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158017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2004-04-06 13:44:48来源:河南人口网 (该文已在2003年9月2526日由中国人口学会、吉林大学召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口发展”研讨会议上宣读、交流,并收录论文集,将出版发行。同年11月19日在江西省人口学会召开的人口理论研讨会上宣读、交流,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对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态势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按照国际通用标准,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否进入了老龄化,通常是以一国或

2、地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系数、老少比、年龄中位数等指标来综合确定。当一国或地区的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7(或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10%),014岁少年儿童比重低于30%,老少比重在30%以上,年龄中位数大于30岁,这些指标中多数到达时就可以认为一国或地区的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该地区的人口状态呈现为老年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科学技术进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期望寿命延长的结果。人口老龄化正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那么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态势又是怎样的呢?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3、查数据来看,江西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378万人,占总人口的9。53%,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53万人,占总人口的6.27;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25.9%;老少比(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为24。2%;年龄中位数为28。7岁(见表1).江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接近“老年型”,预计将于2009年左右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因此,站在历史的高度,积极关注江西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防患和解决好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江西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4、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 - 指 标 名 称 国际通用人口年龄类型标准江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1982年1990年2000年 - 少年儿童系数 (014岁)4030403038。8031。7925.90 - 老年人口系数(65+岁)44774。505.096。27 - 老少比(65+岁/014岁)1515303011。6116。0224。20 - 年龄中位数(岁)2020303019。7022。8328。70 - 一、江西人口老龄化现状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人口控制政策实施以来,江西人口增长速度放慢,老年人口规模明显加大

5、。2000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53万人,十年间净增61。26万人,年均增加5。94万人。同时由于20世纪90年代,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却不断升高。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27,比1990年的5.09,上升了1.18个百分点. 江西老年人口不仅规模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省总人口比1990年增长 9.78 ,年均增长0。91%;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1990年增长31。91%,年均增长率为2.72。 2.老年人口日趋高龄化 国际上常用低龄6069岁、中龄7079岁、高龄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等三个指标来反映

6、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状况。比较十年间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最大,中龄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次之,低龄老年人口增长幅度最慢。200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3。36万人,比1990年增加13.88万人,增长71。3%;7079岁的中龄人口达121。77万人,比1990年增加32.46万人,增长36。35%;而6069岁的低龄人口达222.87万人,比1990年增加40.22万人,增长22.02%。老年人口高龄化的速度大大高于人口老龄化速度. 3.城市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不同地区老龄化程度不一 由于经济条件、生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使得各地人口老龄化状况也不等同。首先是城乡

7、之间人口老龄化存在差异,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老年系数,市为5。93,镇为5.37,县为6.5 ,老年系数由高至低依次为县、市、镇。按城乡划分,则城镇为5.65,乡村为6.5.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且3/4的老年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看,则是城镇快于农村。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城镇老年人口增长了73.26 ,而农村只增长了22.17 %.城镇老年人口上升幅度大于农村,这说明城镇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快于农村。其次,各设区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平衡。据2000年人口普查,南昌、萍乡、赣州、吉安、宜春市的老年系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将率先转向老龄化,其它设区市也

8、不同程度的趋向深度发展.老年人口系数最高的为6.69 %,最低的为5。53 ,两者差距明显。 4.人口迁移流动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中,江西迁往省外的人口为368万人,而外省户籍迁入的人口仅有25万人。据江西省计生委组织的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反映,流出人口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1。5;30-40岁的占32.23%;40岁以上的只占6.25。虽然老年流动人口极少,从总体上不会改变老年人口的数量,但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到外省务工经商,影响了我省老年人口的比重,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5.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来看,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

9、素是生育率的下降。欧美等发达国家生育率的下降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而自然下降,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缓慢,是逐步到来的,大约花了150多年的时间,是“先富后老”。在中国,产生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率的持续下降。而生育率下降又是长期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的结果;生育率下降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江西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还很低,属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是严格执行人口控制政策,降低生育率的结果;是在人均收入较低、综合财力有限、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养老保障积累较少、养老金的“空账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提前

10、走进老龄社会。是“未富先老”、“未富先寿”.如果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则根据有关资料,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人口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江西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00余美元.由此可见,江西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十分明显。二、人口老龄化对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特别是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将给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老年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被抚养人口不断增多,将直接导致抚养系数的提高、劳动年

11、龄人口负担的加重.据预测,江西老年抚养系数将从2000年的9.24%,平稳上升到2010年的10。19%、2020年的14。85;然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30年的21。49%、2040年的32。77%、2050年的36。47。 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需要社会赡养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用于退休职工养老金、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等开支都将迅速上升,从而社会负担日益加重,给财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政府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生产,从而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政府因财力所限不可能惠及太多的老年人,因而,如何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次,传统的家庭

12、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主要模式。实行计划生育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少地方形成了”42-1”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且,持续下降的生育率,使家庭户规模进一步减少,趋向小型化、核心化.家庭结构的脆弱,使负担老人的能力大大降低,难以承受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冲击。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江西家庭规模为平均每户3。8人,比1990年平均每户减少0.6人。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赡养老人能力的降低。此外,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改制的不断深

13、入,下岗或失业人数的增多和现代生活步伐加快、竞争的加剧,成年子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也力不从心。 另外,“空巢”家庭呈继续上升趋势。2000年在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中,老人独居或老年夫妇单独生活的“空巢”家庭户分别占7.8和9.1.一方面,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留守家园的独居老人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价值观念的变化,老年人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使老年人不愿意依附年轻人养老.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了。 2。引起劳动力资源短缺 从近期来看,人口老化带来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不会造成江西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局面,相反还可以缓和劳动

14、力失业问题.但从长期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加深,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不断上升、青少年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和不断减少的出生人数,将导致劳动力资源相对减少。 国际上通常用适龄劳动人口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我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2000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为2479万人,占总人口的61。35%。据测算,以后平均每年约增加35。44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峰值 3187万人。这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充足和廉价的比较优势,可称之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对加快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此后随着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逐渐退出劳动力队伍,以及20世纪90年代低生育水平下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力队伍,导致自然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远高于进入劳动力年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开始持续下降.50年内,江西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减少13。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资源量持续减少,势必出现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局面。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