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153136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试验段施工目的14 试验段的选取25 工期安排26 人员、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26.1 人员配置26.2 机械设备配置36.3 测量及试验仪器配置37 施工法37.1 试夯参数37.2 施工顺序47.3 施工准备47.4 清表及平整57.5 夯点布设57.6 强夯施工57.7 检测及数据采集77.8 施工考前须知87.9 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98 质量检验标准及法99 试验段总结1010 质量保证措施1111 平安保证措施1112 环保水保措施1413 文明施工15强夯试验段施工案1 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合同文件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相关设计文件3清河高速公路试验

2、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7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工程概况清河高速公路试验段起讫桩号为K56+000K68+922.179,路线全长12.902km,其中路基总长10.115km。试验段沿线主要为湿陷性黄土。根据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及分布厚度,结合当地施工经历,湿陷性黄土路段地基处理围为路堤两侧坡脚25m以;级及级以上自重湿陷性黄土,假设无线外构造物及村庄居民影响,地基采用强

3、夯处理。全线强夯处理共18段400216.6m2。3试验段施工目的1验证强夯设备的类型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包括强夯机具型号、夯锤重量。2确定最正确的机械组合模式。3确定施工参数:夯点间距、每点击数、夯击遍数、夯击能、夯锤落距、每遍夯击间隔时间及夯入度。4验证夯击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消除程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确定施工平安、质量的控制法,以便指导大面积施工。4 试验段的选取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部拟选K58+540K58+615段路基基底,作为强夯处理基底的试验段。1该段路基基底处理平均宽度约45m,长度75m,面积约3375m2。2该段地形平坦,便于强夯机械施工。可利用线路左侧泄

4、洪沟排水。3该段路基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根据工程地质资料,该段地表为新黄土,稍湿,稍密中密,具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很重。4该段毗邻109国道,交通便利,各种机械设备很容易运输到现场;用电供给利用K58+200处京藏高速顶进桥供电变压器。5工期安排方案2017年10月24日开场,2017年11月10日完毕,共计17天。因场地土的天然含水量较小,夯后隙水消散时间间隔时间暂按4天考虑。6人员、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6.1 人员配置表1 强夯试验段施工人员表序号工种人数任务分工1施工负责人1施工组织与协调2路基工程师1施工现场技术指导3技术员2现场施工资料搜集与整理4试验人员3现场试验检测5测量人员3测量

5、放线及沉降观测6平安员1平安检查7机械操作手5机械操作8辅助工3撒白灰、挂钩及其它辅助工作合计19人6.2 机械设备配置表2 强夯试验段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性能状态作业容1履带式起重机25t2台良好重锤起吊2重锤10t2个合格夯击3振动压路机22t1台良好场地压实4挖掘机PC2001台良好夯坑回填5推土机TY160B1台良好场地整平6平地机PY1801台良好场地整平合计86.3 测量及试验仪器配置表3 强夯试验段测量及试验仪器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检定状态用途1GPS华测i701台合格施工放样2全站仪拓普康OS602G1台合格施工放样3水准仪一光DSZ21台合格高程测

6、量4灌砂筒1502个合格压实度检测5台秤15kg1g2个合格土工试验6铲10cm2把取样7重型触探仪63.5kg1套合格土工试验8轻型触探仪10kg1套合格土工试验合计117 施工法7.1 试夯参数表4 试夯参数表遍数单击夯击能施工参数停夯标准第一遍2000KNm6m6m正形布置夯点,暂定单点夯击数8击以试夯结果为准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按2cm控制第二遍2000KNm6m6m正形布置夯点,暂定单点夯击数8击以试夯结果为准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按2cm控制第三遍满夯800KNm夯锤相互搭接1/3夯痕,每点3击7.2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清表及平整夯点布设强点夯施工满夯施工面层平整压实检测7.3 施工准备1

7、相关前期试验、测量工作已经完成。应将施工测量控制点引至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固地点。2机械设备进场前应进展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最正确工作状态。3施工前,应对强夯机械进展安装调试,测试其移动、就位、提锤、脱钩、稳定性等性能,重点对涉及平安的装置进展调试检测工作。4开工前应查明强夯围地下的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假设有影响应进展改移,以免因施工而造成破坏。5对强夯围的洞穴、水井、废窑洞、墓穴等,按设计要求进展回填、掩埋处理。6在强夯地段的两边,如果离村庄、管道、构筑物较近,应设减震沟。7.4 清表及平整1施工前,应去除原地面表层耕植土和相关植被,清表厚度30cm。挖除树根及杂草,并将挖除的

8、表层土集中堆放,以便路基防护或临时占地复耕时利用。施工期间弃土场需作好简易防护,防止水土流失给围环境造成破坏。2在试验段两侧做好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场地不积水。3清表后场地采用压路机稳压,平地机平整,确保夯锤落下后不倾斜。4清表后,对地基土进展标准贯入试验,并检测地表土和地表下5m土的含水量。7.5 夯点布设清表后,基底外表需恢复中线。按设计要求用全站仪分次放出夯点位置,并用白灰粉标出,同时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图如下:7.6 强夯施工强夯施工工序图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自动脱钩自由下落,测量锤顶高程重复上一步骤,按设计规定的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

9、击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第一遍夯击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标高进展下一遍夯击或满夯间隔规定的时间后1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夯点定位偏差5cm。2用水准仪测量夯前锤顶读数。将夯锤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测量夯后锤顶读数,测量每次夯后锤顶读数,做好详细记录,并计算每相邻两次沉降差。如锤顶倾斜,应及时将坑底整平。3重复步骤2,按设计规定的夯实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实。收锤标准为按最后两击沉降量平均值不大于2cm控制,并且夯坑围地面没有明显隆起。否则应增加夯击次数。4重复13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5第一遍主夯完成后,用推土机推平夯坑。跟踪检测隙水压力消散情况,静置一段时

10、间后,再用压路机稳压,平地机整平,并测量夯后的地面高程。6重新放线定位,按15完成第二遍全部夯点的夯击。7第二遍主夯点夯击完成后,采用低能量对已夯击场地进展全面积的满夯。8满夯完成后,将场地整平,压路机碾压密实后,测量整平后的标高。7.7 检测及数据采集1施工完成后,对地基进展检测,假设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应采取补夯措施到达设计要求为止。2地基承载力:数据分别在强夯前及每遍夯击后采集。最后两击沉降量平均值不大于2cm后,采用轻型触探仪检测夯击面的地基承载力,做好记录,如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值,需增加1-2次满夯。3土的含水量:数据分别在强夯前及每遍夯击后采集。主要为确定夯后场地土的隙水消散时

11、间。每遍夯击后,用铲取地表下5m围的土样,检测其含水量,并与行夯前时的含水量进展比照。当两个含水量向吻合时,即证明夯后隙水已消散。4夯沉量:数据分别在强夯前及每夯击一次后采集。试验主要采集两面的数据:一是夯击次数与黄土下沉的关系,分别测定不同夯击遍数下的下沉量;二是最后两击下沉量差值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夯击遍数及累计下沉值。强夯下沉量的观测:在夯锤就位后利用水准仪测量每个夯点夯锤顶面高程,并在每次夯击后测量夯锤顶面高程,将测量结果记入高程测量表中,并通过高差计算不同夯击遍数的沉降差及总体下沉量。5以上测量数据检测结果应编制汇总表,通过分析夯击遍数对沉降量的影响程度,对强夯试验段的强夯效果做出结论,

12、阐述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7.8 施工考前须知1夯击施工时,宜从路边向路中进展夯击。2场地平整度和外表硬度应满足施工设备平安行走要求,然后进展强夯。3夯坑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4夯锤上应设通气,如遇堵塞,应立即开通。5夯时因有土块、子飞出,现场人员必须戴平安帽,超重臂下禁站人。6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测,工作监测容包括:开夯前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在每遍点夯击前,应对夯点线进展复核,夯完后检查夯点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夯沉量。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过程进展详细记录。7强夯过程

13、中,当发生重弹簧现象时立即停顿施工,上报并联系设计单位进展处理。7.9 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由于地根本身的不均匀性和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工程中遇到一些反常的现象也是正常的。根据我们以往施工经历,主要有以下几面应重视:1“土捣的处理产生原因:第一遍夯坑过深,引起使第二遍点夯时产生“土捣。措施如下:调整施工工艺;调整强夯施工参数;加强排水。2有些夯点在到达规定的夯击次数后,最后两击仍达不到沉降量控制的要求,或在夯击过程中夯坑围隆起量过大,夯点出现剪切、重塑变形破坏。措施如下:将达不到要求的夯点,在平面图上标明,5至7天以后推平,重新补夯,直到到达要求为止在坑放置碎改用底面积大的夯锤,调整锤击能量和夯击次数。3夯锤无法按规定击数夯击,造成拔锤困难,措施如下:加强场排水和降水。调整夯锤底面积,采用锤底面积大,接地比压力小的夯锤。调整强夯施工参数。8 质量检验标准及法表5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次检验工程质量要求检验法检验数量主控工程锤底面积、锤重符合设计要求,锤重误差为100Kg称重全数夯锤落距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为300mm钢索设标志抽查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符合设计要求水准仪量测逐点地基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原位测试,室土工试验按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原位测试施工记录齐全、准确、清晰查看抽查一般工程夯点的夯击次数符合设计要求计数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