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级消防员理论考试要点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3KB
约26页
文档ID:471543670
初级消防员理论考试要点_第1页
1/26

初级消防员理论考试要点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1. 火是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 为特征的燃烧现象2.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 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 国家标准将火灾定义为 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类另物质举 例A类火灾有机物性质固体物 质木材、棉、毛、麻、纸张、塑料、 泡沫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油类、醚类、醇类、沥青、石蜡 等C类火灾气体物质气体类、烷类、炔类等D类火灾金属物质钾、钠等E类火灾带电物质电脑、插座等F类火灾烹饪物质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油脂) 等种不同的类别4.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类另U损失情况特别重大火 灾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 上直接损失重大火灾10-30 人死亡,或 50-100 重伤,或5000 万元-1亿直接损失较大火灾3-10人死亡,或10-50 重伤,或1000万元-5000万元损失般火灾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兀 以下损失5. 消防工作具有 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和技术性 6. 我国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7. 消防工作 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负责。

8. 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 公民积极参与9. 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防”是“消”的先决条件10.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11. 公安消防机构 是专门的消防工作监督管理部门12. 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第二章燃烧的基础知识1. 燃烧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具备三个特征,即 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2. 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 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3. 链反应机理分为 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 三个阶段4.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又称氧化剂)和引火源5. 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6.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 处部热源,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7. 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是: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一定的氧气含量、一 定的点火能量和相互作用 8. 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为 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 类型9. 因为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速度较慢,无法维持燃烧,故闪燃一下 就熄灭了闪点越低,火灾危10•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险性就越大。

类另闪点范围甲类液体闪点V 28 C的液体乙类液体闪点》28 °C,但V 60 C的液体丙类液体闪点》60 C的液体物质的燃点越低,则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12. 一切可燃液体的 燃点都高于闪点13. 可燃物的 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14. 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 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类另U举 例物理爆炸蒸汽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爆炸化学爆炸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炸 药的爆炸核爆炸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现象,称为 爆炸15. 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 危险性越大16. 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类另U特征举 例表面燃烧无焰燃烧木炭、焦炭、铁、铜的燃烧阴燃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低或含水分较咼成捆堆放的纸张、棉、麻、煤、草、湿木材分解燃烧有焰燃烧木材、纸张、棉、麻、毛、丝蒸发燃烧有焰燃烧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17. 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类另特征举 例蒸发燃烧受热蒸发出来的蒸气燃烧动力燃烧液雾与空气混合燃烧雾化汽油、煤油在气缸中的燃烧沸溢燃烧液面沸腾或溢出重质油品储罐发生燃烧喷溅燃烧液体向四周喷溅燃烧重质油品储罐发生燃烧18. 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类另特征举 例扩散燃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管道、容器泄漏口;天然气井喷燃烧预混燃烧燃烧前气体已混合制气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 燃气系统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 点火19.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 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20. 一氧化碳、醇类为不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为完全 产物21. 烟气的危害性: 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 22. 火焰由焰心、内焰和外焰 三个部分构成的23. 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硫黄火焰呈蓝色,磷和钠 火焰呈黄色24. 含氧量达到50%以上,火焰几乎无光;含碳量达到 60%以上, 火焰带有大量黑烟25. 热传播的途径: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26. 热辐射是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不需要任何介质27. 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 发展的主要因素;热辐射是火灾发展阶段 的主要形式28.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措施原理举 例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喷水灭火窒息法消除助燃物封闭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等隔离法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转移着火物质,关闭阀门切断来源等抑制法中断燃烧链式反应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1. 爆炸品是指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如受热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 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2. 易燃气体是指在20 C和101.3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 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 不论下限如何,混合物体积分 数至少为12%的气体。

3. 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 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 60.5 C,或 开杯试验不高于65.6 C )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4. 自燃的物质有:黄磷、 三氯化钛: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有:金 属钠、氢化钾5. 氧化物质是指 本身不一定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 物质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6. 腐蚀性物品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7. 自燃液体、固体是指 即使数量小 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之内引燃8. 爆炸品的危险特性有 爆炸性、敏感性、殉爆、毒害性 等9. 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10. 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 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11.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 氧气和压缩空气夕卜,大都具有一定的 毒害性12. 气体具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 除外)13.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将 危险品分成九大类;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十八14. 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三方面: 分解爆炸性、易燃性、伤害性其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过氧基含量和分解温度15. 易燃固体的自燃点 不一定都高于易燃液体和气体的自燃点第四章 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1. 水温升高「C,单体体积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比热容。

水比任何液体的比热容都大 2. 若将1L常温的水(20 C)喷洒到火源处,使水温升到 100 C,则要吸收热量3363. 水蒸气占燃烧区的体积达 35%时,火焰就将熄灭4. 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 质量称为密度、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 重量称为容重5. 黏滞性在液体静止或平静时是不显示作用的6. 水中的杂质越多,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大7. 当水蒸汽温度继续上升 超过1500 C以上时,水蒸汽将会迅速分解 为氢气和氧气8. 水与硅化镁、硅化铁等接触,会释放出 自燃物四氢化硅(4),其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生自燃9. 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有冷却、窒息、稀释、分离、乳化 等,但冷却起 主要作用10. 水结成冰,由液体变成固体, 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体积随之增大11. 液态水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通常状况下,二者的特性为: 压缩性小,膨胀性小12. 消防水枪可分为 直流水枪、喷雾水枪、开花水枪、多用水枪、脉 冲水枪等13. 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 38圆孔处的一段 射流长度称为充实水柱(又叫有效射程)14. 喷雾水枪分为 离心式喷雾水枪、机械撞击式喷雾水枪和簧片式喷 雾水枪。

15. 脉冲水枪 有效射程大于10m第五章 电气消防基础知识1. 电路一般是由 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 四部分组成2. 电流分 脉动、交流和直流电流 三大类凡大小和方向 都不随时间变 化的电流称为稳恒电流,简称直流 :凡大小和方向 都随时间变化的 电流称为交流电流;凡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但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的电流,称为脉动电流3. 电压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4. 电场力将电荷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和电量q的比值称为电压5. 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点的 电位,单位为伏特,用V表示6. 电阻单位是 欧姆,简称欧,用字母Q表示导体的电阻取决于 材料 的性质、几何尺寸和导体的温度 等因素7. 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与电流强度的 平方、导体的电阻与通电 时间成正比8. 通常所说的交流电的大小是指它们的 有效值9. 万用表不用时,最好将挡位旋至 交流电压最高档,避免因使用不当 而损坏10. 万用表不用时,不要旋在电阻挡11. 静电是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 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物点12. 串联电路的特点:① 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② 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③ 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④ 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⑤ 各电阻分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

13. 并联电路的特点:① 电路有若干条通路;②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③ 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④ 每一元件两端的电压 U都是相同的;⑤ 总电阻R与所有元件电阻的关系为:11 1+1 2+…+114. 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是由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三部分组成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实际上 都是接闪器第六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1. 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育、 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统称为“建筑物”,如厂房、住宅、学校、 影剧院、体育馆等2. 凡是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称 为“构筑物”,如隧道、水塔、桥梁、堤坝等3. 按建筑结构分类: ①木结构建筑,②砖木结构建筑,③砖混结构建 筑,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⑤钢结构建筑 4. 框架结构是指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 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5. 建筑高度分类:分类高层民用建 筑10层与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超过24m的2层与2层以上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 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与2层以上的厂房、库 房单层、多层建 筑9层与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24m的多层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单 层厂房和库房6.医院、高级旅馆、省级单位属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