

13、.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A. mgh,减少mg(H-h)B. -mgh,增加mg(H+h)C. -mgh,增加mg(H-h)D. -mgh,减少mg(H+h)【答案】D【解析】【详解】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地面离零势能点的高度为-h,物体重力势能为:Ep=-mgh物体下落的高度差为H+h,所以重力做功为:W= mg(H+h)重力势能减小mg(H+h)A. mgh,减少mg(H-h);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B. -mgh,增加mg(H+h);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14、。C. -mgh,增加mg(H-h);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D. -mgh,减少mg(H+h);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17.关于电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可以起电,所以电荷可以创生B. 正、负电荷可以中和,所以电荷可以消灭C. 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详解】电荷守恒定律内容为: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18.

15、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而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少为原来的1/2,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变为()A. B. C. D. 【答案】C【解析】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F,故;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而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少为原来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变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关于电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既看不到又摸不着,所以它不是客观存在的B. 由于,所以E跟F成正比,跟q在反比C. 电场线是电场中真实存在的线状物D. 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人为引入的【答案】D【解析】A、电场虽然看不到又摸不着,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故A错误;B、公式是电场强度定义式,电场强度是由电场决定的,与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无关,与电量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