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155031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4)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

2、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 侯生果北乡自刭。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

3、,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

4、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勒兵下令军中曰勒:约束B矫杀晋鄙矫:假托C高祖始微少时 微:卑贱D赵王扫除自迎除:清除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公子贤”的一组是( ) (3分)公子遂将晋鄙军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晋鄙是一位持重谨慎的将军,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怀疑公子的命令,想不听从,从而被杀。魏王对此非常生

5、气,取消了公子的封地。B公子礼贤下士,士人竭尽智慧与忠诚。退秦救赵后,公子有骄傲之色,门客竭诚劝谏;侯生也用诀别后北向自杀的方式报答他的知遇之恩。C赵王亲自到边界迎接魏公子,与平原君计议用五城封公子,并把鄗封给公子作汤沐邑,足见他非常感激公子。D高祖非常尊重公子,命令五户百姓世代为公子守墓。司马迁也亲自探访大梁夷门旧址,感慨公子礼贤下士并非虚名。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3分)(2)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6分) 南柯子忆旧 【宋】仲 殊十里青山

6、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1)试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在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情景并茂地表现出来?(3分)(2)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请简要概括。(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梅和觉新等人在打牌,觉新心不在焉,时常发错牌,瑞珏在后面给他指点,两人态度亲密,梅看见这情形,心感酸痛。(家) B在庆祝高老太爷66 岁生辰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

7、提亲,让觉民娶冯乐山的侄孙女。觉民爱的是琴,为了反抗祖父,最后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家) C宝钗因平时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与宝钗锁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正好是一对儿。(红楼梦)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E. 临终前,葛朗台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欧也妮葛朗台)8简答题。(选做一题)( 5分)(1)

8、(王夫人)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红楼梦请简述探春“裁处”了哪些府内的事务? (2) 这样一个美女,娇艳,纯真,妩媚,却又如此纤弱,竟这样诚心诚意地跑来援救一个惨遭横祸、奇丑无比、心肠歹毒的家伙,这也许是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了,尤其发生在耻辱柱上,这真是无与伦比的了。所有的民众无不为之感动,一齐鼓掌并高呼:“妙极了!妙极了!”巴黎圣母院这个美女是谁?请简述“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的故事情节。(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9、,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1)以上文段,哪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2分)(2)结合文段概括,孔子“仁爱”思想有哪些重要的特点?(4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宇宙无穷极的能量,因为有了秩序,我们才能看到银河的运转、星汉的灿烂。那失序的星辰,燃烧着、挟持着陨石和尘沙,在大穹拖着光亮的尾巴,消逝到永夜的黑暗中去。宇宙,即时空,不只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它同样是人类理性之源,甚至它便是理性本身。人类的悟性,那不待逻辑、

10、实证的睿智,正是冥冥中理性的启示。当它体现了宇宙的秩序时,这睿智便具有了不朽的生命,瓜瓞绵绵、不绝如缕地从远古延伸到今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天地之大美,四时之更嬗,万物之荣枯,皆由“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庄子知北游)的自在之物 理性之源所使然。人类对它的了解甚微,我们除了表示敬畏与虔诚而外,根本无力改变宇宙的大规律。对天地之大美,我们能够奉上的也只是无限的赞叹。人类自身便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当人文未开时,人类懵懂地生活于自然状态,那时的顺应是天生的,不假意志的,这便构成了“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的境界。人类的智慧渐渐增长,意识到自

11、身的存在,并竭力想表现其自身时,这“间间小智”便会与宇宙的“闲闲大智”相龃龉、相矛盾,人类的一切过错在于违拗宇宙的大智慧。古哲强调“天人合一”,意在指出人类背离这根本规律的危机。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以为万有乃永恒理念的临摹品,艺术则应为临摹品之临摹品。这种观念不只为新潮、前卫的艺术家们拒绝,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嘲讽,甚至连古典主义大师都以为柏拉图不免有冬烘先生之嫌。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我们在参选先贤妙论时,不要胶柱鼓瑟、作茧自缚,我们是可以从中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的。它不会抑制你独特的创造力,也不会束缚你心灵自由的张力,相反,它会使我们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去创造符合天地大美的作品。宇宙的大美

12、,根本来源于它的秩序;社会的大美,同样来源于社会的契约秩序;艺术的大美,也离不开美学的大限秩序。一切失序的,便是毁灭着的如彗星、凋谢着的如残荷、死亡着的如骸骨。艺术家有时也表现残荷之类,那是对秩序的怀恋,包含着蓄芳待来年的企盼。然而,倘有艺术家一定要与秩序为仇寇,以脏乱怪丑为追逐,则自古有逐臭之夫、舐痔之徒,有怪力乱神之辈。那也是一种存在,不过它们不是美的所在。秩序的标志是纯粹、明确、简捷。如狄拉克之物理学公式、如开普勒之天体学阐释、如八大山人水墨画之美奂,那都是天人合一的典范。这儿是“天人本无二”的至高境界,人类的睿智至此,也就是一种回归,返璞归真,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我就是

13、上帝”,毕加索,你不觉得有些出语不逊吗?10下列有关“秩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银河运转,星汉灿烂,四时更嬗,万物枯荣,皆因有序。B脏乱怪丑的存在,是合理的秩序,尽管它们不是美的所在。C. 秩序是宇宙、社会、艺术等一切大美之所在。D纯粹、明确、简捷,是秩序的标志,也是人类睿智的回归。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宇宙是理性之源。当人类顺应宇宙的秩序并竭力表现自身时,人类便成了秩序。B古哲强调“天人合一”, 意在指出人类背离这根本规律的危机。C先贤妙论使后人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创造出大美的作品。D. 残荷是失序的东西,它不是美之所在,艺术家表现

14、它,是为了怀念和期盼秩序。12作者为什么认为毕加索“有些语出不逊”?请结合本文观点加以阐述。(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美 女(俄)契诃夫记得还是在做中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的时候,我和爷爷到顿河区罗斯托夫去。那是八月里的一天,天气闷热,令人烦闷不堪。由于热、干燥,以及尘雾吹到我们身上的热风,眼睛困得睁不开,嘴巴发干;不想看,不想说,不想思索,当那睡意朦胧的车夫乌克兰人卡尔波扬鞭打马,鞭子甩到我的制帽上的时候,我既不抗议,也不出声,只是从半睡中清醒过来,无精打采地瞥一眼远处透过烟尘能看到的村庄。我们停下来在亚美尼亚的一个大村庄巴赫契萨拉赫爷爷熟识的富裕的亚美尼亚人家里喂马。在这个亚美尼亚人的房间里,没有漆过油漆的木墙啦,家具啦,红褐色的地板啦,都散发出一股被太阳晒过的干木料的气味。无论你往哪儿看,到处是苍蝇、苍蝇、苍蝇爷爷和亚美尼亚人正在谈论放牧啦,牧场啦,羊群啦听着他们俩嘟嘟囔囔的谈话声,我开始对草原、太阳、苍蝇等等产生了怨恨的情绪。亚美尼亚人不紧不慢地走进门厅,喊叫道:“玛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