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157572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语文)Word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2012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1)(语文)一、基础知识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荏弱/缝纫挟持/汗流浃背削藩/削足适履B.纤弱/纤夫踉跄/不稂不莠巷道/街头巷尾 C.缱绻/誊写匆忙/戎马倥偬累卵/连篇累牍D.悚然/怂恿羡慕/蓦然回首刹那/深山古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以“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B.美国总统抵达英国,开始他在英国的经济之旅,伦敦早已加强警力,保持着高度戒备,以应对那些反目成仇的愤怒的抗议者。C.色彩丰富的抽象画于几年前始为国

2、人所接受,如今登堂入室,不仅在美术馆、画廊里常见,还走进公共空间,步入市民居屋。D.主流媒体面对才使用就垮塌的“豆腐渣”工程,耳闻一批批受害者天崩地裂的痛苦呻吟,大声呼喊:我们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那你也不妨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B.园中院巧妙吸取我们石窟艺术和广州雕塑技艺,融现代建筑技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把室内层楼变成了花草烂漫、泉涧轻流的岭南田园胜景。C.尽管灾区各级财政都有困难,但还是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提高灾区干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

3、生活压力。D.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30年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告诉我们,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4.下面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本人比较认同这样的国学定义:国学分为狭义上的国学和广义上的国学,狭义上的国学就是指经史子集,而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民国以前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之总和。对国学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可能会像对文化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一样,看来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 但是,如果对研究讨论的对象没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标准,对对象的讨论和认识往往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研究和讨论往往就深入不下去。尤其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更是如

4、此,就是当年的国学大师们,如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对国学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分歧。因为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很难在同一个问题上取得共识。A.B.C.D.二、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鉴赏(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景略以门荫补幽州功曹。大历末,寓居河中,阖门读书。李怀光为朔方节度,招在幕府。五原有偏将张光者,挟私杀妻,前后不能断。光富于财货,狱吏不能劾。景略讯其实,光竟伏法。因授大理司直,迁监察御史。及怀光屯军咸阳,反状始萌。景略时说怀光请复宫阙,迎大驾,怀光不从。景略出军门恸哭曰;“谁知此军一日陷于不义。”军士相顾甚义之,因退归私家。寻为灵武节度杜

5、希全辟在幕府,转殿中侍御史,兼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前为刺史者多懦弱,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时回纥遣梅录将军随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欲以气制之。郊迎,传言欲先见中使,梅录初未喻。景略既见盈珍,乃使谓梅录曰:“知可汗初没,欲申吊礼。”乃登高垅位以待之。梅录俯偻前哭,景略因抚之曰:“可汗弃代,助尔号慕。”虏之骄容威气,索然尽矣,遂以父行呼景略。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拜之于庭,由是有威名。时河东李说有疾,诏以景略为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时方镇节度使少征入换代者,皆死亡乃命焉,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受命之日,人心以属。景略居疑帅之地,势已难处。回纥使梅录将军入朝,说置宴

6、会,梅录争上下坐,说不能遏,景略叱之。梅录,前过丰州者也,识景略语音,疾趋前拜曰:“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又拜,遂命之居次坐。将吏宾客顾景略,悉加严惮。说心不平,厚赂中尉窦文场,将去景略,使为内应。岁余,风言回纥将南下阴山,丰州宜得其人。上素知景略在边时事。上方轸虑,文场在旁,言景略堪为边任,乃以景略为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军西受降城都防御使。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凿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二岁后,军声雄冠北边,回纥畏之,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贞元二十年,卒于镇,年五十五,赠工部尚书。(选自旧唐书

7、卷一百五十二,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状始萌萌:显露B.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敌对C.梅录初未喻喻:明白D.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简:选择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因授大理司直,迁监察御史因退归私家B.前为刺史者多懦弱将去景略,使为内应C.皆死亡乃命焉言景略堪为边任,乃以景略为丰州刺史D.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拜之于庭贞元二十年,卒于镇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表现李景略“堪为边任”的一组是 ()A.景略讯其实景略欲以气制之B.因退归私家梅录俯偻前哭C.由是有威名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D.军声雄冠北边景略节用约己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8、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景略起初在李怀光的幕府中任职,当他发现李怀光驻军咸阳,有谋反迹象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主动地离开了李怀光。B.李景略面对回纥使者梅录,不卑不亢,用气势慑服了他;后来,在李说设宴时,梅录争夺位置,李景略又一次叱责了他,而梅录对他非常尊敬。C.李景略担任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居于可能取代节帅的地位,处境本已艰难,再加上宴会上折服梅录的举动,引起窦文场的嫉恨。D.李景略担任丰州刺史,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两年以后,军威大震,回纥不敢轻举妄动。9.断句与翻译。(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凿咸应永清二渠溉

9、田数百顷公私利焉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行香子 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这首诗上片的结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2)有人认为,这首诗流露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结合全词谈谈自己的看法。11.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1)间关莺语花底

10、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3),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4),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王朝闻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本身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造才能的多样性,群众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作品只有具有多样的风格,才能适应对无限丰富多样的客观世界的反映,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表明,艺术繁荣的时代,往往伴

11、随着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也表现于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中。伟大的作家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他所创作的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主导的、占优势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创造出具有多样风格的作品,布封曾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胡应麟对杜甫的艺术风格的评价是:“正而能变,大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这里所说的“本调”与“众调”的关系,体现了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一般说来,沉郁是杜甫作品中占主导的风

12、格,但并不能用这一种风格来说明杜甫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采的,有“欲倾东海洗乾坤”那样的豪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的深沉,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样的悲壮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那样的轻灵尽管杜甫作品中的基调还是那种积极的忧国忧民的沉郁的精神。其次,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常常包括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在风格的多样性之中之所以又显示出一致性,乃是由于艺术家主观条件自身构成因素的对立和统一。就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来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最终不能不为他所具有的创作个性所制

13、约;就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说,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不能不为他们所共同生活的某一时代、阶级、民族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所制约。艺术发展史表明,具有各自不同创作个性的艺术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出他们生活的时代、阶级、民族的共性,这就规定了他们作品的风格个性不能不带有一致性。辩证地把握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对于正确认识艺术风格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承认多样性而否认一致性,必然导致否定风格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相反,否认多样性而只承认一致性,在创作上必然导致千篇一律,阻碍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节选自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12.下面对艺术风格多样性的解释,说法正确的一

14、项是()A.艺术家不同的阅历和素养,是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B.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具有多样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艺术也就具有多样性的风格。C.艺术作品只要具有多样的风格,就能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D.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都会呈现一种主导的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多样性风格。1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A.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是艺术繁荣时代常有的特征,这是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证明了的结论。B.伟大作家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是因为其作品反映的生活包括了广阔的天地。C.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当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D.布封说“一个大作家

15、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是说天才作家不能只有一种创作手法。E.创作上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的毛病,只承认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否认其多样性是一个重要原因。14.胡应麟评价杜甫的艺术风格“不失本调而兼众调。”下面诗句表现了杜甫诗歌什么“本调”,又各自表现了什么“众调”?(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15.为什么有一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作品也可以呈现同样的艺术风格?请结合作者关于艺术风格一致性的观点简要分析。四、文字与实用文本阅读(15分)(本大题为选考试题,考生只做一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看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