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方案技术规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1531432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LAN方案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WLAN方案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WLAN方案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WLAN方案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WLAN方案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LAN方案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LAN方案技术规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为您倾心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2011年WLAN方案技术规范一、概述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简称WLAN,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是当今网络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WLAN是公司“无线+基站光缆延伸+IP+IMS”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成为蜂窝网络的重要补充,也是公司进入宽带市场的重要基础和切入点。WLAN作为重要的无线宽带接入手段,主要覆盖数据流量密集区域,优先在2G、3G数据业务需求高的地点进行覆盖,与2G、3G网络协同互补,提升移动宽带接入能力,以确保公司在移动宽带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规范地市公司WLAN项目建设,现提

2、出WLAN网络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请各市公司遵照执行。二、WLAN网络简介(一)相关技术比较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包括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相关技术参数如下表:表一:各种WLAN无线局域网标准的技术参数比较802.11b802.11a802.11g802.11n最大无线物理层速率11Mbps54Mbps54Mbps150-300Mbps单用户数据实际最大承载速率(考虑协议字段开销和距离因素)5.8Mbps24.7Mbps150m设备能耗低较高中高调制方式DSSSOFDMCCK/OFDMOFDMA表二:EGPRS、TD和W

3、LAN技术比较表带宽覆盖范围移动性终端QOS和安全性适用区域及应用EGPRS下行200Kbps,上行80Kbps10公里高车速大量手机EGPRS网卡电信级广覆盖、速率要求低、无线宽带及信息化应用TD开放HSDPA,用户最大速率可达到1.6Mbps7公里高车速部分终端电信级广覆盖、速率要求不高的无线宽带和3G特色业务。WLAN802.11b物理速率11Mbps,用户应用速率最高可达5Mbps802.11g物理速率54Mbps,用户应用速率最高可达20Mbps100米左右(室外型增加大功率功放可增加一定距离)步行笔记本电脑少量水货手机逐步成熟改善局部热点区域覆盖,主要是无线宽带上网应用(二)WLA

4、N组网结构WLAN网络包括终端、AP、AC、后台支撑系统等设备,组网结构图如下图一:图一:WLAN组网结构示意图WLAN网络中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描述如下:(1) WLAN终端:目前主要是WLAN网卡,按支持的协议分类,有802.11a/b/g/n网卡,目前802.11b/g网卡占主流地位,支持802.11n的网卡也逐渐增多,部分网卡同时支持TD业务;按在PC中放置位置分类,有外置网卡和内置网卡。支持WLAN功能的手机终端已有使用,但受制于认证等因素应用较少。(2) 接入点设备(AP):完成WLAN终端设备的网络接入。WLAN热点区域一般由天线、AP和以太网交换机等组成覆盖系统。(3) 无线控

5、制器(AC):实现AP连接、AP设备集中管理控制、AP管理地址的分配、WLAN用户安全控制、认证中心选择和连接,强制Portal等功能。(4) 认证接入器(BRAS):实现WLAN终端动态IP地址分配和认证代理。(5) 后台认证系统包括集团/省级认证中心(Radius)、Portal、BOSS以及省网管系统。WLAN认证系统的建设以“全国为主、分省配合”的模式实施。分省WLAN认证系统负责使用CMCC-EDU SSID接入的省内高校用户的WLAN业务认证,省内公众用户由总部建设的中央WLAN认证系统统一认证。其中Portal服务器:由AC将用户强制指向Portal服务器,实现WEB认证界面推送

6、,下线通知,门户网站推送等功能。认证中心:实现用户认证、话单生成等功能。BOSS:实现计费、营业和帐务功能。网管系统:利用现有省内IP网管系统实现对新增热点设备的网管。地址规划:由于AP数量众多,因此AP需采用私网地址;用户原则上采用动态方式分配公网地址,以适应于移动接入的业务特性及便于管理和降低网络结构的复杂性。考虑到WLAN业务的流动性特点,WLAN的目标网采用瘦AP架构,AP+AC的模式进行组网,AP地址和用户地址均由AC分配,以避免局部热点IP地址不足的情况。目前用户上网认证采用WEB Portal认证方式。三、WLAN总体建设思路总体建设思路如下:(1) 优先选用2.4GHz频段,以

7、支持802.11g标准的设备为主进行组网,向下兼容802.11b标准;在用户密度大、吞吐量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当部署支持802.11n标准的设备,以提升网络容量;当频率资源紧张时,可以启用5.8GHz频段(建议采用支持802.11n的标准设备)。(2) WLAN网络建设须满足中国移动WLAN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等相关企业技术标准文件的要求。(3) WLAN作为GSM、TD网络数据业务的补充,网络建设要充分考虑与GPRS、EDGE以及TD业务发展的互补性,充分发挥WLAN业务的特点和优势。(4) WLAN技术选择从建设高性能、易管理、技术先进的电信级网络角度考虑,保证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选用瘦AP的组网方

8、式。严格采用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分配的WLAN产品,严禁自行购买其他产品接入网络中。(5) WLAN网络建设初期应遵循“覆盖为主,容量为辅”的原则,以客户接入、提供能力为主,网络容量在后期根据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扩容。(6) WLAN网络建设时要考虑与GPRS、EDGE以及TD网络的融合,已具备GSM和TD室内分布系统或未来将建设分布系统的热点区域,在满足覆盖目标区域功率匹配、干扰抑制等要求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与室内分布系统合路的方式进行WLAN覆盖。(7) 热点WLAN单独组网,即热点AP汇聚后通过传输链路接入我省统一建设的AC设备,严禁接入热点业主自建的IP网络中。(8) 热点AP原则上优先采用PO

9、N网络,在不具备PON网络的条件下,可以选择采用PTN或SDH/MSTP网络,再通过IP城域网连接至AC。(9) 省内WLAN认证、计费系统由省公司统一安排配置,各市公司不单独建设。(10) WLAN OMC建设将遵照集团网管建设规范由省公司统一部署建设。四、WLAN网络建设原则(一)WLAN技术选择WLAN网络包括终端、AP、AC(无线控制器)、认证计费系统、网管系统等设备。根据WLAN建设总体思路,河北移动WLAN建设原则上采用基于瘦AP+AC组网架构的解决方案。瘦AP设备采用AC(无线控制器)和瘦AP的架构,AP只实现加密和物理层功能,用户认证、QoS、网络管理、漫游技术以及其他应用层的

10、功能由AC(无线控制器)集中实现。瘦AP与原有胖AP的功能对比示意图如下:(二)整体网络架构河北移动WLAN网络系统组网图如下所示:BRAS1热点1BRAS全省集中WLAN网管核心路由器核心路由器OLTOLT集团公司全国统一认证、Portal服务器数据城域网汇聚交换机分光器CMNETACACAP-1AP-2AP-NAP-1AP-2AP-N热点NWLAN项目WLAN项目宽带接入网项目ONU分光器ONUACAC集团一级boss省级boss数据城域网汇聚交换机各热点的AP通过宽带接入网、IP城域网和各市公司核心机房的AC(无线控制器)设备连接,AP和AC之间采用二层交换协议进行链接。多业务在无线侧通

11、过不同的SSID区分;AP至AC间,多业务通过映射到不同的VLAN进行区分。各市公司WLAN通过CMNET连接到集团公司或省公司集中设置的Radius服务器、Portal服务器,实现认证、计费功能。(三)AC(无线控制器)建设原则AC的设置采用集中式,设置于各市公司核心机房,兼作本地WLAN业务认证服务器(BRAS),相关设备组网原则如下:(1) AC设备与IP城域网的BAS设备集中部署在同一机楼。(2) AC旁挂连接到各地市WLAN汇聚交换机(采用三层高端路由交换机,华为93系列),AC连接见下图:(3) 各地市的AC建设,原则上采用N+1的备份方式,保证WLAN网络安全。(四)AP建设原则

12、针对热点室内覆盖,可采用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独立AP布点、AP外接小型分布系统等多种方式建设WLAN网络,市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方式。由于覆盖效果不理想,尽量不采用室外覆盖室内的建设方式。(1) 对于已有室内分布系统的热点,原则上考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模式,以实现WLAN的低成本快速覆盖;(2) 单AP接入用户数不超过20个;(3) AP的位置设置应根据实际的场景、无线环境、用户需求及数据传输速率等要求进行统一规划,遵循“覆盖为主,容量为辅”的原则,WLAN网络容量后期可按需扩容。(4) WLAN网络频率规划应避免信道间相互干扰,原则如下: 2.4GHz频段可用频带为2400MHz248

13、3.5MHz,划分为13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2MHz; 为保证信道之间不互相干扰,在同一热点,原则上选用1/6/11信道; 为实现AP的有效覆盖,避免信道间的相互干扰,在信道分配时应引入移通信系统的蜂窝覆盖原理,对可用信道进行复用,可视实际情况适当降低AP发射功率。(5) AP原则上采用POE供电模式,供电距离尽量不超过70米。POE供电协议标准为IEEE802.3af,若使用802.11nAP需支持IEEE802.3at。优选POE交换机对AP设备进行供电。建议一台8口POE交换机最大可对5台AP进行POE供电,一台24口POE交换机最大可对16台AP进行POE供电。建议采用POE交换机

14、进行POE供电时的5类线(或以上)的长度控制在70M以下。热点上联传输技术选择xPON时优先选择ONU直接下挂AP的方式,AP通过POE供电模块集中供电;在PON口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选择ONU级联一级交换机,热点AP直接上联交换机的方式,AP通过POE交换机集中供电。(6) 热点如需实现多业务接入时,可以通过在AP上部署多SSID的方式实现,不同的SSID在AP上映射为不同VLAN,区分不同业务。用户通过接入不同的SSID完成多业务的实现。(五)系统设计指标(1) 信号覆盖电平95覆盖区域信号强度不低于-80dBm。业务使用较为集中区域建议信号强度不低于-75dBm。(2) 可接通率在覆盖区90的位置、99的时间内WLAN终端可以接入网络。(3) 天线口出口功率天线口的出口功率控制在10dBm以上为宜,最大不超过15dBm(有室内分布系统时需有此指标);(4) 时延PING时延(PING AC)小于50ms;(5) 通信质量误帧率小于5的区域占覆盖区域的95以上;(6) 误包率WLAN终端在全速模式下,误包率不超过8;(7) 单用户接入速率在不高于设计并发用户数时,单用户平均上网速率不低于500Kbps,并对单用户接入带宽限制在2Mbps以内,避免因超量用户接入或个别大流量用户独占带宽造成网络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