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1531882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金山屯区第一小学 马晓岩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桥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一、 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观察在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识图都离不开观察。教学中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屏幕上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如

2、教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为了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利用课件演示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推导的过程,知道圆柱通过分割、拼组,能够拼合成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图形。在学习中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使原来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的展示,降低了学生在观察上的难度。电脑画面能动能静结合,刺激学生的感官,使观察重点突出,引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专注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 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调用各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认识新知识。因此,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课本上抽

3、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的理解,在屏幕上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特点;再分三次演示圆锥装沙子往圆柱里倒的过程,具体生动的表现它们体积的关系。这种动感的演示,形象地展示了圆柱、圆锥的关系,既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像能力,又渗透了转化的思想。三、 巧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想像能力想像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像是思维的特殊形式,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只有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才能使学生想像出新的形象,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易为学生所接纳。教学 “圆的面积”时,通过课件演示圆被切割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过程的画面,再逐步演示圆被切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通过形象的手段画龙点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能很快地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